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校园里的一切,都在“照见”学生的需求
“提质增信”的回中新样态
◀毕业典礼上,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引领下,走过“成人门”。
▶劳动实践活动走进田间地头
▶读书
月活动中,
话剧《茶馆》展演。
走进山东省济南回民中学,会发现这样的变化:校园每一处空间的主角,都在变成学生。
踏进校门,处于校园最显眼位置的电子屏,滚动的内容不是通知,而是一个个学生的名字,运算达人、书写达人、阅读达人……只要有进步,每个人都有机会登上“校园C位”。
走进教室,课堂以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打开,地理课上,学生们把“地质年代表”画出来;语文课上,一篇课文变成了一台话剧,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学生。当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这样的课堂,谁会不爱?
行走在教学楼里,书随手可“拿”,校长把图书馆中的书放到了教学楼,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每个年级各有侧重,碎片化时间里有了书香作伴。
这所校园在一点点变化,一处处“上新”,所有举措的初心,都是为了每一位回中学生。新的“C位”
学生们说,他们被越来越多地“看见”与“认可”。
这里,优秀被“定义”在方方面面。学霸的名字能登上“校园C位”,同样,阅读、书写、运算达人,都可以同步“上榜”,每一个闪光的亮点,都值得并能被全校看见、点赞。
认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今年3月,山东省回民中学首届“勤毅奖学金”举行了颁
发仪式,30名学子作为首批获得者,捧回了属于他们的奖励。高三3班
的学生韩家旺,也是其中一员。
把奖学金捧在手里,韩家旺觉得沉甸甸,这种分量感来自从小到大第一次拿奖学金的喜悦,更来自一种外界对自我的认可。“我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了妈妈,妈妈说,她
也特别开心,并告诉我,以后,我
的做法她都支持。”韩家旺说,父母
一直特别关注、重视他的学习,而他又有自己的节奏与方式,比如,当某次成绩不理想
时,他会希望独处,独自消化情绪,可能在
他人看来这是消极的表现,关心他的人也会为之担心。“只是单纯去‘说’,
会比较难打消父母的疑虑,有了奖学金这一认可,也让父母看到,我的状态是对的,这是最让我开心的。”
在每一种、每一次对学生的“看
见”上,回中都想做得更深入一步。
比如,在颁发“勤毅奖学金”时,学校不只是把获奖学生的名字列出来,而是让每位学生再谈一下成长的感想,与全校的学生分享,在其他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也是用此种方式,让学生们去总结、去共享,由此,来形成一个激励的场域,让激励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让成长同步。
在回中校长柳宝福看来,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需要鲜花与掌声,尤其是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中学生,一个关注、一个信任、一个点赞,这都是成长内生力的来源。新的舞台
学生们说,这所校园在不断带给他们惊喜,也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惊喜。
在今年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济南回中高三8班学子刘煜鋆捧回了省级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喜欢阅读、写作,这一特长也在回中的学习中被扬长,助力她在更高的舞台亮出自我。
刘煜鋆告诉记者,高一的时候她加入了校学生会,担任写作秘书长,当学校举办活动时,她也与老师一起,用纸和笔记录下校园的新鲜事儿。如“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这样的比赛,老师们也积极组织大家参与,指导大家备赛、比赛。在刘煜鋆看来,写作的收获不只是锻炼文字水平,在学科素养和能力上都非常有帮助。“好的文章要通古博今。”以这次“叶圣陶杯”为例,为了构架自己的文章,刘煜鋆查阅了大量史料,融入了当前的时政热点,“本身,这就是个学习的过程。”
作文大赛让学生们收获荣誉与成就感,同时,它也是一个敲门砖,助力学子们多元升学。本身成绩优异,也在“叶圣陶杯”、中国芯大赛中斩获奖项,回中学子于明洋告诉记者,她将通过综招冲击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实现她的目标。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所长,潜能的挖掘靠“看见”,更靠平台的搭建。在让每位回中学子“有舞台”上,学校不断发力,各类社团、兴趣小组蓬勃开展。学校高级教师高培芬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诸城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建立古琴社团开拓学生的视野;守望者文创社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导师朱霞带领学生参加了2024“泉在济南·共赏春花”花朝节活动,师生共同感知中国文化之美。
此外,学校健美操队、田径队、三人篮球队、板鞋队等的组建,为学生提供艺体专业学习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新的课堂
学生们说,这里的教与学正在变成他们更喜欢的方式。
由老师一开始的“安排”,变为学生的“自主”,由起初愿意展示的只是部分同学,到报名人数“刹不住车”,这是回中语文校本剧《茶馆》给教与学带来的变化。
“大语文时代”,在新高考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根据回中学生的学情让语文的学习更入脑入心?今年的4月初,校本剧《茶馆》《鸿门宴》《阿Q正传》《孔雀东南飞》《氓》等6部话剧开始在回中启动,编剧、导演、演员都是学生。
济南回民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郭昕宇告诉记者,学校以级部为单位,让学生全员参与。一开始,老师们也不知道学生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但他们很快发现,教学楼、操场上、排球馆里,都是学生排练的身影,“学生们太投入了,感觉到他们特别忙,时时刻刻在学习、练习。”老师们这么说。为何能把学生们调动起来?郭昕宇说,因为要创作一台话剧要学的太多了,以台词为例,你需要先吃透课本,才能把台词编出来,而要创作一句有力的台词,需要反复打磨,比如“你是浑蛋”“你这浑蛋”就因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就截然不同了。
“如果只是单纯地老师讲,学生听,肯定不是现在的效果。”郭昕宇说,写台词的学生要下功夫研究文本,做演员的学生要翻阅各类书籍吃透人物,做导演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有领导力,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生们如同进行了一次“项目式学习”。一个月后,话剧展演在回中报告厅拉开了帷幕,学生们惊艳亮相,把每一台话剧打磨得让所有观众为之赞叹、鼓掌。更为可贵的是,愿意上台展演的学生越来越多,节目单越拉越长……
语文与英语的校本剧、数学的“首届校园数学文化节”、地理的绘图比赛……每一个学科都在以学生更喜欢的方式打开。
同时,各学科也在根据回中的学情制定相应的教法与学法。“加强教研共享,强化基础知识,培优扶弱。”数学教研组组长景伟、英语教研组组长杨艺告诉记者,每个老师都特别忙,在教研备课上不惜时间与付出,真下功夫,下真功夫,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业提供最切实的帮助。在育人上,老师们也在全力以赴,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浇灌每个成长,如齐鲁名班主任、回中教师李荣所说:“一名好班主任,就是学生的靠山、路标和模板。”(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赵世彩通讯员郑德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