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检察日报
本报讯(记者刘立新通讯员何芳莉李卓雅)“毁林的后果很严重,我这次真的长教训了,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了错误。”近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检察院联合林业部门打造的检察公益林在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揭牌成立,当天,违法行为人廉某、王某等12人在这里参加补植复绿活动。
2023年5月至12月,淇滨区检察院先后办理了两起滥伐林木案,两起案件的违法行为人均在未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砍伐林木,涉嫌滥伐林木罪,对森林资源造成了破坏。
2023年8月,淇滨区检察院对廉某、王某等4人滥伐林木案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8月30日,法院以滥伐林木罪分别判处廉某、王某等4人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同时支持了检察机关提出的公益诉讼请求,判决廉某、王某等4人补植补种228株树木。
2023年11月,对柴某等8人的滥伐林木行为,淇滨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决定对柴某等8人作出不起诉决定。2023年12月,淇滨区检察院向林业部门制发检察意见书,建议其依法对被不起诉人柴某等8人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林业部门采纳上述意见,责令柴某等8人共同补种树木120株,并处罚款。
案件办结了,如何开展生态修复?淇滨区检察院与林业部门进行多次会商,考虑两案案发地面积有限,无法满足补种要求,决定在淇河湿地保护中心建设检察公益林。
“打造检察公益林,让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补植复绿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环境恢复与社会关系修复的双赢。”河南省人大代表、鹤壁市淇滨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班组长陈妍说。
今年3月,在护林员的指导下,12名违法行为人履行补植复绿义务,将348株五角枫小树苗栽种到了公益林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3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