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花妖》声里结一段杭州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9 10:02:00 来源:杭州网

“……君住钱塘东,我在临安北。寻差了罗盘经,错投在泉亭。辗转到杭城,君又生余杭……”去年夏天,杭州“爱情之都”的名号被刀郎的一首《花妖》唱出了热度。歌词里,钱塘、临安、泉亭、杭城、余杭,都是杭州的“曾用名”。不少网友听了歌后表示,要来杭州邂逅一段缘。

这里是杭州

秦统一后,设钱唐、余杭两县;新莽时改钱唐为泉亭;东汉时复置钱唐、余杭;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首现;唐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定都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

《花妖》声里结一段杭州缘

同一个杭州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字。时空变化,地名更改,《花妖》中的一对爱人虽得阎王垂怜,重新转动轮回罗盘,投胎到了同一个杭州,却没有投到同一个时代,即便历经三生三世,还是未能终成眷属。

细数这些杭州的“代号”,余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不禁要问,“余杭”这个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其实,余杭之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越绝书》,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那么,余杭之名,从何而来呢?

先说余。据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原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陈桥驿先生考证——

晚清文史学家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说:“盖余姚如余杭、余暨(萧山的古县名)之比,皆越之方言,犹称于越、句吴也,姚、暨、虞、剡(今嵊州市)亦不过以方言名县。”

又据《越绝书·外传记地传第十》记载: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

也就是说,浙江的一些地名,如余姚、余杭、余暨(古萧山名)等,都是当时越族的方言。7000年前,上述3地均靠海,或许就是当时的盐产地,故而古越族人因盐而命名之。

再说杭。如前述,“杭”也是越语方言,其含义尚无法考证。古汉语中,“杭”字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只有其初字“亢”。《当代新说文解字》说,甲骨文“亢”由“大”字和指事符号“一”组成,表示双腿特别能走。“杭”字是亢加木,意思是健走的木制品,即航船之意。

或许,当年的越族先民临海而居,他们善于晒盐、造舟、渡河,因而自称或被周边氏族称为杭(刚)人,他们居住的地方,就因此得名余杭(刚),而后这一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时代风雨轮转,杭州这片土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有一抹华彩一定来自南宋的杭州。《汉书》云:“天子以四海为家,故所居曰行在所。”1129年,宋高宗南渡,于杭州停留,以杭州州治作为行宫,称为行在所,并升杭州为临安府。1138年,宋高宗正式下诏定都临安,此后148年,临安城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高度发展,成为整个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如今的杭州,我们仍能找到流淌了800年的宋韵风雅。杭州城内,众多的“宋韵杭式生活体验基地”和“宋韵杭式生活体验点”,装载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串联起来,是那个具有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文化气象时代。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穿梭期间,你我仿佛能触及宋人的一片衣角。

爱情在杭州

坐拥8000年文明史、5000年建城史的杭州,有无边风月,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这里反复上演;古往今来,多少歌曲唱着他们心中爱意。

“……你前程不想想钗裙。”“我从此不敢看观音。”游一番凤凰山的万松书院,不知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见过多少山中盛事;从书院下山,不禁好奇当年十八相送走的路,也是这一条吗?

从凤凰山一路走到南屏山北麓的长桥,当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此饯别,长桥不长情意长。其实,长桥还有个双投桥的别名。相传南宋时,曾有一对苦命鸳鸯,为反抗贪图钱财的后母,投水殉情。“如果殉情这一词听起来太残忍,他们只是造访一座城,桥下住着一双有心人……”如今的长桥公园,时有新人在此拍摄婚纱照,或许也是祈愿自己的爱情如这双有心人一样,忠贞不二、至死不渝。

一湖之隔,远处的雷峰塔,不知已见证了多少人的爱情故事。但最有名的一对,一定是许仙与白素贞的传说。“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这场人间痴恋,早已家喻户晓。

以悲剧收尾的故事,总教人扼腕叹息。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为杭州的无边风月平添一份浪漫。

《花妖》声里结一段杭州缘

“我想给你写一封情书,把那些未曾说过的话,通通说给你听。其实,我喜欢你很久了……”一封杭州写给所有人的情书《爱之城》,让世界看到杭州与浪漫的勾连。这座城的气质,是平静的、温暖的,但她的爱是炽热的。

她将爱意藏在每个细节里,她是行人过马路时,按下暂停键的车流;是春节休业店铺通告上,写满各式祝福的陌生人;是人潮涌动的杭州西站里,有空调有躺椅的旅客留宿点……温柔的杭州,于无声处,让每个拥抱她的人感受到炽热的爱意,就如生活中的小美好,是朴素的、是平淡的,但它带来的幸福是热烈的。

与君会杭州

这座城市的浪漫,藏在一点一滴的小确幸里。长假将至,不如一起过个“宋”福杭州年,邂逅一段缘。

古时候,邂逅缘分,总得等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如今,丰富多样的活动,让邂逅爱情不必苦等元宵节。热闹的舞龙演出已上演了许多场,临平星桥滚灯龙、富阳窈口女子板龙、建德寿昌双龙献瑞、淳安汾口草龙……“三江两岸”的杭式舞龙,耍个不停,以“接龙”形式闹新春。

《花妖》声里结一段杭州缘

百年修得同船渡。这两天,手工鳌鱼灯装点的“大运龙灯福气船”已停靠在大运河的码头。不如在土特产码头与鳌鱼灯、拱宸桥合个影,再登船一游,晃荡中与美好撞个满怀,在武林门码头下船后,或可共敲龙鼓,祈愿新一年龙行大运、独占鳌头。

若是还没过够逛灯会的瘾,不如来瓶窑老街,赏一番夜色。这里的灯会已是第三年璀璨了,今年的主题是“大过龙年”。腾云驾雾的飞龙、高高挂起的灯笼、水面上还有鲤鱼、玉琮等造型各异的花灯,将新年氛围彻底拉满。

新岁将是龙年,来一场寻龙记City Walk,也是种新体验。在良渚博物院,全新的龙主题印章已经备下。西水坡蚌壳龙、红山文化C形玉龙、良渚文化龙首纹玉镯、陶寺龙盘、北赵龙纹玉圆牌……它们将共同讲述一个故事:中华文明“龙”跃千年。

以良渚文化为食材,精心烹饪的文化大餐,让大朋友们的寻龙记充满意趣。小朋友们也不必艳羡,章太炎故居纪念馆准备了一场“寻龙探宝”趣味研学,抽签、寻宝、涂鸦、拓印,必能让你尽享“余”悦。

漫步在这个浪漫的爱情之都,各种热闹的市集,根本刷不过来。非遗年俗节、年货节、国兽潮玩节、高山流水长桌宴……地道的杭帮味道总能留住你的脚步。

行行复停停,一路逛风景,深度游杭州,送福迎新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余杭三村合力撬动村级留用地最大增量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带用地额度和资金“入伙”余杭三村合力撬动村级留用地最大增量本报讯(记者 王丽娟 余杭微融圈 俸绪娴 杨攀)近日,余杭区2023年商业商务用地“第一拍”落槌定音。
2023-02-14 06:04:00
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展来了
杭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历经良渚文化、吴越国、南宋等不同时期的积淀,形成了绵延不绝的历史文脉。昨日,“发现杭州——2024年度杭州考古成果
2025-07-04 09:25:00
从王城到城市新中心
...:钱江晚报汤佳昀 制图 扫一扫看系列报道2021年春天,杭州市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新的余杭区不断向新而进,开启了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潮新闻·钱江晚报推
2024-05-14 06:25:00
杭州汉俳12首
作者: 陆彩荣(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因参加《杭州故事》英文版和《故事杭州108》中文版首发式,再次造访杭州。适逢第19届亚运会举办前夕,杭州处处喜迎亚运。遂成此12首汉俳以记贺。一
2023-09-11 11:59:00
良渚辅城为什么会成为杭州首个“街道级”辅城?
...两宗新地块,让大家再次关注起这片历史悠久的区域。在杭州城市和楼市发展的进程中,良渚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富有特色的区域规划,城市地位“步步高升”,成为杭州市内
2025-02-15 08:56:00
274件(组)新出土文物讲述杭城故事杭州日报讯 良渚玉琮镌刻着五千年前的文明曙光,南宋临安城遗址深埋着古代都城的繁华密码……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层叠的考古地层中得到最坚实的见证
2025-07-02 06:38:00
杭州日报讯 乙巳新岁启,新春新气象。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逛庙会、赶市集、赏花
2025-02-05 07:40:00
12月11日-12日,2024杭州县域旅游创新发展暨浙西旅游合作推进会在余杭举行。杭州·浙西旅游合作自2005年首次举办活动以来,已历经19年。本届推进会针对“县域游”文旅消费的
2024-12-13 07:23:00
端午期间 杭州接待外地游客3500000人次!文旅总消费77.8亿元!
江南梅熟,龙舟逐浪,端午佳节期间,杭州晴雨相间,夏意渐浓。据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6月8日-10日,全市接待外地游客约350万人次左右,文旅总消费合计77.8亿元!其中有你吗?约
2024-06-11 12: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