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故事里的长征|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30 20:1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组建苗民自救会和成立苗民自卫队

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黔西北,红九军团经过大定(今大方)八堡时,军团首长了解到大定八堡是六寨苗族聚居的地方,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苗族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对反动统治者的反抗也最强烈。清朝太平天国起义时,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转战贵州,经过八堡,六寨苗族同胞积极拥护翼王,用最好的酒款待太平军,派子弟参加太平军。

民国初年,六寨苗族子弟参加了蔡锷的讨袁护国军。红九军团到达八堡时,六寨苗族自然领袖李绍北听说红军是干人的队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就带着一些苗家子弟去会红军,受到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的亲切接见和盛情款待,离开时红军还分给苗族同胞长年难得一见的盐巴。黄火青嘱咐李绍北等人回六寨后把苗家青壮年组织起来,成立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保卫家乡。

李绍北回到六寨后,大讲红军的好处,宣传红军是亲人的队伍。因此,当红军到六寨时,李绍北带领六寨头领和苗家子弟前往欢迎。晚上,军团政治部主任黄火青亲自主持召开大会,向苗家兄弟讲解共产党的宗旨和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帮助苗家组织了“苗民自救会”,成立了“苗民自卫队”。当红军离开时,苗族同胞为红军带路,红军走后,苗民自卫队以各寨为分队,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继续坚持斗争。

故事里的长征|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

长征途中王震(前排左一)在毕节会见八堡六寨苗族同胞时合影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达黔西北地区,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并开展了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其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黔西北地区除汉族外,世代居住着彝族、苗族、布依族、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彝族、苗族人口最多。红军在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少数民族工作,争取少数民族对红军,对革命的支持,红军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团结和争取少数民族的政策,例如专门印制了“对苗族的标语口号”共14条:

1.红军是扶助苗族僮族解放的武装!

2.苏维埃和红军绝对保障苗族僮族的解放与自由!

3.共产党是苗族僮族解放的唯一领导者!

4.欢迎苗族僮族群众一致起来拥护红军!

5.苗族僮族的民众只有在共产党苏维埃领导下实行土地革命才能得到彻底解放!

6.欢迎苗族僮族劳动群众当红军!

7.国民党军阀是苗族僮族最凶恶的敌人!

8.蒋介石是压迫苗族僮族弱小民族的罪魁!

9.苗族僮族群众只有打倒蒋介石才能得到解放!

10.苗族僮族群众与红军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蒋介石!

11.苗家僮族群众一道动员起来推翻国民党亲日派!

12.取消一切苛捐杂税解放苗家僮族的痛苦!

13.苗家僮族劳动大众武装起来参加红军打土豪分田地!

14.苗族僮族和汉族一切劳动弱小民族一致联合起来!

红军制定的这些纪律和标语口号在广大指战员的广泛宣传下,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黔西北高原广大群众中影响很大,为红军在根据地的创建和各项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故事里的长征|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

红军标语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成立八堡苗族独立团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及其风俗习惯,搞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帮助他们参加革命,红二、红六军团首长,特别是王震同志,多次派红军干部到八堡六寨开展工作。

从各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到附近的几个少数民族部落中去开展工作,王震对原红六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谢友才(又名:谢中光)说:“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做好少数民族工作,首先必须熟悉他们。长期以来,这里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大汉族主义’政策的压迫和反动宣传,对汉人心存戒心,对我们红军有种种误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靠我们去做工作。”

谢友才率红军宣传队深入到八堡六寨,住在苗族同胞柴草棚里,帮助苗族老人治病。当时大多数苗族同胞因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逃进了山洞,红军战士就将砍来的柴草堆放在各家各户门口,当寨老带着十多个苗族同胞回家中打探时,被红军的所作所为所感动。在红军的动员下,他们带领躲到山洞的乡亲们回到了寨子,红军卫生员立即为衣衫褴褛、病倒的苗族同胞治病。谢友才等红军干部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他们宣传红军的政策和目的,发动苗族同胞起来参加革命。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八堡六寨苗族同胞派出李正芳等代表随谢友才等到毕节拜见红军首长,王震等军团首长在住处毕节百花山福音堂接见了他们,并与他们促膝谈心。王震对“苗家柴火当棉袄,蕨根为粮草,松胶当灯照,赤脚当鞋跑”的苦难日子深表同情,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苗族同胞们讲解,红军是为普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谋幸福、求解放的队伍。

苗家有土司,汉族有地主,虽然民族不同,但天下的受苦人是一家,地主、土司老爷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号召全体干人团结起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去斗争,只有推翻骑在人民头上的地主、土司老爷们,干人才能过上好日子……王震还与苗族同胞代表合影留念。王震叮嘱他们回去后要尽快地把自己武装起来,保卫苗寨,并发给他们枪支和弹药及经费,派红军干部帮助成立“八堡苗族独立团”,李绍北任团长,李正芳为副团长,六寨分别为六个支队,队长分别由六寨头领担任。

在王震同志的关心下,这支民族武装诞生了,很快发展壮大,打土豪,分浮财,在黔西北少数民族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根据地革命斗争做出了贡献。

故事里的长征|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在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实践

解放后谢中光到六寨看望苗族独立团老战士及家属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黔西北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中,红军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纪律,如红四师经过彝族聚居的大定黄家坝时规定:不准侵犯少数民族的祠堂;不准乱动彝族的灵房、神龛,过年期间群众家里的灰渣打扫后不许倒到屋外去;不在民族聚居的村寨里打土豪等等。不住彝家祠堂,保护彝族人民的神房,帮助彝族人民治病挑水打扫卫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吃了粮食照价付款,给彝族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因此,当红六师反“围剿”来到黄家坝时,得到彝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彝族同胞在得知敌人已赶在红军之前派人到黄家坝等地侦察时,及时将情报向红军汇报,积极为红军带路,使红六师顺利取得黄家坝阻击战的胜利。又如八堡六寨的苗族同胞主动将红军伤员接到寨子里养伤,在敌人发现和围攻的险要关头,将伤员送到毕节小坝,受到红军首长的称赞……

由于党的民族政策和红军的主张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到黔西北广大群众中去,戳穿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造谣和污蔑,消除了各族人民受反动派宣传而产生的顾虑,沟通了红军与各族人民的感情,密切了关系,在开展打土豪、分浮财及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使革命事业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黔西北各族人民拥护红军、热爱红军、支持红军,踊跃参加红军,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因此说,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编辑 华姝

二审张齐

三审 陈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30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立。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2月17日,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到毕节县城。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是贵州地下党组织、黔西北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在
2024-10-16 05:53:00
文化中国行 | 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见证长征途中建立的省级苏维埃人民革命政权
...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2006年5月,毕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
2025-06-02 23:47:00
一份红军布告里的长征故事(以物鉴史)
...过贵州的壮举。1935年底,红二、红六军团撤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向西战略转移。1936年1月进入贵州黔东地区,2月3日,红二、红六军团占领了乌江西岸的黔西县,随即召开会
2025-01-25 05:47:00
缘何贵州 | 长征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为何是贵州
...伟大远征》剧照。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指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摆脱国民党
2025-01-14 17:39:00
故事里的长征|长征中的女红军
...我弱遭遇了大部失败,但扩大了革命的影响,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创与发展,大批妇女深受鼓舞,纷纷拿起武器,参与到革命武装斗争当中。中国女红军
2025-01-11 19:29:00
解码山东红色金融基因 传承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记《山东红色金融概论》主体内容
...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红色金融通过支持农业、手工业助力根据地经济的经验,指引现代金融要聚焦实体需求,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推动金融与产业良性循环。其三,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其与敌伪
2025-07-23 15:17:00
双拥的历史渊源
...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一首《拥军花鼓》在革命根据地开唱。1943年,中共中央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简称拥政爱民),党政机关、群众团体“拥护
2023-08-02 17:51:00
新四军第七师代理师长,建国后被派到外交部,6年后被授予中将
...民党武装斗争,并与部队一同前往井冈山,参与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例如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等。1929年,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谭希林随部队转战闽西,并在闽西担任了红军学
2025-05-22 00:58:00
首部系统梳理山东红色金融史的开创性著作——解读《山东红色金融概论》
...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本书追溯了山东农村革命根据地早期的金融探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对金融支持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这一时期虽未形成系统化
2025-07-20 20: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