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戴云 江南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
新高考实施选择性考试科目设置、“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多元招生录取模式等,适性扬才,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给予更多选择的权利。比如,江南大学今年细化设置若干招生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内专业均少于6个,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个性化填报需求,考生只要填满组内所有专业且不重复,可实现报你所想,录你所愿,不调剂。
一、什么是志愿
所谓“志愿”,即志向和愿望。如果学生有了明晰的志向和愿望,填报志愿的过程一定会少许多茫然和纠结。所以填报志愿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探索和追问的过程。
思路一:“以终为始”。站在终点看起点,以未来的视角看待当前,帮助你找到目标和方向。心中有了“终”样子,才知道如何去“始”。它会帮助你看清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开阔你的视野,使你牢记自己的价值取向与人生目标。
二、志愿怎么填?
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匹配的过程,即考生高考的分数、学科特长、兴趣优势、性格特点及就业深造愿望等,与意向高校的层次类别、地理位置、学科专业优势以及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往年在本省的专业(组)录取线等对接匹配的过程。
思路二:“知己知彼”。“知己”,即自我探索定位,考生需要了解自己相对更喜欢什么、擅长什么、适合干什么、志向是什么,以及家庭背景资源优势等。“知彼”,即探索外部形势,了解国家未来发展、社会行业发展、不同高校特色优势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科特色、专业方向内涵、就业前景等。在此基础上,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
三、如何达成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只是人生诸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大学的专业选择并不能完全限制人一生的职业发展。个人持续努力的意志品质与综合素养才是未来发展的坚实保障。
思路三:“持续学习”。高考结束后,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才刚刚开始。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起点和天赋,而是专注和投入。当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在一次次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满足探索的乐趣,才能真正激发内驱,进入到高效学习的状态,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