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挖苦求职者被封号,“招聘正义”不容亵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20 07:47: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冯海宁

“这只是押金,还不是学费,就拦住你了,你还能做成什么事?”在某网络招聘平台,求职者竟遭招聘企业挖苦。平台将企业封号处理后,企业诉至法院。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判决驳回企业的全部诉请。

这一案例,给日益重要的网络招聘市场注入了正能量。在网络招聘乱象频发、求职者权益常被侵害的背景下,上述招聘企业挖苦求职者,显然是一种劣行。令人欣慰的是,相关招聘平台并未纵容这种行为,而是对其采取封号处置,维护了“招聘正义”。

然而,该招聘企业并不接受平台封号的做法,而是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即招聘平台)恢复涉案账号的正常使用、延长账号封禁时长3倍的合同期间并赔礼道歉。该企业既无视自身问题,还提出更多诉求。但经北京互联网法院公正审理,驳回其全部诉请。

无论是招聘平台对该企业封号,还是法院驳回其诉请,可以说都合理合法。因为该企业挖苦求职者的行为,以及发布岗位信息与经营范围不符等问题,违反双方签订的《用户服务协议》及《用户行为规范》《招聘信息发布规则》等,平台封号依据充分。

法院居中裁决,既认为双方的网络服务合同关系合法有效,也认为被告(即招聘平台)有权利也有责任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规则,即支持被告封号行为,让原告(即招聘企业)希望落空,这一裁决是对其行为的“惩罚”。

招聘企业作为签订契约的一方,有义务遵守合同约定。但其对求职者的挖苦是一种贬损性行为,侵害了求职者的权益,求职者投诉、平台封号是应有之义。该平台重视求职者投诉和招聘企业违约行为,为其他招聘平台作出了示范。

长期以来,招聘平台主要盈利来自付费企业客户。这种模式意味着招聘平台要依赖乃至讨好付费企业。但在上述案例中,招聘平台格外重视求职者投诉和招聘企业行为规范性。显然这种招聘平台就是在捍卫“招聘正义”,拒绝招聘乱象,这是求职者之福。

当然,捍卫“招聘正义”也离不开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人社部针对网络招聘乱象制定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需要各级人社部门以更大力度来落实。各地法院也要对侵害求职者权益的网络招聘乱象说“不”。舆论监督同样不可缺位。

只有各方共同守护“招聘正义”,才能维护招聘市场秩序,保障求职者合法权益。其中,招聘平台既不用刻意讨好招聘企业,也不用刻意讨好求职者,只要坚守公平、公正、规范的契约精神、法治精神,就能塑造良好声誉,赢得招聘方和求职者的信赖。

这一案件,既提醒求职者遭遇贬损性等侵权行为时,勇于通过投诉、起诉进行维权,向招聘平台、劳动执法部门、人民法院维权都是选项;也提醒所有招聘单位,尊重求职者并严格履行与招聘平台的合同约定,否则,将面临封号处置、维权败诉等命运。

本案主审法官表示,网络招聘平台作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有义务通过制定和实施用户协议、平台规则等方式,对入驻用户采取必要合理的管理措施。企业开展网络招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用户协议、平台规则,注意规范自己言行。这种普法值得铭记。责任编辑:李晓(EN03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子求职询问过年是否放假,遭HR骂“弱智儿童”,平台称将按规则处理
...,需提交举报,会有专员进行核实。”随后其称,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者存在辱骂行为,平台都不会支持,将按照规则对账号进行处理。九派新闻记者陶梓童编辑刘萌肖洁【来源:九派新闻】版权
2023-12-14 09:43:00
...全的保护,将有效减少用户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保障求职者和招聘方的合法权益。征求意见时间截止至6月5日。近年来,网络招聘已经成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主渠道。广州市人社局
2024-05-09 00:49:00
北京一律所发文拒聘川大毕业生后删除,负责人称后续将正常招聘
...本所不再招聘四川大学的毕业生,请持四川大学毕业证的求职者勿再向本所投递简历。”6月26日,该则通告已被删除,其律所负责人王炳峰坚称,“这只是表明我们对这个事的态度。”他表示,
2023-06-26 16:51:00
求职遇到“私我”“加V”怎么办?BOSS直聘提示:马上举报
...人介绍,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不同,招聘平台支持招聘者与求职者双方正常交换联系方式进行后续沟通。“既然平台有免费的联系方式交换功能为什么不用?” BOSS直聘安全负责人表示,招聘者
2024-11-28 17:55:00
云南澄江:\
...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现场招聘会,50余家用人单位为求职者提供岗位1.1万个。招聘会现场,求职者络绎不绝、热情高涨。众多求职者在自己心仪的企业展位前驻足查看招聘信息,并向工作
2023-02-13 18:57:00
高质量发展“开门红” | 18000余名求职者到场 今年重庆节后这场招聘会岗位同比增加25%
...单位进场揽才,提供就业岗位13500余个,吸引了18000余名求职者参加,现场投递简历10700余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500余人。企业就业岗位多元化在招聘会现场,一大早就有
2024-02-19 16:03:00
更需警惕的是隐形违法招聘
...促就业的明确信号。违法招聘,破坏就业市场秩序,侵犯求职者合法权利,必须严肃治理。在专项整治集中查处违法招聘案件之外,更要建立起遏制违法招聘的长效机制,完善对企业招聘行为的日常
2024-10-21 11:38:00
...职业中介机构未介绍到工作,先以办理“求职卡”为名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是最为典型的招聘收费陷阱。职业中介机构实施这类收费陷阱通常有三个步骤:一是伪装成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薪
2023-09-12 17:20:00
“家门口”就能找工作?求职者:太香了!
...会将就业服务直接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推动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双向奔赴”,不少人当场达成就业初步意向。“薪资要求是6500元吗?”“对!”招聘会现场热闹非凡,求职者来回穿梭于
2024-02-29 09:4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