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烤验”版暑期安全指南:高温炙烤+暴雨突袭如何双防?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11 16:38: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大部出现了37℃以上的高温闷热天气,此轮高温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高温范围比较广,有些乡镇最高气温超过了40℃,最高43℃。高温天气下,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职业人群有哪些高温防暑措施?一旦中暑怎么办?河南疾控《健康半月谈》邀请到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杨似玉、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庆为我们解答。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5个等级 三类人群需重点防护

近期河南持续高温,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杨似玉说:根据2023年国家疾控局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第二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患者;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

今年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杨似玉介绍,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5个风险等级: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其中,低风险和中等风险属于健康风险监测和警示阶段,是不面向公众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并非只依据气温来划分风险等级,而是基于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率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计算得出,更多体现了高温对健康的影响;公众可通过《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第一时间掌握预警具体信息。

高温天气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 特殊人群防护指南

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除了中暑,高温热浪可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或引起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也可能引发严重肺部和肺部疾病;还可引起精神与行为障碍,引发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精神疾患,进而导致事故伤亡增加。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中暑前期,如何区分普通中暑和热射病?张庆给出了解答:如果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头晕头痛、心慌、乏力、恶心、呕吐、小腿等肌肉抽筋、体温轻度升高等,均可能是中暑前期的表现,需要立即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含电解质液体等。普通中暑一般表现在体温<38.0℃,相对症状较轻、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纳差、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重症中暑如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而热射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中暑,体温可高达40℃,发生意识障碍、行为怪异、肌肉痉挛等症状,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需要长时间户外工作的职业人群,应避免身体不适时高温作业,且尽量避开高温峰值时段(10:00—16:00),采用短时高频休息法;加强个人防护(如遮阳帽、宽松吸湿长袖、湿毛巾敷于颈后);不要等口渴时才喝水、要定时定量饮水。

张庆建议,发现中暑后,建议立即采取这些应急措施:快速、强力降温是首要任务;同时紧急呼叫120;停止活动、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如果患者体温过高,超过38.5℃,应使用冷水浸泡、喷淋、冰袋冷敷、风扇等加强散热,快速使体温下降(不要用酒精擦拭)。

老人、儿童、孕妇等群体在高温天需要做额外防护吗?杨似玉建议,这些人群要尽量避开高温、避免剧烈活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其次,保证饮水充足,补充电解质,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最后,要注重沟通联系,经常与家人及邻里保持联系,特别是独居的老人,最好每天都要有人探望,还可以把联系电话留给邻居或社区工作人员,以便及时获得帮助。

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家庭防暑降温误区需警惕

“有人认为,待在室内就不会中暑,其实这是家庭防暑降温的误区。”杨似玉说,“中暑跟人所处的环境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长时间待在密闭、无风、高温、高湿的室内也会中暑,老人、体弱多病者尤其要注意。”

第二个误区是部分人认为猛喝水就能解暑,实际上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可能导致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也就是“水中毒”,严重者会出现昏迷。饮水要少量多次,适当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等。

有人喜欢直接冲凉水澡降温,其实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本就处于扩张状态,突然的冷水刺激不仅会造成血管收缩,引起心悸、头痛等不适,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因此,应该等体温恢复、汗液干透,或不出汗时再洗澡,而且水温也不宜过凉。

张庆建议,空调建议设置为26~28℃,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8~10℃),进出房间时刺激血管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空调直吹容易引起头痛、关节痛、面瘫等风险,风应向上吹;过度依赖冷饮易引起胃肠道症状,刺激血管收缩,易诱发心绞痛、心梗。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温期间需注意什么?

对于关注度颇高的慢性病患者防暑问题,杨似玉给出建议: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服用利尿剂,要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其次,减少运动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若必须锻炼,尽可能安排在一天中较凉爽的时间,同时,通过饮食适量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如果正在进行低盐饮食,需要咨询医生,摄入合适的盐分量;最后,一定要经常与家人和邻里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获取帮助。

张庆也给出了补充建议:有些降压药在脱水时有肾损伤风险,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低血压和急性肾衰竭;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在高温下吸收更快,易导致低血糖发作,在运动后尤其要注意血糖监测; 慢性病患者在生活中要保证降温、避开高温高峰时段、注意补充水分,同时要低强度运动。

高温高湿环境,预防传染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是关键

夏季高温多雨,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对此,杨似玉做了科普并给出防护建议:常见的传染病有肠道传染病、蚊媒疾病以及接触疫水导致的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通过啮齿类动物(如黑线姬鼠、褐家鼠等)传播的羌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预防肠道传染病主要依靠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同时做好手卫生,特别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针对登革热、蚊媒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就是防蚊和灭蚊,外出穿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并喷洒驱蚊剂;可以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进行物理防蚊,也可以使用蚊香或灭蚊气雾剂来加强灭蚊;此外,清除家居环境的积水防止蚊虫滋生也是重要手段。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自然水体是最好的血吸虫病预防方法。因抗洪抢险、抢收抢种等原因无法避免接触自然水体的情况,可以提前在可能接触水体的皮肤部位涂抹防护药膏,并穿戴胶靴、胶裤等防护用品。

夏季食物易变质 正确储存是关键

夏季食物易变质,如何避免食源性疾病,出现腹泻、呕吐时何时需就医?杨似玉给出建议:食源性疾病是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日常所说的食物中毒,也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主要分为生物性和化学性。

近年来,我省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以生物性致病因素为主,每年的6—9月为高发季节。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有沙门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以及诺如病毒等,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特点,给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提供了绝佳的繁衍环境,使食源性疾病进入一年中的高发期。

科学预防夏季食源性疾病,首先,要保证食材安全、卫生,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等食品销售场所。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在购买时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不购买过期、包装破损、胀袋、有异味的食品;不在外随意采食野果、野生蘑菇等。

其次,各类食物要正确储存,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煮好的食物要尽快食用,如果未食用完,应尽快放入冰箱保存,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另外,也需要注意食物加工过程的卫生,如加工食物前要洗手,刀具、菜板要做到生熟分开,烹饪食物时要确保彻底烧熟煮透。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做好手卫生,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孙振恒)

编辑:何心悦审核 :莫韶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下周二即将进入“立秋”,这些地方仍需警惕暴雨突袭!
来源:极目新闻 又要迎来崭新的一周了!下周二即将进入“立秋”节气,天气舞台上又会上演怎样的风云变幻呢? 天气重点抢先看: ①强降雨分散。下周,江南、华南、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
2023-08-06 19:45:00
多地遭暴雨突袭,有铁路桥部分垮塌!情侣订婚路上被洪水围困,男生:先救她
据央视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获悉,7月4日7时48分左右,受重庆市万州区境内持续强降雨影响,铁路部门封锁万凉铁路万州站至齐岳山间线路进行安全巡查。铁路工作人员发现万凉铁路鱼背
2023-07-04 14:29:00
未来三天贵州降雨“分区上演”,这些地方警惕强降雨突袭!
...部分乡镇有暴雨,出门可别忘了随身携带雨具,随时应对突袭的降雨!六盘水再度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八月去哪旅游中国国家地理已为你做好攻略快来查收↓↓↓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在酷暑中煎熬时,
2025-08-03 21:40:00
...好防暑降温工作,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谨防午后雷阵雨突袭昨天午后,一场雷阵雨突如其来。强对流回波多点开花,多地出现短时暴雨,15点到16点仅仅一个小时,全省共有217个站累计降
2025-08-05 08:00:00
暴雨突袭 园林“应急队”暴风雨中清理倒伏树木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4日讯 高温“烤”验刚过,成都又迎来了强降雨的“洗礼”。7月12日起,成都的强降雨及大风天气持续,预计未来部分地区的强降雨仍将持续。面对持续增大的防汛压力,成
2023-07-14 11:30:00
10-12级大风突袭江苏安徽上海,和东北过度凉爽有关
6月10日白天,炎热晴朗的江苏安徽突然爆出几块雷雨云,卫星云图可见它们一开始就是小米粒大,但随后极速膨胀,变成了一块块巨大的棉花糖,成了能制造猛烈狂风、暴雨、冰雹甚至龙卷风的强大
2023-06-12 09:14:00
福建午后雷雨常突袭局部大雨
...个如果成真,风雨影响会很严重。近期,福建午后雷雨常突袭局部大雨今天,福建省全省多云部分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大雨到暴雨10日福建省中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多云部分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
2024-09-11 00:51:00
北京本周三还有雨,之后开启高温模式
...冰雹,请注意防范。截至发稿时,延庆区、门头沟区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降雨已到西部山区,短时风大雨急据北京市气象台14时发布天气预报:下午多云转阴,午后至傍晚大部分地区有雷阵雨,局
2023-06-27 03:13:00
西安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今晚雨水和降温要来了
...局地伴有冰雹。秦岭山区、陕南南部局地累计降水量可达暴雨(50-80毫米)。此次过程对流性较强、影响范围广、小时雨强大,请相关部门研判雷电、短时暴雨、强风和冰雹天气可能带来的风
2024-06-17 00: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西瓜、桃子、奶茶……“咬秋”吃什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
与立春“咬春”相对应,立秋也有“咬秋”“啃秋”的习俗,既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又有养生防秋燥的功效。在我国北方民间,立秋“咬秋”对应的食物是西瓜
2025-08-07 08:33:00
晨起肩膀、骨盆像被\
王云卿 杭州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连续5个月来,61岁的李阿姨被全身关节疼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双肩、双髋
2025-08-07 08:34:00
一碗肉丁面,一座烟火城
天还未亮,街头巷尾已升起了缕缕炊烟。大竹人的一天,从一碗热腾腾的肉丁面开始。在外求学这些年,我始终带着一个执念:一回家
2025-08-07 09:12: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王大伟:中医角度看息肉
王大伟:医学博士,博士后。先后曾任世界中医药学会青年中医培养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六经气化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5-08-07 10:4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昌艺:多动分心别发愁,中医调理有盼头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08-07 11:1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中医如何治疗肺炎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5-08-07 11:13:00
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野果”小刺梨蜕变致富“金果子”
“好花红、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当阳哪朵红……”这首歌唱刺梨的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在贵州大地家喻户晓
2025-08-07 11:20:00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来了!东营味道申请出战!
齐鲁大地,烽烟再起!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激战正酣!在这场“鲁味江湖”的激烈角逐中,东营的各大美食早已摩拳擦掌,申请出战
2025-08-07 11:31:00
正大高纤控糖营养粉:科学配方助力血糖管理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血糖管理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
2025-08-07 11:41:00
政府官方平台12345“点名表扬”东莞华厦眼科被的瞬间 暖到心巴上!
最近东莞华厦眼科的收件箱有点不一样,不是病历,不是报告,而是含赞量极高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表扬工单,工单背后,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
2025-08-07 12:38:00
康复期的“情绪晴雨表”:教你识别并管理波动的心理状态
科普专家:杨天龙科普单位: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在精神疾病的康复进程中,人们常常将目光聚焦于症状的缓解与社会功能的恢复,却对情绪的起伏波动疏于关注
2025-08-07 12:39:00
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里的“叛逆”冰淇淋
鲁网8月7日讯“叛逆”冰淇淋主打一个魔性!网友:这波口味,属实没想到……你以为冰淇淋的世界只有甜味?NO!NO!NO!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
2025-08-07 12:40:00
气血流通的关键在于络!八个字,教你怎么通络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身体的某一处按压着特别酸痛?或是冬日里,手脚冰凉总也捂不热?这些看似不相关联的“毛病”,可能都指向人们身体深处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关键——络
2025-08-07 12:41:00
赴九年之约!2025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正式启程
8月6日,2025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西藏母婴营养健康提升公益计划( “2025澳优基金会海普诺凯格桑花公益行”)正式启程
2025-08-07 13:4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李海波:药食同源 医生教你怎么吃
李海波:曾就职于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三医院等部队医疗系统十余载,从事内科杂病防治,涉猎名医著作广泛,乐于研习并注重继承名医名家诊治经验
2025-08-07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