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天(9月15日)就是中秋小长假,你是否已收拾行囊,准备回家团圆?
另一边,台风“贝碧嘉”来势汹汹,正逼近江浙沪。
中秋遇上台风天,你的出行是否会受到影响?
今天(9月14日),潮新闻记者前往杭州东站,记录那些赶在台风前回家的人。
杨云寒 摄
地铁里不少人推着行李箱,担心是否航班会取消
上午10点40分左右,记者从宝善桥地铁站出发,赶往火车东站。
在城站(杭州站)换乘1号线时,遇见了行色匆忙的陈大姐。
她推着一只墨绿色小行李箱走出地铁5号线车厢,一路小跑着去坐自动扶梯。
把行李箱挪到扶梯上后,她喘了一口气。
“我是在杭州站坐火车,回老家过中秋。”陈大姐来自安徽,来杭州打工一年多了,“节假日我基本都回老家过,坐火车也方便。”
这趟中秋回家的列车车票,是她提前买好的。“确实没想到中秋节台风来了,不过能够在台风登陆前坐上回家的列车,也是蛮幸运的。”
陈大姐赶着坐车,与记者就此分别。
随后,记者在站内换乘了从湘湖开往下沙江滨方向的地铁1号线。
车厢里,一个扶着大型白色行李箱的女子有点显眼。
她姓姜,在江陵路上车,去杭州东站坐高铁。
杨云寒 摄
“这周正好在杭州办事,早上刚办完,就准备回去了,好几天没见家人了。”因为这次行程比较匆忙,姜女士没机会逛杭州,期望下次弥补。
得知“贝碧嘉”可能登陆的消息,姜女士挺意外的。“台风来了,不知道车会不会延误、取消?”
接下来的几站,上车的乘客越来越多,过了西湖文化广场,车厢基本满了。
记者看到,上车的乘客中,不少推着行李箱,有的拎着大包小包。
“哥,买这班,3点40去上海虹桥的。”记者斜对面的座椅上,一位背着书包的东北小伙亮着手机屏幕上的12306页面对坐在对面的工友说。
“我们去上海坐飞机,这两天也一直关注台风动向,担心晚了会受影响。”
杨云寒 摄
台风要来了,早点回去踏实,也有人改签了
11点40多,杭州东站到了。乘客蜂拥而下,车厢很快空了大半。
12点多,杭州东站出发层,进站旅客络绎不绝。北进站口前的行车道上,有不少暂时停泊的出租车、网约车,不断有旅客下车。
杨云寒 摄
北2自动售票点,6台自动售票机前都在排队。除了来取票的,记者注意到,还有不少旅客是来现场买票的。
一位大伯在同伴的帮助下买了一张回北京的车票。
“在杭州玩了两天,该回去了,中秋肯定是要和家人一起过的。不是说台风要来了,早点回去也踏实。”大伯不太会用手机买票,只好来车站现场买。
“买到下午2点多的票,晚上八九点应该能到。”大伯归心似箭。
旁边一对杭州老夫妻,准备趁着中秋小长假去北京旅游。“本来是订明天下午的,打算改签,能早点出发最好,不然台风登陆,一下雨出行又麻烦了。”
在杭州读大学的王同学,扶着一只贴满二次元贴纸的行李箱,正坐在站外石墩上,刷着手机。
“台风对我的行程没影响。”王同学说,一个多月前就跟以前高中同学约好了,中秋小长假去江西景德镇玩,因为下午学校刚好没课,她就提前出发。“行程刚好跟台风天错开,这个安排赚了。”
杨云寒 摄
下午2点多,站外聚集的旅客又多了不少,从杭州出发,去往五湖四海。有人踏上旅途,但也有人未能如期回家。
南进站口外,推着大件行李的大学生小周站在路边石墩前,朝着过往的出租车焦急地招着手。
“今天开始学校放假了,我打算回余姚,但没赶上车。”她本打算改买下午的车票,不曾想下午余姚方向的车票早已售罄。
“明天台风可能要登陆,到时候再回去肯定来不及。”所以,她打算叫一辆出租车送她回余姚,“只要能回家,再贵都可以考虑。”
只是出发层并不是打车的地方,她招呼了很久都没打到车。在记者的提醒下,她打算去出租车打车点碰碰运气。
安检通道外,田先生和女朋友徘徊了许久。
“早上心血来潮想回老家,没想到票这么紧俏,已经抢完了。”田先生是福建泉州人,一年前在杭州创业。目前公司仍在初创期,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经常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因为工作繁忙,回家的机会不多。“今年中秋给自己放个假。”虽然回不了老家,但田先生并不焦虑,“趁休息逛逛西湖也挺好。”
“我们福建也是东部沿海省份,和浙江一样靠着同一片东海,每年也都会有台风侵扰。希望台风对大家的影响小一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