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我的妈妈出家后:有钱有闲,养老无忧,人生重启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12-19 08:13:00 来源:缘之心

“妈妈出家了。”

成都的女孩媛媛在小红书上记录妈妈出家的故事,她透过网络嘱托大家,如果有缘上山,遇上一位名叫机慧的守殿师父,请帮我叮嘱她:

“山上苦寒,上坡小心别摔着,按时吃饭,好好控糖,生病别自己扛着,别怕麻烦别人。”

图源@家住成都的媛媛

媛媛的文字触动了很多人,也让人们好奇一个有女儿有亲人,在尘世中尚有牵挂的母亲,为什么会选择出家。

在互联网场域里,拜佛上香、出家禅修更多停留在年轻人的自我调侃中,被视为逃避压力的一种新风潮。

可一个已经走过半生的母亲,经历了结婚生子后却依旧选择斩断尘缘、遁入空门需要莫大的勇气。

出家这件事对她来说,不止代表着解脱,更映衬着她半生的苦涩。

网友@家住成都的媛媛讲述出家母亲过往的故事,意外获得6.2万的高赞。

妈妈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外公外婆年近40才有了她,对她十分宠爱。

在那个传统观念里重男轻女的年代,全家为了让妈妈专心读书很少叫她干活。

婚后妈妈努力学习做家务,时常有些“杰作”,比碗大的包子,大小不一的肉块,直到后来也能用巧手包出鱼儿形状的饺子。

这般幸福的过往像是透支了人生后半程的全部侥幸,婚后,妈妈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儿子,又失去了丈夫。

只剩下我这个女儿相依为命,可偏偏我还患有腿部顽疾,7岁到9岁这段时间先后做了3次骨科手术。

漫长治疗的3年,妈妈几乎每天以泪洗面,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腿保住了……

媛媛和妈妈合照

随着媛媛的帖子热度越来越高,她想看望母亲的嘱托被许多人看见,一位在这所寺庙附近旅行的博主找到庙里。

他假装偶然碰到机慧师父,没有提及媛媛,只是默默跟着机慧师父吃了庙里的汤饭,那是媛媛日思夜想却很多年没再尝过的味道。

博主问机慧师父:“你开心吗?”机慧师父说:“开心。”他又问:“你觉得这一生怎么样呀?”机慧师父说:“很好啊。”

他还嘱咐师父生病要吃药,上下山要当心。记录下这段旅程之后,博主写道:“她不知道我为她而来,但要叮嘱的话我都带到了。”

媛媛在视频下的留言

这个视频不断被转发,媛媛也看见了,庙里的其他居士也把帖子转给了媛媛妈妈看,妈妈看后哭了很久,给媛媛打去电话:“我永远是你妈妈,永远爱你。”

图源@家住成都的媛媛

其实,妈妈出家后媛媛少有机会见到她,只能在祭奠去世的亲人时才有机会和妈妈住上几天。

从妈妈灭掉尘缘的那刻起,媛媛不能再喊妈妈,她们也成了师父和施主的关系。因为《僧祇》中有一种说法,出家人不能再以世俗的名字和称谓和称呼亲人,但媛媛并不埋怨,她说:

“我时常希望重活一次,我的妈妈不要嫁给我爸爸,找个健康有担当的老公,有没有我都不要紧,她要平安顺遂过一生才好,这辈子太苦了。”

“如果有下辈子,真的好希望妈妈能拿一个幸福的剧本,下辈子,我就不来了。”

妈妈决定出家时所有亲人强烈反对,只有媛媛义无反顾地支持。因为她知道,妈妈这一生过得太苦了。

这大概是一个女儿对母亲深刻地共情和沉痛的祝福——只要你能幸福,下辈子没有我也可以。

媛媛对母亲绝对的支持珍贵又难得,互联网上崇尚个人自由的年轻人对她不乏理解和祝福,可现实中出家的大龄女性必然面临巨大阻力,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亲人和朋友。

网友@麦子妈妈的朋友曾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婚姻,丈夫酗酒家暴,但清醒的时候又带上往常和善的面具。

阿姨受够了这种反复的生活,向@麦子的妈妈等一众朋友诉苦想离婚,可秉持着传统中劝和不劝离的观念,朋友们都说过日子没有不磕磕碰碰的。

但受够隐忍的阿姨依旧留下离婚协议只身前往另一个城市,断绝了和所有人的联系,在异地剃度出家,远离俗世纷扰。

可另一边,丈夫拖着不愿离婚,还持续在老家扩散阿姨已经与第三者私奔的谣言,就连亲生儿子也跟着诋毁她。

心中的郁结通过离婚无法排解的人,选择出家这种另类的方式必然难以获得周遭的支持。

《第三调解室》节目中,一个男孩埋怨母亲出家的行为。在他眼中,母亲只是个护士,每个月赚1750元,连护士长都当不上,又是个离婚妇女。

出家表面上是看破红尘,放下一切,看似高尚,实则自私。

言外之意,妈妈出家前没钱没权,甚至离异的标签更让她在世俗社会抬不起头,所以她选择出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尊重。

妈妈不在了,没人操持家庭,照顾孩子,在传统价值观里家务琐事天然归属女性负责。

这是许多人不赞同家中女性出家的原因,评论区也有网友谈起自己的姥姥在全家团圆的饭桌上提到想出家,话毕所有人都不理解。

姥爷还说:“你出家会打乱所有人的生活。”

可以窥见,在众人眼中姥姥安度晚年的生活依旧需要围绕其他家人展开,要帮儿女照顾孩子,要给丈夫做饭,要打理家务。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已经到了儿孙绕膝,安度晚年的时候,却非要出家的原因,外人觉得姥姥是幸福的全家围坐,灯火可亲。

可他们没想过饭要姥姥做,灯要姥姥点。

这是多数女性的人生缩影,生活被家人搞得四分五裂,还有无休止的身体劳动和隐形的情绪付出。

媛媛那句“希望妈妈下辈子不要嫁给我爸,下辈子没有我也可以”让多少人泪目。

这些中年女性和年纪轻轻看破红尘的人不一样,她们终究要舍弃半生的路,斩断骨肉之连,才能得到救赎。

这句话是尽管困难,依旧选择出家的大龄女性的内心写照——成为妻子、母亲之后的她们过得并不好。

但说她们自私的人从未真正了解,她们为什么过成这样。

选择出家的大龄女性用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撕开一个口子,让许多人看到她们钝刀切肉的生活——无意义不快乐。

人们频繁探讨,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家务劳动比男性多得多,但在这之外比家务更隐秘的劳动是情绪劳动。

有官方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而其中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女性苦情绪问题久已。

豆瓣一位网友的妈妈出家时哭着对她说了一句话:“人生无趣,想要清净。”

这位网友为母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她深知母亲出家的原因并非婚姻不幸,而恰恰是因为她过着和许多女性一样的生活。

丈夫有上进心,对婚姻忠诚,对父母孝顺,全家收入尚可,衣食无忧,女儿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但幸福的反面是,丈夫经常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里,认为自己承担了家庭的大部分开支,要求妻子体谅自己赚钱的不容易。而女儿虽然从小学习很好,但是心理上和生活上都更依赖母亲。

母亲一面要工作,另一面还要提供大量无法被换算成金钱的情绪价值。更别提老生常谈的家庭主妇,她们更难拥有等价交换的报酬。

暖衣饱食的时代,情绪上的消耗带给人的虚无和痛苦远大于身体上的疲惫。

图源《82年生的金智英》

社会学家杰玛·哈特莉写过一本书叫《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记录了许多女性在家庭事务中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

某一年的母亲节,她向丈夫要一份房屋清扫服务作为礼物。她说,其实这份礼物的价值不仅是让屋子变得整洁干净,而是让她可以摆脱一次家务责任。

比如约家政这件事,虽然不用自己打扫,但总会担心性价比不够高,服务质量不够好,必须得多方打听才能得出最优选,但轮到丈夫去做这件事时却只是打一通电话就嫌贵。

母亲节那天,丈夫决定自己打扫,兴冲冲走进厕所清理卫浴,但当杰玛路过厕所时,首先注意到的是丈夫散落在卧室地板上的衣服,杰玛没有及时夸奖丈夫的清洁成果,让丈夫感到失望。

因为在他眼中,“我正在做你想让我做的事,所以我需要你的关注”。

情感短视频中总在宣扬,男性心理学就是儿童心理学,言外之意只要你夸赞他,引导他,他便听之任之。

但回归生活,这些本该共同处理的家庭事务,还需要女性耗费更多情绪劳动才能推进下去。

如果你因此发怒生气,只会换回一句“至于吗”。是的,单拎出来的每一件小事都不至于引发海啸,但累积起来足以令人窒息。

针对这种现象,杜素娟老师说过:“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它在悄悄地规训女性群体去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

图源@杜素娟聊文学

就像大众眼中一个女性的隐忍温柔是正当的,而一个强势的女性可能被评价为女魔头,但男性的强势可以被美化为有担当,雷厉风行。

迎合顺从、任劳任怨,成为赞美女性的标签,可反过来,这种情绪劳动的价值又无法换来该有的认可。

深陷其中的女性,生命力被透支得所剩无几。

从这个角度,再回看那些被记录在互联网上出家的妈妈。

妈妈剃度后,@棘子开始记录妈妈每年的变化,她才发现妈妈可以在镜头前笑得这么开心,一年比一年变得更加自在平和。

@樱木和丈夫去看望出家的婆婆,上次见面已经是三年前。现在的婆婆每天凌晨4点起床,敲钟、诵经、磕头、上课,还有日常的打扫。

婆婆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为在60岁之前考取相关证书,她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她告诉儿子儿媳:“少欲知足者常乐。”

或许对她们来说比“自私”和“逃避现实”更好的评价是——她们只是下定决心不再忍耐顺从了,而是要去过自己的人生。

想起电影《奇怪的她》中有一幕,70岁的老人重返青春变成20岁的自己。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她决心这一次为自己而活。

她去做新发型,买漂亮的衣服,弥补自己曾经为了省吃俭用,干活方便而不被重视的美丽。

她去咖啡厅的小舞台上放声歌唱,去参加音乐比赛,重拾那个为了子女和家庭放弃的梦想。

直到她再次见到让自己一生引以为傲的儿子,儿子认出模样变年轻的母亲,哭着对她说:

“妈妈你走吧,你快走吧。不要再吃别人丢掉的东西,不要再为了孩子过奴隶一样的生活,不要再找短命的丈夫,也不要生像我这样不孝的儿子。”

图源《奇怪的她》

可明明已经决心为自己而活的母亲,看见儿子之后还是选择悬崖勒马。

或许每个妈妈内心都有一条追寻自我的道路,只是她们习惯性将人生让渡出去,分给儿女和家庭。

她们觉得这就是妈妈的使命,但其实,妈妈可以考学、可以出去旅行,可以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也可以去发展兴趣爱好。

“妈妈”不应该被这个身份禁锢,也不应该是一个家庭里的超人,在“妈妈”二字赋予的意义上,首先应该看到她作为女性的诉求——

遵从内心快乐地活着,本来就是她拥有的权利。只是在这条路上,出发的晚一点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的患者表现为躁动多疑,缺乏安全感;有的纯如稚子,无忧无虑;有的沉默寡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的老岳母也是阿尓茨海默病患者,如今常常把自己的女儿认错。她有时把小女儿说是她居
2023-01-15 07:26:00
“我越来越像我妈了,这是每个女儿的宿命”
...兰译光启书局,2023-5重要的社会背景是,少子化、家庭的养老成本急速增加的现实,也反推女儿成为“儿子”、成为父母养老的主要责任人。但是面对日本的就业冰河,许多女儿难以承担养
2024-05-30 07:14:00
《蛮好的人生》炸裂收官!胡曼黎拒绝豪门弟弟,40+活成大女主!
...也没吃回头草复合前夫,更没搞时下流行的姐弟恋,却在养老院项目的领奖台上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看着弹幕里满屏的\"姐姐好飒\",我突然意识到:这才是观众苦等多年的\"大女主\"剧
2025-05-16 10:29:00
最会写女性剧的男人,《重启人生》后又出手了
...感的友情、爱情就可能存在。女人、男人也能一起聊天,无忧、痛快地玩耍下去,如果我们也都懂得升野英知的笑话。《架空OL日记》
2024-02-23 11:50:00
五十岁后,主动做好以下三件事,儿女抢着为你养老
...己留下充足的养老钱。人老了,若能自给自足,生活幸福无忧。儿女与父母相处没有压力,更容易培养彼此的感情。03善待自己的父母,做好榜样人到五十岁,要树立良好的家风,以身作则,做好
2023-05-23 11:13:00
吴千语:我这么努力,是不想成为我妈
...妇。有些是为了摆脱无意义的婚姻,更多的是给自己攒点养老钱。在新环境中,妈妈们很快展现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力。小满在小区住了几年,熟人是一个没有,春香来一阵子,迅速跟街坊邻居混熟。
2023-12-25 10:23:00
从“抱团取暖”“拼团养娃”,看女性的互助之道
...、共渡难关的境遇,比如退休的单身女性抱团取暖,一起养老;独身女子抱团取暖,一起谋生。“拼团”原意指散客组团奔向同一个目的地旅行,如今更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场景,拼团购物、拼团买房
2023-12-13 18:11:00
网红“背锅侠”将父亲送养老院!身家千万惹争议,娶同性生儿子
...人都遇到过,亦或者正在经历。父母年迈是否会将其送往养老院?不送,天天折磨你,送,人家说你不孝。 据了解,网红背锅侠虽然是女性,但表现出的状态却一直都是阳刚之气,很多男性不能
2024-10-19 14:51:00
年入几千万,身家过亿的黄渤,却把爸爸送养老院
...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双亲,不说买大房子,至少也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的生活。可黄渤却背上了“不孝”的名号,把爸爸送去了养老院。一次节目中,主持人问黄渤,你都已经是年入几千万的大明
2023-04-19 10:3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天眼快评】养儿防老变成养儿挨打?九旬老太被亲儿子暴打,家丑背后是犯罪
我真的气到手抖!你们看到那个视频了吗?江苏常州,一个中年男人,先对90多岁的老母亲厉声质问,然后揪住头发,一巴掌一巴掌往脸上扇
2025-11-13 12:00:00
爱不该只放在心上 珍爱网倡导勇敢表达的力量
在爱情里,有些感情藏在心底,却从未说出口。有人以为“懂我无需多言”,却忽略了真心若不表达,往往会在沉默中被误解、在等待中被消磨
2025-11-13 16:41:00
“詹胡涛加油,你的座位我们一直留着”!安徽18岁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
大皖新闻讯 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今年夏天,来自安徽太湖的18岁少年詹胡涛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2025-11-13 19:11:00
徒步1500公里 蚌埠一男子耗时49天从深圳走回老家
大皖新闻讯 两双徒步鞋,一个简单的行囊,53岁的丁先生从深圳繁华的都市圈出发,沿着105国道一路向北,历时49天,徒步1500多公里
2025-11-11 16:16:00
妥协换不来爱情 珍爱网:主见是爱情里最迷人的底气
有人为了伴侣放弃心仪的工作机会,后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后悔;有人因为怕对方不高兴,藏起自己喜欢的小众爱好,慢慢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样
2025-11-11 18:22:00
一碗炒饭香 一片真情浓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初冬寒冷,暖阳温馨;生活多磨,真情动人。这几天,吉林一位父亲为女儿吃上自己的炒饭900里奔赴的故事
2025-11-11 11:14: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向“黑粉”宣战后最新发声:接受议论但无法忍受网暴,将起诉维权
大皖新闻讯 近段时间,著名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以长期遭遇网暴忍无可忍为由,发视频向“黑粉”宣战一事,持续引发热议。此后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两个账号处于停更状态
2025-11-10 14:05:00
图说“市监蓝”丨服务型执法·护航新福建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align:justify
2025-11-10 16:07:00
七星山荒野求生赛进入第三十三天,安徽选手靠“续命三件套”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七星山一场“硬核”荒野求生挑战赛引发众多网民围观。百余名来自全国的生存爱好者齐聚深山,仅凭一把柴刀开局
2025-11-10 12:59:00
今日天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11月9日,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2025-11-09 13:02:00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