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3次在公共场合成功救人!山大医学博士生:为什么三次都是你?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2-09 13:20: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7号车厢有患者有生命危险,急需医护人员救治……”

2月1日中午11点左右,青岛北开往宜昌东的G1995次列车上,返乡过年的李春林正在座位上翻看文献,突然广播响起。他蹭地一下站起来就冲往7号车厢,赶到患者身边。经过及时救治,患者最后转危为安。

李春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2022级医学博士研究生。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在公共场合成施救突发急症患者。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三次都是他?这是回到家乡湖北恩施的李春林被亲戚朋友问的最多的问题。2月7日,这位被同学戏称为“柯南”的山大医学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揭开了谜底。

3次在公共场合成功救人!山大医学博士生:为什么三次都是你?

听到广播,跳起来就往前冲

时间拉回到2月1日。

2月1日,放寒假的李春林乘坐从青岛北开往宜昌东的G1995次列车返乡。上午11许,列车紧急广播响起,“7号车厢有患者有生命危险,急需医护人员救治。”听到广播,正在2号车厢的座位上看文献的李春林从座位上弹起来就往前冲。

正值春运高峰,火车上人很多,过道上行李也多,从2号车厢到患者所在的7车厢,李春林一路左躲右闪,以最快速度赶到患者身边展开急救处理。经过及时救治,患者最后转危为安。

“当时啥也没想,就是往前冲。”李春林回忆道,因为当时走得太急,手机都没带,“后来想‘摇人’的时候才发现忘了拿手机。”

而在此前的两次公共场合施救中,李春林也是同样的反应,“都是听到紧急广播就冲了出去,啥也没想。”

3次在公共场合成功救人!山大医学博士生:为什么三次都是你?

2月1日,李春林在施救现场

为什么三次都是他?

为什么会是他?为什么三次都是他?李春林自己也觉得巧。

李春林告诉记者,他平时是在山大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培养,平常出差频率并不高。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救人,也就是2023年11月2日那次,是回济南参加“榜样的力量”答辩。第二次是2023年11月26日去西安参加中华医学会骨科年会,“那个会其实已经四年没开了。”开完会,在返程的航班上,大约飞了一个多小时之后,遇到一个小朋友急性荨麻疹发作,比较严重。这次是放寒假回家过年。

3次在公共场合成功救人!山大医学博士生:为什么三次都是你?

2023年11月2日,李春林在青岛北站施救急症病号

如果说遇到一次算是巧合,三次都是他,的确有点巧。“我的同学和朋友也觉得巧,”李春林笑着说,他的同学还因此戏称他为“柯南”。

当然,说“巧”,指的是碰巧遇到。但“三次都是他”,除了“巧”,还有勇气和底气。

事实上,三次公共场合施救的急症病号,都不是李春林的本专业。

李春林是骨科学博士研究生。听到急救广播就跳起来,一方面是医学生的本能,另一方面是扎实的专业基础、医院平时所做的急救培训和背后有人可“摇”的底气。

李春林笑着说,网传实习医学生电话“摇人”所言不虚。他告诉记者,三次施救中,有两次他都用到了线上“摇人”。比如这次患者的情况并非他的专业,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急救知识对患者进行急救的同时,他迅速联系了导师司海朋教授,司海朋教授立即联系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尹成彬,三个人为患者进行了线上紧急会诊。

唯一一次没有“摇人”,是因为在飞机上,而他又刚好备了急救包。

3次在公共场合成功救人!山大医学博士生:为什么三次都是你?

图中,中间一位便是李春林的导师司海朋教授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想做火炬手,把爱传递下去

李春林三次都能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救人,除了医学生的本能、勇气和底气之外,还有一点便是“爱出者爱返”。李春林说,他也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我的身边是充满爱的,所以我也想做一个火炬手,把爱传递下去。”

“我从医的初心是因为姐姐生病。”李春林告诉记者,姐姐在他刚上初中时身患重病,“当时治疗花费巨大,有很多好心人帮助了我们。”这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一方面希望学医能够帮到家人,另一方面,希望将来能够回报好心人。”

李春林说,他的家乡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山里,是以前所谓的“老少边穷地区”,上学期间享受了各种助学政策。到了山大,受到了更多的照顾。所有这些,都让他的心里充满感激。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社会。

李春林能够第一时间站出来救人,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便是导师和团队的影响。

“我的导师司海朋教授有行政职务,在济南、青岛两地跑,要管三四十个学生,临床还要看大量门诊,但他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和精力到农村义诊。碰到困难病人,还会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这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李春林告诉记者,他的另一位老师徐万荣曾在济南路遇一个脑出血的老人,“他一路护送老人到医院,帮他垫付了医药费之后才离开。”“还有一个师兄也救过一个心脏骤停的老人。他们都是我的楷模。”

“导师要求我们,作为一名医学博士,不仅要做好科研,也要有非常扎实的临床基础。”李春林说,上学期间,他跟着导师学习了很多临床知识,也经常跟导师下乡去参加义诊,这些都是他敢于站出来的底气。

3次在公共场合成功救人!山大医学博士生:为什么三次都是你?

李春林在参加义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那便是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定期对研究生规培生进行的培训各类急救技能,“这在紧急情况下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春林不好意思地说,之前医院组织应急培训,自己还不太理解,总觉得平时临床工作科研工作已经够忙的了,但是,“真正用上的时候,发现这些培训是救命的。”

社会的正向反馈,给了他下一次站出来的勇气

李春林说,每一次救人,他都能收到很多正向反馈。而这些正向反馈,也给了他下一次站出来的勇气。

“2023年11月2日那次救人,我错过了答辩,我的导师、辅导员帮我说明了情况,学校也很理解我,让我继续参加答辩;青岛北站的工作人员也很给力,我错过了一趟车,他们帮我协调了下一趟车。”

“这一次我也很感动,列车长很专业,他们各种处置措施也很专业,一直在患者左右。还为我还提供了爱心午餐。列车长还一路护送着我下车。救治过程中,一个列车员跑去取药箱的时候摔倒,把眼角磕破了,当时向我喊,‘别管我,你快去救人,患者快不行了。’这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我不是一个让人在战斗。”

“我做了这些事情之后,收到了一种正反馈。感受到了来自国家、学校、医院、社会对我的关爱,我觉得我自己很幸福,我也是想尽自己所能来回馈,来报答。”李春林说,通过救人,他感受到了这个社会充满爱心,这种正能量也在感动其他人。

而通过三次施救,李春林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他希望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被需要的时候有勇气、有能力、有实力挺身而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23: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大医学博士生又双叒救人了!这是他第三次在公众场合成功施救
2月1日,在从青岛北开往宜昌东的G1995次列车上,一名乘客突发病症,情况危急。正在返乡路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医学博士研究生李春林听到急需医务人员救援的广播后,迅
2024-02-05 10:12:00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高铁上旅客抽搐昏厥医学博士生出手相救自制应急救援包走到哪带到哪,他已三度在公共场合施援手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刘金震实习生鲍凯旭(署名除外)列车上突然广
2024-02-06 01:38:00
感受 救人是一种本能,导师学长是榜样
...到这个时候就用上了。同时,导师也要求他,作为一名医学博士生不仅要做好科研,也要有非常扎实的临床基础。上学期间,他也跟着导师学习到了很多临床知识,经常下乡去参加义诊,这也是他敢
2024-02-06 01:38:00
又是山大齐鲁医学生!在青岛北站紧急施救突发疾病乘客!
...今天,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号点赞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博士李春林,因为11月2日上午他在青岛北站紧急施救了一名突发疾病患者。老徐看到消息,第一反应是:“又是山大齐鲁医学生”。山东大学
2023-11-10 22:49:00
暖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在读博士研究生李春林在青岛北站紧急施救患病乘客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李春林 尹璐 济南报道11月2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2022级骨科博士研究生李春林在青岛北站紧急施救突发疾病乘客,患者已转危为安。当天,李
2023-11-10 14:30:00
...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26岁的襄阳籍医学博士生张敏(化名)为华东地区一名“90后”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是医生的天职,未来我将走上从医路,将治病救人
2023-12-14 07:59:00
医学院博士应聘中学卫生保健员,并非简单的“反向选择”
...育部直属高校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显示,自1997年到2018年,博士生在学术系统就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仍达50.2%的比例,有一半的博士生选择了学术岗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仍是博士
2023-07-03 13:49:00
百年红楼 熠熠生辉
...市人民医院新增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招收资格导师12人、博士生导师15人,医院现有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5人,博士后招收资格导师12人。 2022年5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成
2023-12-27 04:05:00
华科大博士突然暂停学业,原因公开
...在实验室忙碌到深夜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90后”博士生张敏(化名)突然暂停学业背后原因很暖心因为8年前的一次登记他暂停实验全力准备救人张敏注射最后一针“动员剂”。通讯员章
2023-12-13 10:1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