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向海洋要食物!广东湛江建设“蓝色粮仓”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4 15:0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广东湛江,水天交织下,各式鱼类游来游去、水上养殖产业如火如荼……近年来,这里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培育现代海上繁育全产业链。让我们跟随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湛江海洋牧场,看看“蓝色粮仓”如何加快转型升级。

“恒兴虾苗的成活率高,养得好的,每亩收益超过1万元很正常。之前我租了一口塘给别人养,18亩的塘出虾1.5万斤,赚了30万元哩。”在广西北海党江镇,养殖户老岑一边打捞虾,一边开心地说。

老岑口中的恒兴虾苗,就来自广东湛江。湛江,三面临海,2.0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具有打造“蓝色粮仓”的天然优势。这里培育的种苗,不仅“游”到了广西,更“游”到了全国各地,帮助一个个乡镇、村庄和村民,通过水上养殖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研发选育良种建设种业基地“必须从品种上进行改良或自主研发,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向海洋要食物!广东湛江建设“蓝色粮仓”

在湛江海洋牧场,草潭金鲳鱼集中捕捞现场。

蓝伟强 摄

进入湛江东海岛,沿途是大大小小的虾苗场和种苗基地。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就建在这里,其中南美白对虾的保种池就有百余座。

“种虾育种要十分谨慎,灯光、水温、饲料等都必须严格控制,稍有不慎,一池的种虾就浪费了。”在育种中心,记者跟随技术员胡一丞经过两道消毒门后,来到了做育种实验的全封闭空间。

每检查完一只种虾,胡一丞就要做一次消毒,接着才能对其他种虾进行检查;在每一个保种池沿边上,他都贴上标签,标上种虾的家系号码和检查日期。

“发展‘蓝色粮仓’,首先要培育好‘种子基地’。”恒兴集团分管种苗业务的副总裁莫爵君介绍,在我国,优质种虾资源较少,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要想打破南美白对虾发展瓶颈,莫爵君说,“必须从品种上进行改良或自主研发,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2年,科技部、原农业部把对虾抗病毒选育工作纳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由恒兴集团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建设,开展南美白对虾、军曹鱼、石斑鱼等水产动物的育种研发工作。此后,基地又与中山大学联手开展研究工作。

“生物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莫爵君说,从立项到突破,从育种实验室的建设到养殖环境的不断优化,历经近10年的摸索,经过1代群体选育和5代家系选育,最终在2011年取得突破,成功选育出“中兴1号”。

“这是国内首个获得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建国说,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自主选育南美白对虾种虾良种的空白,与引进南美白对虾相比,“中兴1号”抗病评价指数提高47.22%,养殖成活率提高约20%。

目前,南方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有亲本选育养殖池150亩,育苗水体2万立方米,是集种苗、水产饲料、养殖、动保等于一体的综合研发平台,主要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红螯螯虾、金鲳鱼等。其中,年选育对虾亲虾10万对,虾苗80亿尾,是我国最大的南美白对虾亲本选育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南美白对虾良种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

如今,在南美白对虾产业带动下,湛江正逐渐成为全国水产种业培育基地,2023年,湛江南美白对虾育苗1600多亿尾,全国每5只南美白对虾中,就有3只来自湛江。2023年,湛江水产总产量达128.5万吨,总产值近300亿元。创新养殖方式促进增收致富“不断精选出适合不同地区养殖的亲虾品系”

向海洋要食物!广东湛江建设“蓝色粮仓”

“海威2号”海上智能养殖平台。

欧阳泽 摄

好苗出好虾,选育之后看养殖。俯瞰恒兴集团旗下的湛江南部海岸渔业有限公司的万亩虾塘养殖基地,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好一片海洋风光。在这里,虾苗游出水箱,游进虾塘,进入快速生长期。

行走在虾塘间,莫爵君介绍起基地的养殖方式:“高位池的养殖密度比较大,水处理系统很严格。水从沉淀池过来,通过砂滤流进处理池,消毒后再进入蓄水塘中,整个过程靠微生态制剂控制水质;而低位塘的养殖密度不大,鱼虾混养,鱼吃掉虾,再通过稳定藻相来控制水质,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因为生长周期短,目前在湛江,已有超过1.6万户农户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如今,淡化虾苗等技术使对虾更加适应各种生长环境,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选育和保种规模逐步扩大,可达每年600个家系,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便利。”胡一丞说,“每年,‘中兴1号’都在不断进行升级优化,以适应新的养殖环境和条件。除此之外,基地把已经获得的成果运用到多个虾苗培育中,深入细分领域,使研发的种苗和技术充分落地。”

“现在,团队不断精选出适合不同地区养殖的亲虾品系,比如,根据养殖条件,虾苗细分出高抗系和快大系。高抗系适合大水面低密度淡水混养模式,大小均匀,抗病性强,养殖成活率高;快大系则适合高密度精养模式,生长速度快,养殖稳定性强,近3年在珠三角养殖成功率达90%以上。”胡一丞说。

成果虽然明显,但研究的脚步仍不停歇。2023年以来,基地的一连串计划逐步推进:继续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的应用;重点选育抗弧菌新品系,下一步拟申报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

除了南美白对虾,基地还坚持攻关高档海水鱼育种技术,成功突破了石斑鱼、金鲳鱼、军曹鱼、红鱼等10种特色鱼类的育种育苗技术。2022年,恒兴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共同选育的水产新品种红罗非鱼“中恒1号”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我们希望这些良种能带动群众致富,让更多人吃上海水养殖这碗饭。”莫爵君说,“对于选育工作而言,引进和发展新的选育技术、选育新品系、壮大育种人才队伍、建设新平台,缺一不可。”

莫爵君还盘算着加快对传统网箱的优化升级,积极参与智能化养殖平台、养殖工船的建设,努力带动水产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同时坚持“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服务”的运作模式,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升级技术装备加强智能管理“要构建海洋牧场的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的力量,促进集成和转化”

一边是研究淡水养海虾,让海虾“游”进内陆;另一边,湛江也着力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而这离不开技术和装备的迭代升级。

去年6月20日,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顺利下水,与“海威1号”共同在流沙海域组成海上智能化养殖矩阵。

“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历时10个月,‘海威2号’终于完成建设。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让深海养殖更加安全平稳,对渔业育种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定介绍,“‘海威2号’是一种桁架形式的抗风浪绿色智能养殖装备,总投资3000万元,平时只需三四个人在平台上工作,将用于养殖鳘鱼、军曹鱼、鞍带石斑鱼等中高端海水鱼,1个周期可养100万—150万斤鱼,年产值有望达到7000万元。”刘定对海洋装备升级带来的前景信心满满……

硬件升级,软件也需跟上。“海威2号”的海上智能化养殖管理系统,是由湛江湾实验室科研团队提供,系统集成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器、主动声呐、被动水听器、水下立体相机、溶解氧传感器等设备,满足养殖平台结构健康监测、水质预测预警、养殖生物量检测、生长预测等智能养殖需求,可节省人工成本60%。

去年6月,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落成暨渔业大数据中心启用,进一步助力实现深远海养殖系统统一管理,加快渔业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整合,避免形成“数据孤岛”,为渔业大数据的发展奠定规范基础。同时,湛江湾实验室还开发深远海养殖知识库系统,为智能控制、精准作业、养殖预警等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海洋牧场本身就是一个海上大工程装置,可以以海洋牧场为牵引,承载科研机构、企业、人才、项目落地。”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湾区经济与产业规划研究所所长、主任研究员安然说,“要构建海洋牧场的大数据中心,发挥大数据的力量,促进集成和转化。”健全配套产业提升服务水平“带动冷藏加工、网箱制造、配合饲料、陆基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

拆开包装,无须解冻,放入沸水中煮60秒,一份预制菜白灼虾就可以上桌了。从粗加工升级为深加工,预制菜产业新赛道为湛江海洋牧场建设注入新动力。

“种业、养殖等整个产业链要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很多方面,比如,推动加工产业发展、开展市场营销和品牌塑造,基础设施方面要跟上,包括码头、冷库、冷链物流等。”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水产养殖科科长孙诚志说,湛江依托资源禀赋,在水产养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下一步要加快水产育、繁、推一体化良种体系的建设,推动渔业装备转型升级和智慧渔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向深远海拓展养殖空间。

现阶段,围绕渔业生产的种苗、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湛江已形成了饲料生产、生物药物、装备制造、包装运输、专业服务、休闲渔业等多行业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成为湛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湛江海洋牧场的发展,还带动冷藏加工、网箱制造、配合饲料、陆基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水产品销售网点分布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孙诚志说,当前,湛江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如火如荼,随着规模的扩大,如何筹措资金将是涉海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

去年以来,湛江市相继出台的《湛江市金融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湛江市金融支持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湛江市金融支持海洋牧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成立海洋金融服务中心等专营机构,开通针对现代化海洋牧场相关企业和项目的授信、审批、理赔等“绿色通道”,形成更精准的海洋金融产品服务组合拳。

“多数涉海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仍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为主,利用股票、公司债券等多层次、多样化资本市场融资较少。”湛江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红表示,当前,湛江市金融工作局正不断完善上市服务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孵化培育体系,积极推动和引导辖内涉海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拓宽海洋牧场相关企业投融资渠道,下一步将集聚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上大装备、大平台在湛江下水、向深海挺进……激发海洋经济蓝色动能,唱响新时代的海洋牧歌,深耕蓝色国土大有可为。

向海洋要食物!广东湛江建设“蓝色粮仓”

刊于《人民日报》2024.3.13 第7版

人民日报记者 姜晓丹

本期统筹:卢涛、娄霄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蓝色粮仓” 预计养殖成鱼160万尾
...市覃斗镇流沙湾举行。“全国每三条金鲳鱼就有一条来自湛江。”近年来,湛江市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把水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兴农的重要抓手,以“挪威有三文鱼,湛江有金鲳鱼”为产业定位,走出
2024-04-09 07:16:00
时习之·温暖中国丨蓝色粮仓的“中国芯”
...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广东湛江市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
2024-02-14 12:38:00
“金企工程”走进湛江:金融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1月16日,“金企工程”支持湛江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活动在湛江举办。来自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行业协会等近百名代表现场参加了本次活动。作为中国海岸线最
2024-01-17 18:31:00
南方电网:可靠送电海洋牧场,服务“粤海粮仓”全产业链
从遂溪草潭镇草潭码头乘坐快艇,要30分钟才能到达湛江汇富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北部湾上,太阳高悬于空中,无风的海面使得空气有些燥热,这是南方电网广东湛江遂溪供电局草潭供电所
2023-09-01 14:24:00
2023广东海洋牧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湛江举行
...端2月1日,2023广东海洋牧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湛江举行。本次大会以“海洋牧场 广东智造”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林浩然、刘少军,专家学者及超过100家企业代
2023-02-03 13:40:00
打造海洋渔业全产业链(现场评论·筑牢“蓝色粮仓”③)
...。打造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必须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广东湛江,巨大的圆形深海养殖网箱星罗棋布,一个周长100米的网箱里,金鲳鱼的年产量可达50吨。福建连江,从“振鲍1号”“振渔1号
2023-11-08 06:13:00
...不断走向高质量发展。11月30日,濒临北部湾海域的广东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开启金鲳鱼捕捞季。金鲳鱼产业作为湛江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深海养殖网箱数量超过3500多个,一年
2023-12-26 07:35:00
探索海洋产业    融合发展新业态
...探索“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新业态作为海洋资源大市,湛江海岸线总长超2000公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洋产业蓬勃发展。省人大代表、国家电投集团徐闻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运营中心主任
2024-01-26 06:45:00
助力乡村振兴的平安探索:从聚焦农业生产到促进三产融合
...被打造成为“中国平安芦蒿小镇”。而在1700多公里外的湛江,一望无际的覃斗镇流沙湾海域矗立着一个蓝白相间的钢结构建筑。这就是湛江市2022年4月正式启用的首个深远海养殖平台—
2023-07-19 17: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德江:“贵州音乐时光”点燃音乐热潮
日前,德江“贵州音乐时光”以曝光人数突破30万,点赞人数近200万以及最高在线人数1万人,时段人气榜位居贵州第一名的成绩
2025-09-01 11:37:00
桐梓“村晚”夏季大联欢村民大舞台总决赛收官
8月30日,桐梓县九坝山堡文化广场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一场充满乡土气息与非遗魅力的狂欢盛宴在此盛大举行。经过多场激烈的比拼与精彩的展演
2025-09-01 11:38:00
贵阳好彩头:日产饮品达300吨
近日,走进贵阳好彩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三条自动化饮料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发酵、调配、灌装、包装等环节井然有序、高效快捷
2025-09-01 11:38:00
第三期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修班在贵州贵阳举办
8月25日至28日,第三期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修班在贵州贵阳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5-09-01 11:38:00
小瓶子里的致富节拍!织金这个小镇,年产竹荪菌种2000万余瓶
配料、装瓶、灭菌……近日,记者走进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中瑞竹荪制种厂,数十名务工群众正在赶制客户预订的竹荪菌种,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2025-09-01 11:38:00
鲁网9月1日讯8月28日,莒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厉伟现场调研部分重点企业。副县长郑军参加活动。厉伟一行先后到山东乐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2025-09-01 11:39:00
潍坊高层次人才联谊看房活动举行,最高可享10万元购房优惠
鲁网9月1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30日,“潍爱唯才 缘定鸢都”高层次人才走进潍坊高品质楼盘暨交友联谊活动在宝通街北海路附近的九龙府成功举办
2025-09-01 11:40:00
鲁网9月1日讯今年以来,莒南县壮岗镇紧扣年度工作要求,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核心,以网格化治理为抓手,以群众满意为标尺
2025-09-01 11:40:00
阳信县中医医院喜迎两位中医药硕士入职
鲁网9月1日讯为进一步夯实中医诊疗实力,满足群众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需求,阳信县中医医院近日迎来两位实力强劲的中医人才——史悦辉
2025-09-01 11:40:00
科研平台新突破 产教融合结硕果—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智造学院暑期多项工作取得实效
鲁网9月1日讯(记者 魏萱)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推动省级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2025-09-01 11:40:00
河北新闻网讯(吕若汐、袁雨)8月25日上午,邢台市威县第五小学的机房,五年级学生何羽璇对着电脑兴奋地说:“AI小伙伴,今天我又被老师表扬了
2025-09-01 11:41:00
潍坊好味道——传统食品示范点在庆德楼揭牌
鲁网9月1日讯(记者 王玉龙)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深入挖掘鲁菜、潍县菜的深厚文化内涵,8月31日,潍坊好味道——传统食品示范点揭牌仪式在潍坊市奎文区华丰东巷庆德楼菜馆举行
2025-09-01 11:41:00
阳信县金阳街道组织开展“书香润泽‘石榴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书分享会
鲁网9月1日讯近日,阳信县金阳街道组织开展“书香润泽‘石榴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读书分享会。分享会上,干部职工围绕民族文化
2025-09-01 11:41:00
沂蒙新阶层专家服务团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费县行活动举行
鲁网9月1日讯8月29日,沂蒙新阶层专家服务团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费县行活动举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沙益薇出席并讲话
2025-09-01 11:41:00
鲁网9月1日讯8月30日,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姚书华调研高新区统战工作,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对下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2025-09-01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