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15: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

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增只能做到为项羽出谋划策,却不能让项羽言听计从。只能做到功成名就,却不能做到全身而退。从这个角度来说,范增自然就只能算是半个谋士了。

至于说范增为何最后会落得抑郁而终的下场,这恐怕就要归咎于范增和项羽之间的差异了。

首先,范增不了解项羽,两人从来没有达成战略上的同盟,范增的手段,项羽看不上,项羽的幼稚也让范增感到恨铁不成钢,所以二人不欢而散。

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

但是,范增在出谋划策方面,确实也很有能力。如果换一个君主,比如换成刘邦,范增的下场也不至于如此。至于说范增的谋略水平,到底是什么层次,这一点或许我们可以从范增出过的几条计策,来进行简单的评判。

首先范增认为,天下人知道大义,秦始皇征服六国的时候,就数楚国最冤,楚国的君主楚怀王被秦国欺骗,客死他乡,绝对是非常凄惨的解决。如果扶持楚国打秦国,那么一定会获得楚国人的拥戴,流亡天下的楚国将领都会追随而来。

另外,陈胜吴广之所以失败,本来打着张楚的旗帜,却自立为王。虽然一开始有人拥护追随,但是时间长了,百姓们都会认为,人人都可以称王,这样的话,陈胜这个王,就没有了威信。

最后,项家世代是楚国的大将,本身有一定的威信。楚国大将项燕最后战死于抗秦,在楚国乃至天下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项家人以拥护楚国的形象出现,抗击秦国名正言顺,一定会获得天下人的认可。

在这件事上,范增是对的,背靠大树好乘凉,利用项家和楚国的优势,这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项羽不认可,项羽认为打仗就是打仗,秦朝暴虐人人皆知,不需要打着楚国的旗号受制于人。

但是范增不知道,当时项羽还初出茅庐,依靠着叔父项梁行事,这件事拍板的人是项梁,项梁历经风霜,知道打仗需要师出有名,也需要名望,但是项羽不懂。

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

此时范增认可的主公是项梁,与范增达成一致目标的人也是项梁,并不是项羽。而范增也没有想到项梁会这么快的战死,范增的主公被迫换成项羽。

范增也没有意识到项羽为项梁谋划的一切,项羽是不认可的,不明白的。稀里糊涂,两人就往下走了。这个时候君臣两人之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但是没有人意识到,更没有任何一次交流。

所以后来,项羽在项梁死后,杀了楚怀王熊心。

那项羽为什么要杀楚怀王熊心呢?

因为楚怀王立刘邦为汉王惹项羽不满,楚怀王意识到了,但是没有理会,没有项羽为王,项羽意识到楚怀王想要拿捏自己,恼羞成怒,对楚怀王起了杀心。

楚怀王是项家人拥护的,才从一个帮人放羊的,变成一国之君,虽然项家人是楚怀王的臣子,但是楚怀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自己始终是要依靠着项家人的。

楚怀王立刘邦为汉王是信守承诺,项羽虽然不满,但是也没有理由说什么,这时候如果楚怀王找个理由,比如项羽功劳大应该封王,项羽就不至于要杀了熊心了。

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

项羽恼怒的是,我出生入死,到头来却没有我的功劳,你熊心凭借这我项家当上了皇帝,如今却不思回报,明显是卸磨杀馿吗?这样的话我还留着你干什么?

此时,项羽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王位好打天下,可是楚怀王熊心不给他,所以楚怀王和项羽之间是因为分账不均的矛盾,所以被项羽杀了。

项羽杀了楚怀王熊心,这件事给项羽带来巨大的后患,失了民心。虽说是个工具人,但是楚怀王毕竟是主君,项羽毕竟是臣子,说出去毕竟是弑君,天下人以及各诸侯也知道了项羽的不臣之心与浅薄,项羽从此渐渐失去威信和凝聚力。这件事是范增的巨大成功,也是项羽的巨大失败,是君臣意见的最大矛盾。

后来范增建议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项羽没有听从。刘邦率先攻下咸阳,就是急于封王,封王了之后就可以自立门户了,脱离项羽的掌控,招兵买马扩大势力了。

范增着急的担心刘邦会做大阻碍项羽,项羽却不以为然,在项伯的陈情下,怒气就减了一半,认为刘邦并无不臣之心。

可见范增的政治敏锐度是有的,下决定也是果断的,作为谋士,范增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利于项羽的,但是没有考虑到项羽的脾气性格,是否能接受。

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

项羽就这样错失了杀刘邦的最佳机会,后来的刘邦在没有给项羽杀他的机会。

范增气急之下说出,这小子,不能给他出主意啊,天下一定是刘邦的。其实范增早有预感了,只是不忍心项羽,就这样在逐鹿天下的棋盘中落败,如果落败下场一定惨烈,毕竟是项梁的侄子,项燕的后代。

刘邦逃跑后,便被项羽封在了关中这个不毛之地,后来平定三秦,还是败在了项羽惊人的战斗力之下,三万精兵将刘邦的几十万打的落荒而逃。

刘邦实在打不过,为此险些一蹶不振,后来陈平出了一个主意,一定要削弱项羽的实力,就算不能正面刚,也要除掉项羽的羽翼。

陈平用离间计,使项羽不再信任范增。其实不过是在项羽和范增已有的矛盾上加了乐一点催化剂,让项羽误以为范增已经投靠了刘邦。

如果换作普通谋士,项羽信了也无妨,但是范增是七十岁的老人啊,范增投靠刘邦有何用,要名要利吗?没有用啊!范增是项梁留给项羽的长辈,项羽平时称范增为亚父,可见是一位慈爱的长者。

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

但是项羽就是怀疑了,动摇了,没有考虑到种种不可能。信任这个东西一旦产生就像是毒药,见血封喉。范增非常清楚,所以毫不犹豫地离开的项羽。

最终,二人不欢而散。

其实项羽也未必全信,但是二人的矛盾可是切切实实的存在,例如,立楚怀王,杀刘邦。项羽对范增的不满不是一日两日了。

范增其人,计谋和格局都是一顶一的,但是疏忽在对于和项羽的相互了解和交心上,疏忽在为臣之道上,虽有智计,但是功亏一篑。不如张良,选得明主,功成身退,他看得准刘邦,了解刘邦,总是知道怎么能让刘邦接受自己的建议。

范增在出谋划策方面,确实算得上是顶级人才。但是在为臣之道方面,却有所欠缺,一个只能功成名就而不能全身而退的谋士,恐怕也很难被称之为顶级谋士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项羽对历史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体现罢了。项梁死后,群龙无首,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楚怀王也坚持空置项羽;后来以宋义为上将军,支援赵国,又命刘邦攻打咸阳,项羽恳请与刘邦同行,也遭到楚怀王的拒绝。很多人都认为楚
2022-12-24 12:58:00
项羽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弑杀楚怀王
公元前206年十月,楚怀王(义帝)熊心在途经郴县时,被项羽派九江王英布所杀。在古代,尊卑贵贱的界限泾渭分明,以下犯上往往会被视为大不敬,弑君更是天怒人怨之举。那么问题来了,项羽为
2023-06-01 21:41:00
霸王项羽败给刘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刘邦。彼时的项羽有山东六国的支持,又控制着名义上的楚怀王,畏惧刘邦威胁的可能性实在不高。说到底,项羽动手的原因便是刘邦对其权威的挑战,致使了项羽这般英雄气概天高的人无法容忍了
2023-06-06 15:04:00
项羽有范增为何还会败
...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怀王,因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而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国反秦的力量,
2022-12-22 17:42:00
鸿门宴背后的权力游戏:项羽与刘邦的角力
...,他也不想杀。一、项羽对刘邦存有杀机,设鸿门宴1、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要说项羽对于刘邦一点杀心都没有也是不正确的。事情还要从项羽拥立的楚怀王说起。秦末天下大乱,
2023-11-23 17:20:00
项羽身边唯一的谋士,却因反间计而凄惨离世
...他认为秦灭六国楚国最冤,人们至今还在怀念客死秦国的楚怀王,而陈胜发动起义后,却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没有充分利用楚地的反秦力量,失败那是迟早的事。范增认为,项梁渡河北上以来,之
2023-03-06 21:29:00
项羽是一个暴君吗?
...还没有完,项羽在灭亡秦朝之后,开始对项家拥立的傀儡楚怀王进行政治迫害,原本项羽只是想威逼楚怀王放弃怀王之约,但楚怀王不肯,于是项羽既然派人杀了楚怀王,就算楚怀王是傀儡,但是楚
2023-08-26 06:03:00
范增:楚汉之间的智谋之士
...灭六国,楚人的仇恨最深,人们至今还怀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怀王,因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是有道理的。而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国反秦的力量,
2023-12-12 15:39:00
魏豹第一次反叛项羽措手不及,能被封王也是项羽瞎了眼了
...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魏豹得到楚怀王支持,带数千人马重新攻取魏国旧地,魏豹之所以那么轻易从章邯手上拿下魏地,是因为章邯已经被项羽破釜沉舟给干趴下了,也就这
2023-02-22 2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