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北京市科创金融正在飞速发展,科创金融服务需求空间广阔。但因科创金融服务模式尚不成熟,尚难以充分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和风险管理需求。1月23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苏健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就如何优化北京科创金融环境,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给出建议。
运用本地商业银行的渠道和资源优势
资料显示,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运用“京创融”专项再贷款、“京创通”专项再贴现投放资金145亿元,在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中增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指标,并且引导和支持35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债融资1559亿元。
不过,苏健表示,间接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单一,融资难问题依旧存在。苏健进一步解释道,银行信贷以短期、抵质押为主,难以有效匹配科创企业研发投入高、周期长、缺少合格抵押品等特点,给中长期融资带来挑战。
苏健观察到,很多科创企业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贷款能力以及可以拿来做银行间接融资的抵押物,或者增信条件并不是特别充沛,怎么让这些企业能够拿到需要的钱,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银行的风险可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苏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可以充分运用本地商业银行的渠道和资源优势,鼓励银行开展特色化经营,尤其对科创企业给予针对性政策和创新性的产品研究,诸如对科创金融特色化专营机构以及知识产权融资业务予以补贴和税收优惠。
此外,针对投贷联动业务资本占用过高等问题,苏健建议,加大监管沟通交流,争取制度层面改革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在中关村以外的两城一区布局,同时考虑在津冀等地跨区试点推广已成熟的科创金融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展经营空间,实现规模效应,并可帮助该地区补足科技创新短板,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协同效应,提升整体产业链竞争力。
探索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开发和交易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
苏健表示,针对科创企业高风险、回报周期长等特征,北京市金融机构服务尚缺乏统一成熟的风控标准,制约了科创金融服务群体范围。与此同时,专门针对科创领域的风险管理产品数量偏少,对风险敞口的管控效果有限。
“金融是一种血液,永远脱离不了实体,金融如果脱离了实体,就将变成空中楼阁,这就是最大的风险。因此,想要防范金融风险,必须要企业自身扎实健康”。苏健如是说。
此外,苏健表示,可以支持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价值提升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开发和交易,推动扩大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主体范围,有效管控科创金融风险敞口。
在保险方面,在现有首台(套)保险、新材料保险、专利执行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及相关附加险、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法律费用补偿保险等险种基础之上,鼓励保险机构扩大业务规模并进一步丰富相关险种,满足科创企业实际风险管理需求。
强化数字赋能
“金融数字化趋势势不可挡”,苏健如是说。
当前,我国已进入数字金融快速发展阶段,在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数字金融被认定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
金科新区是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苏健表示,北京可充分借助金科新区建设及相关底层技术成果,丰富科创金融领域产品和应用场景,赋能科创企业融资与风控。
“例如通过大数据手段,盘活海量公共数据资源,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重构科创金融服务形式和内容,突破科创企业‘轻资产、少抵押、高风险、审核难’制约,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精准性”,苏健补充道。
此外,苏健表示,可打造科创企业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加大数据供给,帮助金融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对科创企业进行精准画像,搭建科创金融专属评价模型和风控模型;丰富各类金融机构科创金融业务增信和风险处置手段,破解科创企业信贷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00: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