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聚焦江苏文库|《白下琐言》:南京掌故的里程碑作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0 21:51: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7月18日,位于甘熙宅第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历时四个多月的施工布展后重新对外开放,展览首先介绍了甘熙生平以及他所著的《白下琐言》。甘熙是晚清南京著名金石家、藏书家,被列入《江苏文库》中的《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白下琐言》也被收录入《江苏文库》,这是一部记录南京掌故的笔记,在明清士大夫撰写的南京杂忆中,是继顾起元的《客座赘语》之后,另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聚焦江苏文库|《白下琐言》:南京掌故的里程碑作品

据《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介绍,甘熙是江苏江宁人(今南京),曾经任知县、户部广东司兼云南司主稿、记名知府等职务。一生博览群书,懂天文,识地理,尤其精通风水之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他在京城任郎中时,还奉诏为道光皇帝勘选安置灵柩的地宫。

“甘氏先祖甘茂、甘罗、甘宁、甘卓等都是历代名人。”南京史志专家金戈向记者讲述甘家历史和甘熙宅第的由来:“清朝乾嘉年间,甘熙的祖父甘国栋因经商致富,率甘家搬迁到南捕厅。甘国栋去世后,长子甘福(甘熙父亲)修建宅第,后来经过甘熙的续建扩建,成为左右两组各五进的广大宅院,这是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多进穿堂式晚清私人住宅,俗称‘九十九间半’,成为南京的著名景观。”

宅第内最负盛名的为津逮楼,是由甘福仿宁波天一阁所建的藏书楼,藏有书画十多万卷。到甘熙主持时,藏书更为丰富,为当时的金陵之最。“《白下琐言》正是甘熙借助津逮楼的丰富藏书,耗费四十年记录和考证,遍访南京的山川河流、园林街景及风土人情,才得以撰写而出。”金戈说。

聚焦江苏文库|《白下琐言》:南京掌故的里程碑作品

可惜津逮楼大量古籍珍本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与清军的战争中。“甘熙也在1853年去世,由于战乱等原因,我们现在看到的《白下琐言》和最初版本并不一样。”南京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王志高教授告诉记者成书有一段曲折历程。

《白下琐言》本来有15卷,到了光绪十六年(1890年),只剩下8卷,甘氏后人又从甘熙的《日下杂录》中择出26则,都是与金陵掌故相关的内容,编为2卷,附在后面,总共10卷交付刊印。到了民国初年,刻板丢失了。非常幸运的是,甘熙侄孙甘鋐的文友陈荣在旧书肆中发现有人出售此书版片,甘鋐得知后几经辗转收回了这些珍贵的版片,但仍缺失18页之多。甘鋐请人补刻使之完整,终于在1926年复原其初,使得这部记录南京地区史事杂识的笔记小说类著作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王志高介绍,《白下琐言》是甘熙记录的自己所见所闻所考的有关金陵风物旧事。体量虽然不大,但内容涉及金陵山水城林、名人轶事、地理沿革、名胜古迹、经济百态、文化生活、风俗人情等方方面面,堪称记录晚清金陵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比如山水城林中讲到南京的井:“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汉西门侧有四眼井,北门桥转东有三眼井,进香河尽处有九眼井,红纸廊转北有三道高井,小英府后街有方井,颜料坊内有凤凰井,四象桥转东有邀贵井,江宁县署后有金沙井,皆以井著名。”书中还纠正了一些说法,比如清凉寺的井俗称为胭脂井,不少人以为这是陈后主躲避隋兵的地方。甘熙指出清凉寺是南唐避暑宫,并不是陈朝景阳宫的旧迹。

聚焦江苏文库|《白下琐言》:南京掌故的里程碑作品

在经济百态中,《白下琐言》记录了各种经商者。比如金陵制造折扇素有盛名,大多聚居在通济门外。扇面使用杭连纸的谓之本面;用京元纸的谓之苏面,比本面优良。三山街绸缎廊一带不下数十家,以张氏庆云馆最为出名。

在文化生活方面,比如金陵的梨园脚色首推庆余班。嘉庆间著名的有:净面有王老虎,70多岁了,苍颜皓发,演《刀会北饯》等出,声若洪钟,震动堂宇。小生施二官《夜奔》一出,生平擅绝,史事烂熟,尤其令人称异。

针对清代钱塘陈文述《秣陵集》中的不少考证错误,甘熙感慨:“可见古迹一门,土著人非经考订,犹失其真,况异乡人乎?甚矣!修志乘者之宜慎选也!”王志高告诉记者,在《白下琐言》中,甘熙对南京地区不少文物古迹进行了严谨的考证,比如江宁小丹阳甘村出土汉壶、南京地区最为古老的碑刻——江宁陆郎牛迹山西汉永光五年(前39年)碑刻、鼎新桥下掘地发现古代龙首形铜刀等等,对于我们了解当时古迹的分布和保存状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聚焦江苏文库|《白下琐言》:南京掌故的里程碑作品

“总体而言,《白下琐言》文笔精雅,考据详实,可与明人周晖《金陵琐事》、顾起元《客座赘语》相媲美,是研究南京历史地理及人文社会的一部重要的资料书。”王志高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0: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独特家风看南京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更是被评价为继顾起元《客座赘语》之后的另外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是甘熙借助父亲所建津逮楼十八万卷藏书,耗费四十年记录和考评,遍访南京的山川河流、园林街景及风土人情,才得以
2023-03-17 09:09:00
...名;位于南京市鼓楼南的双龙巷,清代南京学者甘熙在《白下琐言》中考证,双龙巷之名可能来源于巷中曾有两只石龙头;位于夫子庙的龙门街,地处江南贡院旁,明清时代江南乡试,学子们如果考
2024-02-02 05:21:00
...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5所等科研院所负责人以及白下高新区集成电路相关企业代表参加活动。紫云智慧广场地处南京主城秦淮区卡子门板块,是白下高新区重要科技创新载体、主城门户、
2023-11-27 05:25:00
园区当“红娘”,牵起创新大生态圈
...产学研融合中的难点,也是我们持续探索的重点。”南京白下高新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洛锋告诉记者,政府的台子搭得牢不牢,关系到产学研工作能否持续有效地开展,这是一项管长远管基础的
2023-09-10 05:15:00
...由江苏产研院和地方政府以科研经费的形式予以支持,按里程碑节点进行验收并拨付经费,让团队专心去研发攻关。投,指的是待项目进展到市场认可的技术里程碑阶段、进行市场融资时,将前期的
2025-07-13 09:10:00
人保财险南京直属一营推动“保险+科技+服务”,服务白下高新区企业
江南时报讯 4月9日下午,人保财险南京直属一营受白下高新区邀请,参加了“科技金融家——金融市集”线下服务企业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 40 多位园区入驻企业负责人以及江苏银行、南京银
2024-04-28 20:54:00
...新资源,实现和辖区航空航天产业的加速融合,共同助推白下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二届江苏产学研对接大会地方园区系列分会之一,白下高新区航空航天智能产业生态建设研讨暨产业对接会邀
2023-09-13 05:46:00
向“新”发力,向“兴”而行。在白下高新区,一批批新赛道、新生态的创业产品竞相涌现。秦淮硅巷创新实验室聘请高校、企业和投资领域多名权威专家进行评选,发布2023年白下高新区“十大创
2024-05-28 09:04:00
广发银行南京分行受邀参加秦淮区“跨境新生态 金融强引擎”外贸企业跨境赋能护航行动
...业跨境赋能护航行动在江苏饭店成功举办。广发银行南京白下支行受邀参加此次活动,与其他15家金融机构、70余家外贸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跨境金融服务、外贸风险应对及
2025-05-22 11: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