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郭孝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9 16:00:00 来源:戏说三国

621年,庆功宴上,李世民对众将说:“虎牢关之战,擒拿双王,郭孝恪功劳最大,你们都不如他。”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郭孝恪?

郭孝恪,唐朝名将,与李绩是好朋友。郭孝恪不但勇猛,还有智谋,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后归顺唐朝,与李绩一起镇守黎阳。

黎阳之战,窦建德率军猛攻,唐军招架不住,李绩、郭孝恪、李神通、同安公主都被俘虏。郭孝恪施展计谋,先骗取窦建德信任,假装外出作战,又跟着李绩一起回到唐朝。

黎阳归来,郭孝恪名声大噪,也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620年,李世民率13万兵马远征河南、河北,攻打洛阳,对付王世充,窦建德率十几万大军增援。

王世充、窦建德联手,声势浩大。李绩等急于复仇,纷纷建议主动出击,让李世民与窦建德决战,早日结束战斗。

众将求战心切,郭孝恪却不做声,李世民便问他原因,究竟有何想法。郭孝恪分析了形势:“窦建德兵强马壮,但粮草不多,适合速战速决。唐军后勤充足,王世充已经困守洛阳,只需要拼消耗,等待时机,一定能擒拿两人。”

郭孝恪的言论,正中下怀,李世民作战特点就是“稳重”,先深沟高垒,拖一阵子,然后寻找合适战机。此前的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以及后来的洺水之战,无不是如此。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深沟高垒,与窦建德对峙几个月,并分兵袭击粮道,最终赢得胜利。窦建德、王世充成了俘虏,押送长安,郭孝恪居功第一。

庆功宴上,酒过三巡,李世民对众将说:“擒拿王世充、窦建德,郭孝恪的功劳最高,你们都不如他。现在,我就给他封赏,授予上柱国。”

李世民的肯定,郭孝恪感激不尽,也更加卖力。642年,侯君集灭高昌,郭孝恪奉命镇守此处,抵御突厥骑兵。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郭孝恪?

643年,突厥可汗率3万骑兵袭击哈密,并分兵劫掠边陲。郭孝恪率2千兵马出击,奔袭敌军大营,斩杀数千人,凯旋而归。

644年,焉耆王龙突骑支叛降突厥,引5万骑兵南下,攻入西域。郭孝恪主动请缨,率3千精兵星夜兼程,采取袭击方式,一举擒拿龙突骑支。

郭孝恪班师,突厥骑兵展开追击,却中了唐军埋伏,遭遇惨败。郭孝恪则反杀过来,追击八十多里,又斩杀两千余人,方才回到大营。

几次战斗下来,郭孝恪名震西域,成为李世民倚重的大将,也被寄予众望。647年,龟兹归属突厥,拒绝向唐朝进贡,还扣押唐朝使臣,惹怒了李世民。

为了惩罚龟兹,维护唐朝在西域的声望,李世民出兵10万,以阿史那社尔为主帅,郭孝恪为副帅,杀向龟兹,并让铁勒、薛延陀协助。

唐军气势汹汹,直接杀到城墙,并强攻城池。郭孝恪先破城,国王被俘虏,阿史那社尔追击余部,郭孝恪则奉命镇守龟兹,稳定后方。

郭孝恪很精明,知道城内不稳定,便在城外扎营。此时,郭孝恪的毛病又犯了,喜欢饮酒的同时,还找一些女子来玩乐,以致疏于防备。

龟兹国相逃到突厥,带着他们突然杀回来,在城内旧部配合下,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城池,并大声鼓噪。郭孝恪这才醒悟,并带兵入城,与突厥搏斗。

突厥万箭齐射,从城内杀出来,郭孝恪抵挡不住,死于乱箭之中。郭孝恪的长子郭待诏在格斗中阵亡,留守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消息传来,李世民大怒,当即下令剥夺郭孝恪官职,废为庶人。但是,郭孝恪父子毕竟战死沙场,李世民也不好意思做得太绝,也下令为他举哀。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郭孝恪?

郭孝恪阵亡,也不影响唐朝对西域的经营。21年后,为了跟吐蕃争夺西域,薛仁贵、郭待封(郭孝恪次子)率数万精兵远征,深入青藏高原,与论钦陵决战。

大非川之战,郭待封被伏击,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回援失败,被论钦陵围困在山顶,唐军多次突击,都被吐蕃击退。薛仁贵无奈,只好跟论钦陵议和,放弃吐谷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说起李世民,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手下的将士们也是一个又一个的好汉,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尉迟恭,秦叔宝等人,但其实在唐初时,除了这些他手下还有这样一位名将,叫郭
2022-12-22 13:01
他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李世民却要剥夺他的官职
...时期真的出现了很多的英雄,比如说在唐朝初年就出现了李世民,不过他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在他手下的将士们也是一个又一个的好汉,像是尉迟恭,秦叔宝等人。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也是李世民
2023-05-21 12:12:00
瓦岗寨13猛将,在正史中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翟让被杀后,单雄信在偃师之战中,选择投降了王世充。李世民率兵攻打王世充的洛阳时,单雄信持枪纵马直取李世民,要在乱军中杀了李世民。关键时刻,徐茂公出现制止了单雄信。单雄信不愿和
2023-02-24 20:09:00
郭孝恪的生平经历如何
...够获得如此盛世,与很多人的努力都密切相关,比如皇帝李世民,比如大将郭孝恪。但是奇怪的是,李世民却好像不大喜欢郭孝恪,甚至在他战死沙场的时候说出“咎由自取”的言论,这是为何呢?
2024-06-04 15:56:00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除了起兵于山西太原的李渊、李世民一路人马外,还有窦建德、王世充等各路英雄好汉,以及著名的瓦岗寨群雄。隋朝灭亡后,瓦岗寨群雄归顺了李渊、李世民在长安建立的唐朝政
2023-03-13 15:37:00
凌烟阁功臣李勣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
2024-06-04 15:49:00
郭孝恪被乱箭射死,李世民却说他是咎由自取,还削去他的官职
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改变了一个国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推翻一个朝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但李世民做到了,他开创了唐朝。当然这
2023-04-14 06:46:00
徐懋功的一生对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徐懋功趁机脱离窦建德的掌控,逃回长安。不久徐懋功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屡立战功,又夺取虎牢关。王世充只得向窦建德求援,但夏军却在虎牢之战惨败,窦建德也被李世民俘虏,王世充只得投
2023-06-06 15:36:00
李世民是如何一步一步让四方臣服的
...决定各个击破,一边武力征讨,一边分化瓦解。1薛举,李世民成名的垫脚石薛举,他据有陇西之地,拥兵13万,自称“西秦霸王”。 唐武德元年(618年)七月,秦帝薛举进攻唐朝,把长
2023-03-11 22: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