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4-09 15:03: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112岁高龄阿婆

心脏最长停搏达6秒

4月7日是李阿婆出院的日子,记者在温医大附一院心血管内科病房见到了精神矍铄的她。此时,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施翔翔和主治医师周希等医护人员来到病房,为她做出院前的检查。“阿婆恢复得很好,比预想的都要好。”施翔翔介绍说。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医生为李阿婆做出院前的检查

李阿婆是一名超高龄患者,出生于1914年3月3日,永嘉上塘人,上个月刚过完生日。就在上周,她和医生共同经历了一场“极限”挑战。

3月26日晚上,李阿婆被家人送来急诊,经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阵发房颤。“当时她的平均心率低至35次/分,最长停搏达6秒,随时面临心源性猝死风险。由于患者是超高龄,又出现极度消瘦(体重仅30公斤)、皮肤菲薄、小心脏等状况,使得传统手术方式存在囊袋感染或电极移位的风险。”施翔翔介绍道。

很快,心血管内科主任周浩牵头组织了科室讨论,联合心脏中心起搏组负责人苏蓝主任医师,针对这位超高龄患者制订出了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及风险预案,决定给患者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由擅长高危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曾为多名高龄高危患者成功手术的施翔翔任主刀医生,与师从知名起搏专家、熟练掌握左束支起搏核心技术的周希组成了“最佳拍档”。

手术极限挑战

30分钟一气呵成

4月2日,手术如期举行。“我们整个手术团队配备了五六个人,平时这种手术只需要两个人,力量翻倍也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术前评估和术中风险预案已充分准备,好在手术非常成功。”周希介绍道。

患者无法耐受全麻,即使在局麻的情况下,如此超高龄患者,比起年轻患者来说,手术难度和危险系数都要高出许多。手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手术所有操作必须精准有效,一步到位,容不得半点闪失。术中采用腋静脉穿刺足位法,避免血管变异以及气胸风险。并且通过电生理标测精准定位左束支区域,仅用30分钟完成电极植入与参数测试,极大减少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手术一气呵成。”施翔翔告诉记者,“这次手术最大难点还是未知因素比较多,因为患者的岁数太大了,堪称一次极限挑战。”

手术成功需要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术后的护理也需要“特殊”对待。“我们给患者准备了特殊的气垫床,配备特殊的护理团队,并给予了24小时全时段监护,可喜的是,患者恢复非常顺利。”心血管内科副护士长陈蓓蓓说,这与李阿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家属积极配合密不可分。

据医院透露,该手术患者112岁,年龄之高全球罕见,并且刷新了全球公开报道的生理性起搏手术患者年龄最大纪录。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李阿婆被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 网络图

身体不适前一天

走了600级台阶上山

李阿婆膝下有5个子女。发病当天,全家子孙均到场。“听说要做手术,我妈最初很抗拒。”李阿婆的大儿子、84岁的王老伯说,经家人劝说和医院宣教,她最终同意手术。

王老伯介绍,母亲身体一直不错,平日饮食清淡,爱食青菜、柚子,偶饮小酒。发病前一天,她曾步行600级台阶上山扫墓。次日早上,她在洗衣晾晒时突发胸闷,送医后确诊为严重心律失常。

“手术是局麻,术中需要患者配合,李阿婆非常配合,家里人的劝说功不可没。老人术后第一句‘谢谢’让我们很感动。”施翔翔感慨道。

4月7日下午,家属告知记者,李阿婆居家休养状态良好,心情愉悦。

祝阿婆一直健健康康

老人凌晨突发疾病后去世 家属:120要求必须穿衣才抬人

虽然父亲已经去世两个多月,山西寿阳的王先生仍无法接受失去至亲的事实。

王先生认为,父亲凌晨在家中突发疾病后,母亲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求救,但先是当地县医院120急救车随车医生处置不当,尤其是到医院急救室后十几分钟未见医生抢救,最终耽搁了父亲的病情。

“120医护人员说不穿衣服不能去医院,我母亲和大嫂、邻居只能为父亲穿了衣服才抬到楼下车上”

王先生说,自己是晋中市寿阳县人,他和两个哥哥均在外工作,年迈的父母在家中生活。其父今年70岁,除了患有高血压需要吃药外,身体状况不错,平日里还接送孙子上学。

王先生事后了解到,1月16日下午,父亲还一切正常,不仅与人在一起玩了扑克牌,还去接了孙子做了晚饭。不料,1月17日凌晨3时43分,父亲起床上厕所时突然晕倒在地,其母听到声响立马掐人中救醒老伴,并叫来邻居帮忙。听母亲讲述,当时父亲出事时出了很多汗,把地面都弄湿了,后来得知这是典型的心脏病症状。

慌乱间,她们先后两次拨打120急救电话,3时46分打通电话,急救车约4时02分到达家里,车上有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他们进屋后发现我父亲口吐白沫,地面被汗水弄湿了。”王先生介绍,但两人都没进卧室门,医生只是询问了老人是否有癫痫,得到否认的答案后就催促为患者穿衣服,“当时我母亲还问要是心脏病乱动会不会病情加重,用被子包裹直接抬去车上行不行。”但对方称不穿衣服不能去医院,无奈之下母亲和大嫂、邻居为父亲穿了衣服,这才抬到楼下车上,期间耽搁了好几分钟时间。

王先生表示,去医院途中,医生依然没有做出相应急救措施,甚至并未待在急救车后舱照顾患者,而是和司机坐在前面,也未向接收医院通报患者情况。“途中我爸喊叫疼痛并敲打车门,我母亲曾请求护士给吃一片药吧,但护士说马上就进医院了。”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监控显示,到1月17日凌晨4时35分,没有医生来抢救

王先生说,进入医院急诊室的时间是4点24分,但连一个医生都没有,值班医生并不在岗位。120跟车医生和两个护士把患者推进室内做了简单处置。在之后的十几分钟里,一直没有其他医生出现,直到其父亲逐渐失去生命体征。在约20分钟后,医生陆续出现,并进行了抢救,但已回天乏术。

当日凌晨,父亲不治身亡,病因是心源性猝死。

“为啥120跟车医生无独立行医资质,父亲到医院后十多分钟无医生抢救?”

因事出突然,王先生兄弟三人是在父亲去世后才赶回家里的,“按照风俗,我们很快就把人安葬了。”王先生说,办完丧事,母亲和邻居的话却让哥仨产生了疑问。

随车医生连卧室门都不进,面对患者大量出汗的异常状况,不做检查和处理,回医院的过程中也未做任何治疗和沟通,“这医生的表现非常不专业,应该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王先生称,他们查询了该医生的相关信息,惊讶地发现这位姜姓医生仅是一个执业助理医师,“根据相关规定,助理医师必须是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执业活动的。”王先生表示,该医生就不能单独做120的随车医生,而且这医生也确实在上门的过程中没有对患者做必要的救治措施。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王先生称随车医生只是执业助理医师

“我妈还说,到了医院后值班医生根本不在,十几分钟没有医生抢救。”王先生说,就此他们曾与医院方发生较为激烈的摩擦,并拿到了当晚其父被推进医院急诊室的监控视频。“在120到达之前,我爸还是清醒状态,还曾询问120啥时候到,去医院的过程中还有意识,但到了医院后很快就意识不清失去了生命体征。”王先生说,如果随车医生及时科学处置,到医院后及时正确进行抢救,他的父亲或许就不会这么快的离世。

监控视频记录下揪心画面,患者病历时间节点等存疑点

王先生说,事发后,他们发现医院内多个位置和时间段的监控视频缺失,但幸运的是他们拿到了最为关键的急诊室监控。

王先生提供的视频显示,1月17日凌晨4时24分,老王被推进急诊室,其中有跟车医生,一名跟车护士,与120司机和急诊室另一名护士紧急将其抬至病床上,做了简单处置。视频画面中可见几名医护人员较为忙乱。也确如王先生所讲,在随后的十余分钟里,画面中并未出现其他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令人揪心的是,该过程中,老王或已意识不清,可清楚看到王先生母亲和嫂子焦灼地围着病床转的画面,可以听到二人趴在亲人耳边呼唤的声音。王先生说,不久后父亲失去生命体征,“医生是大概20分钟后出现开始抢救的,但说实话那时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医院给出的死亡证明

王先生说,由于事后忙着安葬老人,他们是过了年后才去医院打印病历,却发现医院制作了全套的病历,其中不仅包括院前急救、抢救记录、护理记录,会诊记录、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知情同意书、病危通知书、检查单据等,“视频证明他们在有效的时间段没有抢救,却在事后补了这么多病历材料,显然是做假。”王先生说,在急诊病人抢救记录上,显示曾有包括一名主任医师,两名主治医师和一名医师在内的四名医生和两名护士参与抢救。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医院给出的病历被指造假

王先生称,他们在病历的多个时间节点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20院前急救单上记录着急救人员是李、姜两名医生,而实际只有姜医生跟车去了王家。多个单据中时间重叠,接诊时间、抢救开始时间、病危通知、死亡时间都为4时25分,而会诊时间为4时33分竟在死亡时间之后,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知情同意书的签字时间为4时40分,也在死亡时间之后。“我们拿到医院监控显示推进急救室的时间是4点24分,然后十多分钟里除了120的跟车医生和护士,其他医生至少是21分钟后才出现的。”王家人认为这是明显的病历造假。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全球罕见!温州112岁阿婆成功植入…

王先生称医院在病历上修改了大量内容

两相关部门受访时均未正面回应,卫健局再约当事人称21日给出回复

王先生说,他们家人梳理了父亲去世前前后后的诸多疑点,认为涉事医生和医院对父亲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后以非法行医罪和医疗事故罪报警,“公安让我们先找卫健局”。他们曾向寿阳县卫健局反映,当地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也曾参与调解,认为院方负担50%责任,“但是医院不接受,说让我们去起诉。”

4月1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联系到曾与王家人交涉此事的寿阳县人民医院一名负责人,在说明采访意图后,这位负责人称他不负责此事,需联系另一名副院长,但无法提供联系方式。记者数次拨打这位负责人提供的医院办公室电话,均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联系了寿阳县卫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称该机构信访室负责此事,之后接线人员表示将向领导汇报此事,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回复。

“卫健局又找我了,但说还在调查。”4月2日,王先生告诉记者,4月1日上午,当地卫健局约见他,表示相关调查尚在进行中,有望在4月21日回复此事。

业内人士:助理医师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确不能单独行医,随车医生要进行必要的救治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到三甲医院的一名行政部门负责人胡主任,他表示,根据该起事件中的情况来看,涉事医院的医务人员涉嫌不符合医疗规范。

胡主任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助理医师必须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执业活动。助理医师可以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但在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中,助理医师不能单独行医。

胡主任说,按照相关规程,120急救人员随车赶到现场后,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比如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对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诊并给予药物治疗,做好转运至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准备;对创伤类患者,需进行包扎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

“这些措施都是在现场进行的,旨在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并减轻病情的恶化,这都需要医生具备过硬的素质,利用专业素养做出正确的判断。”胡主任说,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急救人员也需继续进行必要的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胡主任强调,医院急诊科部门的惯常做法是,在急诊患者到达后,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危重病人会优先处理,必须在短时间内开始处理,确保他们能尽早得到救治。

律师说法:若家属能证明医院行为与患者去世有因果关系,医院需承担侵权责任

“救护车没有配备有资质的医疗救护人员是违法行为。”就此,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19条明确规定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医师和护士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前,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考核合格。

付建称,若患者家属描述属实,根据《民法典》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时,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付建表示,除此之外,认定责任还需证明医院的过错行为与患者的离世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患者家属确实有证据证明医院未派出有行医资格证的医生跟随,且跟随医生没有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检查和抢救行为,到医院后也未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导致病情延误最终去世,那么医院的过错行为就与患者的去世具有因果关系,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付建说,家属可先与医院协商,请求医院赔偿一定医疗费、交通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合理损失。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供现场照片、监控视频、证人证言等证据支持自己诉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年龄大的老年人不能种牙?
...家黎强的患者众多,4月25日,他们终于等到了。75岁的戴阿婆,由老伴陪伴从瑞安马屿赶来。阿婆诉苦道:现在靠活动牙凑活过日子,每天喝白粥,长期喝粥舌苔都是白的,胃也不舒服,人都
2024-04-27 14:17:00
“肤生工程”首家爱心医院落户福鼎
...逸夫医院骨科主任助理沈立峰,接诊了不少骨病患者。梅阿婆找到王健,说自己双脚经常疼痛。经检查诊断,梅阿婆为腰椎间盘突出;彭阿公,20多年前因右腿骨折手术,术后钢板一直没有取出,
2023-03-16 14:05:00
全球罕见!112岁阿婆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 发病前曾爬600级台阶扫墓
...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造了一项新纪录:一位112岁超高龄阿婆成功采用生理性起搏技术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并康复出院。这位阿婆出生于1914年3月3日,永嘉上塘人。据阿婆84岁大儿子
2025-04-09 17:46:00
两年前,黎强博士帮陈阿婆重建新牙 两年后,她老伴指定要黎强博士种牙
...手术室,得做几台种植牙手术后再去门诊。 黄老伯和陈阿婆一早就在诊室里坐着等候黎强博士的到来。虽然已等了个把小时,但是黄老伯显得特别理解,话语中充满了对黎博士的尊敬。他说:“我
2023-07-29 14:04:00
...外几颗牙根尚可的牙齿可以尽量保留。 蔡老伯的老伴林阿婆的牙齿状况很差,仅剩上颌几颗牙齿。今年正月初五,她由于咬螃蟹脚,结果嘎嘣一声,原本仅存的4颗牙又少了一颗。 林阿婆说,以
2023-02-25 14:05:00
缺牙不补危害很大,专家提醒缺牙者要及时修复
...植牙知识讲座后,便进入诊室接受缺牙者咨询。73岁的陈阿婆是骨质疏松患者,之前她咨询了很多医生,均不建议种植牙。黎博士看了陈阿婆的CT检查发现,阿婆骨质疏松的情况明显,种植难度
2024-04-20 14:22:00
八旬老人一周两次脑栓塞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本报讯 (记者 吴健) 年过八旬的陈阿婆,最近经历了一连串的危机。一周内,她两次遭遇夺命脑栓塞,幸运的是,经过医生的救治,最终转危为安。 五月中旬,82岁的
2023-06-09 14:07:00
给瑞安山区群众送上爱心包
...工走进鹿阳村困难家庭。第一个走进85岁周阿公、71岁胡阿婆家,周阿公卧床不起,患有严重帕金森病,全身发抖,已说不出话来。他的老伴胡阿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脸上摔得血淋淋。当志愿
2023-01-09 14:10:00
门牙缺失1颗连累3颗牙,种植牙修复挽回“面子”
...体会到缺牙修复要选择更好的方式。”1月2日,73岁的叶阿婆与缺牙患者聊起自己的牙齿修复经历。当天,温州拜尔口腔医院种植牙专家陈洪峰院长正在开展疑难缺牙者交流活动,缺牙者与复诊
2023-11-11 14:0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 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 初中生回忆去世的奶奶感动全网
“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奶奶明明没吃,却和我一样开心,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近日
2025-11-16 07:58:00
提醒老人接娃 活动室装上“放学铃”
“叮铃——”清脆的电子铃声响起,正在活动室排练舞蹈的老人们停下动作,互相道一声“下午见”,便匆匆赶往学校接孩子。社区活动丰富多彩
2025-11-16 15:37:00
鼻孔塞入异物 深夜送医取出
2岁孙子出于好奇,将一粒花生塞入鼻孔,爷爷尝试多种方法均未能取出。11月15日晚,网格员接到求助后,立即开车将孩子送往医院
2025-11-16 15:37:00
孩子头上磕了个包? 头皮血肿的紧急处理与护理误区
客厅里突然传来“砰”的一声闷响,紧接着是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冲过去一看,宝宝额头鼓起一个大包,或是后脑勺磕在了桌角,慌乱之中
2025-11-17 04:59:00
孕妇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孕期不仅是孕育生命的美好时光,也是女性心理变化最为复杂的阶段。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身体形态的改变以及对未来角色的期待与担忧
2025-11-17 04:59:00
从反思到前行: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教育的旅程,是一场漫长且温柔的修行。它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力量。身为一名教师,我时常在课堂的细节之内、学生的眼神之中
2025-11-15 05:22:00
【天眼快评】男孩总把牛奶给同学喝,一句“他没有妈妈”,让人瞬间破防
近日,河南一位妈妈与儿子的对话,让“一盒牛奶”成了全网热议的温暖符号。这份藏在牛奶盒里的善意,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层层转折中
2025-11-14 16:12:00
【天眼快评】养儿防老变成养儿挨打?九旬老太被亲儿子暴打,家丑背后是犯罪
我真的气到手抖!你们看到那个视频了吗?江苏常州,一个中年男人,先对90多岁的老母亲厉声质问,然后揪住头发,一巴掌一巴掌往脸上扇
2025-11-13 12:00:00
爱不该只放在心上 珍爱网倡导勇敢表达的力量
在爱情里,有些感情藏在心底,却从未说出口。有人以为“懂我无需多言”,却忽略了真心若不表达,往往会在沉默中被误解、在等待中被消磨
2025-11-13 16:41:00
“詹胡涛加油,你的座位我们一直留着”!安徽18岁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
大皖新闻讯 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今年夏天,来自安徽太湖的18岁少年詹胡涛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2025-11-13 19:11:00
徒步1500公里 蚌埠一男子耗时49天从深圳走回老家
大皖新闻讯 两双徒步鞋,一个简单的行囊,53岁的丁先生从深圳繁华的都市圈出发,沿着105国道一路向北,历时49天,徒步1500多公里
2025-11-11 16:16:00
妥协换不来爱情 珍爱网:主见是爱情里最迷人的底气
有人为了伴侣放弃心仪的工作机会,后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后悔;有人因为怕对方不高兴,藏起自己喜欢的小众爱好,慢慢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样
2025-11-11 18:22:00
一碗炒饭香 一片真情浓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初冬寒冷,暖阳温馨;生活多磨,真情动人。这几天,吉林一位父亲为女儿吃上自己的炒饭900里奔赴的故事
2025-11-11 11:14: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向“黑粉”宣战后最新发声:接受议论但无法忍受网暴,将起诉维权
大皖新闻讯 近段时间,著名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以长期遭遇网暴忍无可忍为由,发视频向“黑粉”宣战一事,持续引发热议。此后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两个账号处于停更状态
2025-11-10 14:05:00
图说“市监蓝”丨服务型执法·护航新福建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align:justify
2025-11-10 16: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