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
两年前的热播剧《大宋宫词》里面的丁谓扮相。(王鑫饰)
丁谓所著《天香传》局部。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鑫
再提起丁谓,后代多称其为“奸相”,或缘于人们有着强烈的好恶,对他戕害亦师亦友的寇准致其客死他乡,不能原囿。
但贬谪崖州后,丁谓对这里可谓尽心尽力,做到了守土有责。且其功绩不限于此,更溢之海南岛。对于沉香不遗余力的推广,就是其一。
丁谓所在的宋朝,黎族与汉人的交易商品有沉香、黎锦、黎幕、槟榔等土特产品。当时宫廷官府寺院豪宅焚香成风,对沉香的需求量激增。丁谓在宫廷生活近20年,掌管过国家香库,主持过各种祭祀,富有香药知识与用香经验,对海南沉香素有神往。
宋朝皇宫贵族需求东南亚进口的香药成为消费时尚。但是东南亚进口的香料质量低劣,“不及海南中下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海南所产的香料中,又以黎族地区所产的质量最高。
由于香价昂贵,采香业在黎人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出现不少“采香专业户”。宋朝《太平广记》卷四百一十四有记:“南海郡有香户,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汉商多以牛、铁器与黎人易香”,黎人受益颇大。
丁谓谪居崖州3年,在通盘了解海南沉香的基础上,以第一手资料撰写了《天香传》,被收录于《四库全书》的《陈氏香谱》中,流传至今,具有相当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他也成为给海南沉香立传第一人,“劳苦功高”。
被贬到崖州后,丁谓为验证海南沉香“传奇”之虚实,派人随处购买,“百无一假”。他庆幸地说,自己进入了传说中的“香洲”。随后,他遍访民间,入黎峒、踏群山,对沉香产地及香类品种进行实地考察:
“琼管之地,黎母山酋之,四部境域,皆枕山麓,香多出此山,甲于天下。然取之有时,售之有主,盖黎人皆力耕治业,不以采香专利。闽越海贾,惟以余杭船即香市,每岁冬季,黎峒待此船至,方入山寻采,州入役而贾贩,尽归船商,故非时不有也。”
同时,丁谓将海南沉香与岭南地区,以及占城、大食等异国所产沉香进行优劣对比:“雷、化、高、窦亦中国出香之地,比海南者,优劣不侔甚矣。既所禀不同,而售者多,故取者速也。是黄熟不待其成栈,栈不待其成沉,盖取利者,戕贼之也。非如琼管皆深峒,黎人非时不妄翦伐,故树无夭折之患,得必皆异香。曰熟香、曰脱落香,皆是自然成者。”
在他看来,“海南出香至多”,而且质量很好,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以黎母山所产最佳,甲于天下;第二,黎人以耕种为主业,不以采香为专利,所以取之有时,非时时皆有香可供贩卖;第三,采香季节只在冬天;第四,海南香珍贵与质优之因在于不妄翦伐,待自然成香后采集,非速成方式。
他说,海南“香之类有四:曰沉、曰栈、曰生结、曰黄熟。其为状也,十有二,沉香得其八焉。”丁谓从气味、外观、生成等方面将海南香分为四类十二状,奠定沉香之分类与品级,今天看来也不过时,体现了他对海南香研究之深。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读过清代《崖州志》,尚不知“沉香有十五种”。
由于《天香传》的影响,自北宋始,海南岛有了“香岛”之称,崖州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香州”。《本草纲目》问世后,崖州沉香则简称“崖香”,用作中药沉香的别名。
“天香”意为“佛国诸天之香”,称为“百宝香”、“天和合之香”、“众香”等,丁谓以此为题作传,好像让所有后来者都闻见了海南岛的味道,至今香气扑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