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商鞅变法看团队协作成功的玄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10: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众所周知,秦始皇对六国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秦始皇的统一只不过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是大势所趋。

虽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可功劳却不完全在于秦始皇嬴政。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秦国的根基真的很差。

秦国在战国初期,只不过是地处西北的一个被所有人都看不起的弱国。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秦国的历代国君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秦献公,就选择了连年征战,想要用武力去证明秦国的强大。

可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为了给军队提供士兵和粮草,秦国的人口越来越少,国库越来越空虚。

当然秦国也随着连年征战,变得越来越穷,越来越被人看不起。

《大秦帝国》的起始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商鞅变法看团队协作成功的玄机

看完了这部书,让我最震撼的部分就是秦国在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手中由弱变强的过程。

这里面融合了许多管理之道,也揭示了团队合作的奥秘所在,引人深思。

那么秦孝公是如何把自己的一手烂牌慢慢打好的呢?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就在于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究竟做对了什么,那不容置疑,《商君书》中都有所记载,不用再赘述,也无需做分析。

可是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如果是因为商鞅有才能,那么同样威震天下的纵横家苏秦,和才华横溢的屈原为什么会变法失败?

因为比商鞅的才学更重要的是,他遇到的国君是秦孝公。

变法过程中遇到阻碍,秦孝公无条件力挺商鞅,即使得罪跟王权相互依存的贵族世家也在所不惜。

商鞅也不负秦孝公重望,用尽心血和精力促进变法实施,即使最后被车裂也庆幸自己终于能够和秦国合为一体。

正是君臣二人对彼此的深信不疑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让我进一步理解了信任对于管理来说的重要性。

从商鞅变法看团队协作成功的玄机

1.信任是团队协作的根本因素

秦国在秦孝公和商鞅的携手努力当中由弱变强,信任是很重要的因素。

而后续秦国能由单纯的攻城略地到一统天下,信任仍然是很重要的因素。

有了信任的团队才能更加强大。

张仪和苏秦的境遇也能说明这一点。

张仪和苏秦两人师出同门,出山之后先后遇到打击而回炉重造,重新复出时,他们带着各自的梦想,却获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苏秦的高光时刻在于成功说服六国共同抗秦。

在六国合纵成功的那一天,他同时当上了六个国家的宰相。

而张仪因为不想屈于苏秦之下,只能选择来到了秦国,用连横的方法破了苏秦的合纵。

故事的结局我们通过历史都能了解得到,张仪的到来,让秦国更加强大,而苏秦最终却死于非命。

从商鞅变法看团队协作成功的玄机

这也正是由于信任使然。

秦惠文王信任张仪,认其为相,司马错为将。

他们三个人互相信任,能够将相同心朝着目标共同奋进。

而六国却由于各自有各自的算盘,想着怎么能让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纵然聪慧如苏秦,耗费了自己最大的精力,无论如何周旋也无法做到和谐一致。

最终六国彼此猜忌,从而导致了以多输少的惨败。

因此信任是一个团队的根基所在。如果没有信任存在,团队就很难发展出高效的协同,即使手握千军万马,也很难能打胜仗。

正如表面一片祥和,但实则逐渐衰落的魏国。

魏襄王也老丞相公叔痤临终的忠告不屑一顾,商鞅的离魏赴秦,为魏国的衰落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丞相公子卬的自私自利,让商鞅轻而易举拿下了河西之地。

魏襄王不信任自己的将军,不给兵权,所以白起没费吹灰之力就夺得了许多城池,使魏国由强变弱。

因此不会信任的领导者,就不会打胜仗。缺乏信任的团队,就是一片散沙,不战则败。

从商鞅变法看团队协作成功的玄机

2.有危机感的人才会成事

除了信任,危机感对于团队的领导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古语有云:居安思危,也正是这个道理。

读完了这一套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句话已经深刻在了秦人的脑海中,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团结,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秦孝公那么坚定地要变法,因为他心中有着他专门在石头上所镌刻的“国耻”二字。

再看出身名门的纵横家苏秦和张仪,他们带着名声和才学下山深入到战国,之所以双双折了腰,回炉重造,也正是因为他们心中缺乏危机感。

他们自信满满,自以为天下已经尽在胸中,却不曾想过灾难会不请自来,把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这正是由于他们过度自信而忽略了潜在的危机,心中缺乏危机感才让自己吃了亏。

因此,有危机感的人才有不断努力的动力,才能有上进的决心,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危机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也是内驱力的来源。

所以不管是团队成员还是领导者,危机感是自我修炼的必要条件。

从商鞅变法看团队协作成功的玄机

3.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理人心

危机感促使自我修炼和提升,信任能够有效激发团队协同。

可是作为管理者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人心难测,更无规律可循。

否则,失败的人就不会是大多数了。

那么优秀的管理者究竟应该怎么管?

最高明的管理者能够管理人心。

就像秦孝公,他知道商鞅有自己的抱负,给了他充分实现自己理想的平台,并尽自己最大能力鼎力相助。

他用身体力行让商鞅明白自己能带给他的是什么,并得到了商鞅的认可。

这种团队协作不是压迫,不是强制,而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动力。

是一种你全心全意对我,我必然两肋插刀的诺言。

由此我们可以反思,到底怎么样能够管理人心呢?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下属的需求是什么。

正如秦孝公知道商鞅要施展自己的才华,给了他足够大的舞台。

因为管理者不能只看重自己的需求而忽略下属的需求,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其次,还要给足下属充分的信任。

正如宣太后对白起的看重,是白起能够建功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信任才是合作的根基。

最后,也要让下属明白,自己能带给他什么。

就像商鞅去秦国后也不是立刻投身于秦国的变法中,而是考验了秦孝公两个回合。

当商鞅明确知道秦孝公是自己所要寻找的明君之后,就坚定不移地开始施展他自己的才华了。

所以,你需要的,我正好可以提供,才能深化彼此的合作,最终成事。

从商鞅变法看团队协作成功的玄机

结语:

说到底,信任也是管理人心的一种方式。可除此之外,还要真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准得不得了。

谁是真心诚意的,谁是虚情假意的,无需挑明也都能不言而喻。

所以,《大秦帝国》这套书,通过呈现各种人物的命运,真正让我反思到的是做人的道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孝公病危想传位给商鞅,商鞅为何不接受?
...,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邑商,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其尸身被带
2023-06-22 05:11:00
秦孝公与商鞅: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臣组合
秦孝公、商鞅秦国是幸运的,商鞅与秦孝公生于同一个年代,以后的中国历史再也没有一个君臣关系像他们一样,君对臣是如此信任,臣对君是如此衷心,他们二人共同缔造了强大的秦国,也共同缔造了
2023-09-19 01:00:00
王安石、张居正变法失败了,为什么商鞅变法就能够成功
...者的鼎力支持、实施者的合理布局、继承者的坚定执行,商鞅变法满足了这三项标准,最终成功了;王安石变法一项标准也不满足,张居正变法在张居正去世后,很多政策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商鞅变
2024-05-03 19:41:00
如果商鞅在其他国家进行变法能成功吗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在秦国进行变法,之后的事情我们都知道。秦国因为这次变法国立极大地增强,之后不断的兼并其他国家,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秦国能够做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因为
2024-06-22 11:51:00
商鞅变法为何只在秦国才能成功,其他国家都难以效仿
...次变法。秦国的变法,成功的很彻底,离不开一个人——商鞅。商鞅,他本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后代,姓姬,和周王室是同族,公孙氏,名鞅。原来住在魏国,不巧的是魏国已经实行了李悝变法,对商
2023-06-08 10:03:00
商鞅变法成功得益于魏国,其他诸国也不例外
...战国时代的主旋律。虽然提起战国的变法,人们多会想到商鞅变法,其实,\"变法\"并非是独独秦国一个国家的政策。最先变法的是魏国若论变法的成功,肯定是以秦国为先,可是如果论变法的
2023-06-25 10:29:00
商鞅变法强大秦国,六国为什么不去效仿
商鞅变法强大秦国,大家都很熟悉,就不细说了,主要说说商鞅变法很有用,为什么六国不去模仿变法精妙,而让自己的国家也强起来呢?1、因为六国不知道商鞅变法的精妙同时期的六国根本感觉不到
2024-05-28 17:12:00
分析一下商鞅变法在秦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如果评选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商鞅变法当稳居榜首。商鞅变法使得秦国逐渐强大,并在以后雄踞天下统一全国。商鞅变法改变了中国历史,后来的历代王朝都在延续这次变法的主要精神,形
2023-04-21 15:13:00
商鞅变法成功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对比
...建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六次变法,但是成功的只有两次商鞅变法和李悝变法,其余的全部以失败告终。但是那些失败的变法对于国家并非是有害的,相反是非常利于国家的发展,因为在那几次变法
2023-11-26 15: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