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千年文都,何以最南京?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11 07:44:00 来源:南京日报

“听语圆桌会”共议南京文化IP

——千年文都,何以最南京?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花刘安琪 实习生赵梓君

南京,这座浸润千年文脉的“世界文学之都”,正以“文”为纽带广结宾朋,用文艺为城市发展注入动能,以文明点亮市民日常生活。

紫金山下的苍翠、玄武湖的波光、明城墙砖的纹路、夫子庙巷的烟火……南京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故事。但何谓最能代表南京的文化IP?

本期“听语圆桌会”聚焦文化领域,邀市民、网友与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打造独具辨识度的南京文化IP,让“最南京”的记忆深入人心。

记者探访——熙南里这道千年巷弄,正奏出“古今交响”

南京的文商旅融合得如何?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秦淮区的熙南里特色商业街。

踏入街区,恍若跌入灯影幢幢的时光长廊——在绀青色天空的映衬下,暖黄灯笼在徽派马头墙间摇曳,檐下浅金色的灯带如星河垂落,与墨绿藤萝、大红灯笼交织出江南韵味。

现代艺术同样在夜幕中悄然绽放。小巷拐角处,抬头便撞见楼梯上的仿真落日,红砖墙上的巨型玫瑰含笑迎客,玻璃泡泡里的电子蝴蝶正轻颤翅膀。大板巷73号、75号民国建筑与甘熙宅第静立其间,旧窗棂透出暖光,历史与时尚在此碰撞。

“这里晚上最热闹!不少居民会带着一家人来散步。”21岁的小刘是“大板巷27号民居”的店员,这里如今改造成了一家民俗商店。街口的牌坊下,东北游客王女士驻足聆听民谣。她今年52岁,趁着休假来南京探望已经工作的儿子:“我就住在这附近,晚上时不时就来看看。这里真的搞得很好,灯光什么的特别漂亮。”

继续沿着青石板路漫步,不知不觉中,“六潮雅集”的灯牌映入眼帘。左手边的“演艺空间”里,几名年轻人正静静地坐在台阶上欣赏民谣歌手的演出,右手边,摆摊的小推车上商品琳琅满目,有文玩、首饰、饮料、陶艺……南京姑娘小蔡也是“摆摊大军”中的一员:“我两年前就在这里摆了,那个时候我的朋友在前面做餐饮,我就在后面支一张小桌子。去年9月这条街区完全建好,那时我还发了个朋友圈。”说着,她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手机,2024年9月3日的一条信息写着“新铺子做好啦!”欣喜之情扑面而来。“我这里还挺受小朋友欢迎的,他们都喜欢来这里DIY。”她一边张罗着小朋友坐下,一边笑着说。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这里不仅珍藏着南京市井生活最原始的样子,也引入了现代的烟火气、人情味。评弹、灯市、民谣乐队……熙南里以古今共融之笔,在青砖黛瓦间写下新时代的烟火诗行。

公众声音——齐心协力,让千年古都走向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的推广大使”“我们南京就是底蕴十足”……对于南京,很多人有说不完的“爱”。网友和市民纷纷表示,大家应该齐心协力,让千年古都走向世界。

科技与文化融合,让文物“活”起来

网友“小毕”表示,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声光电、VR、AR等,还原历史场景,丰富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展陈内容,让文物“活”起来,使市民和游客能更直观地感受南京历史文化底蕴,如在博物馆用3D影像呈现六朝古都的历史场景。

在场景中,设计多样化互动环节,如在博物馆开展文物情景剧表演、设置模拟考古体验区;为特色藏品征集“守护者”开展云鉴赏;针对儿童设置可调节高度展台、趣味讲解形式;打造博物馆打卡点,鼓励游客分享打卡照获取积分兑换文创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市民和游客参与度,让文化更具吸引力。

优化服务细节,拓展研学教育

市民王先生是一名小学生家长,他认为,应增加博物馆开放时间,特别是晚间;招募和培训更多志愿者,提升导览讲解服务质量;为特殊人群提供便利,如配备手语翻译讲解员、设置儿童专门入馆通道;增加多语种文物说明;开发App实时监控人流,优化预约和参观体验。

王先生认为,需加强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将课堂搬进博物馆,开发与课本内容结合的研学活动;针对青少年开展专门研学团,或与优质旅行社合作,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历史文化,如创建“走进课本里的博物馆”活动。

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和活动,培养文化“网红”

网友“蜥蜴”是一名旅游达人,经常到各地体验风土人情。她认为,特色文化街区很重要,如打造南京“古旧书一条街”,形成产业集聚;围绕南京特色文化,举办常态化的特色文化活动,像古旧书集市等。

宣传也是非常重要的,网友“西域”建议,要培养文化“网红”。比如,以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老字号技艺传承人为核心,打造“网络红人”,形成传播矩阵,利用抖音等平台发布非遗技艺传承视频,让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专家建言——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深化文商旅体融合

文旅产业正经历从“景点时代”到“城市时代”的历史性跨越,文旅发展与消费能力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理事长、江苏匠工营国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邵颖萍指出,基于南京的发展定位与实际,可从四方面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以“经营城市”思路,推动融合高质量发展

南京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战略支点、创新引擎与门户枢纽,已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新一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正全力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与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此刻,南京应推动大商圈、大交通、大设施、大高校从“幕后配套”转向“台前引擎”,重点发展商圈目的地、交旅融合示范、演艺赛事经济、知识旅游四大领域,释放城市硬实力对文旅、生活服务等软实力的带动作用。将文化浸润与涉旅化改造融入城市日常建设,以长期主义的城市运营替代短期项目冲动,让文旅基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内生动力。

以“内容更新”做法,推动融合内涵式发展

依托南京历史文化、数字技术、艺术创作三大资源优势,建立“持续出新的供给机制”与“可沉淀的内容资产”,重点实现三大转化:资源向故事转化、项目向IP转化、活动向资产转化。强化文化内容与商业空间、体育赛事与旅游线路的深度耦合,以“场景微改造”提升生活品质,以“业态小切口”激活产业生态。推进历史街区、文保建筑、工业遗产等城市更新重点区块的“留改用活”与“日夜双态”运营,通过制度性内容更新机制,推动城市文化生产与消费结构双向跃升。

以“主客共享”胸怀,推动融合包容性发展

坚持“居民受益”与“游客友好”并重,促进城市空间、服务、资源的协同利用与共同体验,实现“城市生活场景”与“旅游消费场景”有机统一。统筹供给梯度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商体旅产品,搭建“城区大休闲”与“乡村微度假”双引擎,推动本地消费与外来旅游良性互动,达成“市民常来、游客愿留”的目标。

以“文明互鉴”态度,推动融合国际化发展

依托“世界文学之都”“国际和平城市”两大品牌效应,主动融入国际文化与消费网络。推动文化节庆、艺术展演、体育赛事、商旅会奖等活动向“国际参与+在地转化”双向发展,健全与国际规则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便捷消费体系,在多元共融中提升南京文商体旅融合的全球感知度与国际亲和力。

邀您参与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和2050发展战略研究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持续进行中。

参与方式:扫描二维码,提交您的意见建议;或拨打“听语+”征集热线025-84686006(工作日9:00—11:30,14:00—17:30),使用“听语+”征集邮箱njtingyu@163.com,提交您的意见建议。此次意见征集活动的时间为2025年6月23日至9月30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先看金陵图,再逛南京城”打开游玩南京新方式一键“入”古画,穿越千年游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0月5日晚,新街口商圈霓虹初上,德基广场八楼的德基艺术博物馆内,游客于
2025-10-07 08:42:00
江苏南京:人在馆中游,一眼越千年
大展、市集、演出、美食……在南京逛博物馆,游客直呼“上头”人在馆中游,一眼越千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南京的博物馆真的是让人太‘上头’了,五一假期我们来过南京‘逛馆’,
2025-10-10 07:32:00
品文都访高校游长江,南京研学游产品推介会在济南举办
春日来宁研学游“上新”啦!3月21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携28家研学游企业代表赴济南,举办了“研学南京 成长旅行”南京研学旅游产品推介交流会,重点推介了南京自然山水、历史人文、科
2024-03-22 09:47:00
南京将建石头城遗址博物馆,专家揭秘——20余年持续探掘,解开石头城千年之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王峰公元212年,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址筑城,取名“石头城”,由此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建设史。1998年,考古学者发现了石头城遗址,此后,石头城遗址经过
2023-08-04 09:50:00
在历史文化街区里,走读南京
有古迹、有名胜、有文化,更有生活。漫步在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仿佛在阅读一本关于城市文脉与乡愁的大书,边走边看,边走边读,“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跃然纸上。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每个
2023-07-08 14:06:00
看!非遗云锦和商都文明“嗨”聊千年
...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指导,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与南京云锦博物馆联合主办,南京宏今美术馆协办。此次展览以云锦为文化纽带,以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为契机,将承载
2025-07-23 09:25:00
江苏南京:文旅融合、百花齐放 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南京是长江沿岸历史悠久的大型港口城市,也是长江之滨唯一的古都城市。2020年11月
2023-11-09 08:53:00
...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南京各大文博场所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往日沉稳严谨的刻板印象增添了不少蓬勃的生气。博物馆,有“博物洽闻,通达古
2023-05-19 18:32:00
第三届南京世界文学之都主题书展举办专题讲座触摸千年文脉,领略文学中的南京□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7月2日,作为第三届南京世界文学之都主题书展暨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南京分展的重点
2023-07-03 07: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