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从华为进入汽车行业之后一直在强调一句话,就是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在这个先决条件之下华为推出了两种比较深入的合作模式,一种是Hi模式,为主机厂提供全堆栈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另外一种是智选模式,华为从整车定义阶段就开始介入,车辆同时进入华为的相应全国销售渠道进行销售。这两种模式让华为拥有了北极狐,南问界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合作伙伴。
就现阶段品牌发展现状而言,采取智选模式的问界无疑比Hi模式的极狐要成功很多。问界的M5去年3月份才开始交付,品牌在9月份就实现了单月销售破万,这跟极狐目前的销售数据和面临的市场表现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差。也许正因为如此,不管是车企还是华为,似乎看到了智选模式的潜力,希望复制多个问界。像国内的传统车型奇瑞、江淮都计划在2023年跟华为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新的品牌,就连北汽也有意在现有的极狐品牌合作的前提下跟华为进行相关智选模式的再合作。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不止一家车企拥有华为的鸿蒙车机系统或者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不止一家车企都可以在华为的相关的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不止一家车企都带上了华为的光环,那华为赋能问界的这个现状对于其它的车企能不能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呢?
对此,个人觉得很难,首先车企都纷纷的希望能跟华为进行相应的更加深入的合作的主要原因就是问界这个现象级的产品出现,让很多的企业对于华为整体的智选模式拥有了更多的信心,也让华为自己对于这套模式拥有了更多的信心。但是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大的问题,现在是问界独一家,而其它类似应用华为这种合作模式的产品或者品牌都还没有产生问界相应全方位的影响力,比如说阿维塔,华为的其它一些深度合作的品牌其实并不是个个都像问界一样,也许大多数都跟极狐一样。那这些厂家都跟华为去进行相应的深度合作,其实到最后的依赖程度上都会让华为疲于奔命,会让华为的产品跟深度合作的产品没有更多的差异化,让消费者产生一个消费怠倦,而这也就需要很多品牌自己去想一下。
但是话又说回来,难道这些车企它们会想不到吗?个人觉得不一定,但它们为什么又毅然决然的选择跟华为进行深度合作呢?一方面就是上面说的有问界的背景背书存在,而另外一方面,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这些车企没有这些深度研发或者是“从软件定义汽车”这个角度去拉团队,有可能是实力的限制,比如说我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没有那么大的团队,没有办法去加大投入,但希望能快速的短途弯道超车,让自己的产品拥有竞争力,所以不管这个是不是毒药,先喝了有效让自己先强壮起来,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续需不需要摆脱成瘾性再说。所以很多的企业拥有这样的短视行为,只是因为它们已经预感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以及各种各样的压力,才导致它们不得已去非得要跟华为选择更加深入的合作。
其实问界作为一个现象级的产品,是华为最好的光环的展现,但其实个人觉得华为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一道解题的方式,它不是唯一的,这块金字招牌可以救得了问界,但不一定救得了其它的品牌,如果要想在这个市场上活下去,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像奇瑞、江淮等等这些车企可以选择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企业先站稳脚跟,但是最终还得靠自己,因为核心技术把握在别人手中就会被动,处处受制。假如华为哪一天说要亲自造车,那这些智选车怎么办?人家真正自己下场不跟你玩了,你可能瞬间就完蛋,所以这也还是挺危险的一件事。
举报/反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