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
“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8月17日晚,“苏超”第九轮南京队与盐城队的比赛开始前,一首由南京科技工作者倾情演唱的《祖国不会忘记》响彻南京奥体中心。看台上,献给城市创新“主力”的掌声久久不息。
当天,南京邀请一批科技战线工作者代表到场,身临其境感受“苏超”魅力,共同为南京加油,为江苏加油。
绿茵呐喊与科创灯火交辉,健儿奔袭与科研攻坚同频。“科技创新关键是把人才科学地组织起来。”南京南瑞继保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荣在提前录制的《祖国不会忘记》视频中表示,“我们将牢记嘱托,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看着赛场上球员们奋力拼搏的身影,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侃感慨,推动中国制造从“跟跑”到“领跑”需要精准的“传球”、坚韧的“防守”以及捕捉战机的“射门”。“我们不仅是场上的‘奔跑者’‘传球手’,更要为身后的青年才俊创造最好的‘射门’机会,把这片土地变成新一代科学家挥洒才华、建功立业的主场。”吴侃说。
青少年科技人才童鹏宇就坐在吴侃不远处。这名少年刚于7月24日在第55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上,取得了理论成绩世界第一的好成绩。比赛现场,童鹏宇挥舞着手中的应援棒,随着现场观众的节奏高声呐喊助威。少年意气风发地表示,“探索科学的奥秘,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比赛。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在南京这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我们就是场上拼搏的‘新生代力量’。哨声已响,看我的!”
看球,亦是读城。沸腾的赛事、炽热的情怀,“苏超”早已跳出球赛的边界,正化作城市风貌展现与资源互通的“活力枢纽”。在这里,无论是赛前表演还是中场节目,江苏各地纷纷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亮出“绝活”。南京则选择用赛前宝贵的5分钟,向科技工作者表白:“城市不会忘记你们。”
这座城市,骨子里镌刻着向“新”、向“高”的图强基因,血脉里涌动着对人才的敬意与尊重。近年来,南京已出台一系列政策着力支持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去年8月印发的《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更是聚焦成果转化,打出组合拳,助力“科学家走向企业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正是这样的城市格局,才能吸引科技人才奔赴扎根、创新创业。南京现有90余名“两院”院士坐镇领航,超百万在校大学生会聚;超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去年,南京2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城市第三。185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63.8%。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南京在“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位居全球第五,在“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位居世界科技集群第九。
赛场上,挥舞的手臂搅热漫天暑气,震耳的欢呼澎湃心中热血。呐喊声中,足球如箭奔袭破门——恰如科技工作者埋首耕耘数载,终在科研高峰摘下沉甸甸的创新果实。绿茵场外,我们科技创新主战场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