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肝胆胰外科专家:肝癌早发现,这两项联合检查是关键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23 06:55:00 来源:杭州网

一家人聚集性发病不少见 病毒性肝炎是首因

杭州日报讯 癌症的来临往往悄无声息,尤其是沉默的“杀手”——肝癌。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肝癌是致死率排第二的恶性肿瘤;在我省最新癌谱中,肝癌发病率位居第七。

“肝癌有两个80%:80%的患者有乙肝背景,80%的患者初诊已是中晚期。”金望迅说,虽然肝癌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但只要能做到“肿瘤早筛”,揪出早期癌变并不难。随着医学与科技进步,肝癌已能最大程度实现早期诊断,且大部分早期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

80%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背景

免疫接种、抗病毒治疗要及时

“肝癌位居我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35岁以后发病率快速上升,80—84岁达到高峰,男女比例为5:1。”金望迅说,肝癌的发生是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酒精性肝病、代谢综合征、接触化学物质等。

生活中,常见的花生、玉米、大米一旦发霉,就有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B1,其致癌性是砒霜的68倍,食用后将直接损伤肝细胞,诱发癌变‌。此外,长期酗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大于25克、女性大于15克)、吸烟、长期接触苯、甲醛、亚硝胺类化学物质等都可能增加肝癌风险。‌

“在西方发达国家,肝癌主要成因是酗酒或肥胖。在我国,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背景。”金望迅坦言,慢性病毒性肝炎仍是我国肝癌的首要病因,且在家族中呈聚集性发病,一家人同时手术的情况并非新鲜事。

他曾接诊过一家三姐妹。10年前,50岁的小妹查出肝癌做了手术切除。了解到她的母亲是乙肝患者,且三姐妹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金望迅建议她们密切监测。果不其然,几年后,大姐和二妹相继查出早期肝癌。

“乙肝属于传染病,如果母亲是乙肝患者,在分娩、哺乳及密切接触中会发生传染,其子女大概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患者。而且乙肝病毒DNA会刻进肝细胞的DNA,诱使肝细胞癌变。”金望迅说。

2002年,新生儿乙肝疫苗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宝宝一出生就穿上了“防护服”。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或产生抗体的成年人,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须及时就医,尤其当病毒载量超过一定标准或肝功能受损时,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预防癌变。

肝癌痛起来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早期患者肝移植须遵循“米兰标准”

癌症重在预防、赢在早治,但肝癌要做到早发现并不容易。

“肝脏没有痛感神经,它还是人体再生与代偿能力最强的器官,即使肿瘤长得很大,部分患者的肝功能还是正常的。肝脏位于腹腔深处,无法自检,等到患者肝区疼痛、乏力、消瘦时,病程往往已到中晚期。”金望迅说,肝癌的疼痛有两个特点:一是小肝癌不痛,大肝癌才会痛;二是不痛时容易被根治,痛起来可能就难治了。

肝癌发病隐匿,现代医学对其束手无策?

“当然不是。”金望迅提到,直径小于5厘米、单发且没有转移的早期肝癌可通过手术切除,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再接受其他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85%—95%。

目前,肝移植是全世界认可的治疗早期肝癌较为有效的手段。

“1996年,意大利学者提出了‘米兰标准’,要求肝癌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须满足单个肿瘤直径≤5厘米,或多发肿瘤≤3个且每个直径≤3厘米,无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不过金望迅认为,如果能完整切除肿瘤,换肝未必是首选,“肝源短缺,且术后需要服用抗排异药,还存在肿瘤复发风险,因此要慎重考虑。”

“恶性肿瘤的初诊尤为重要,治疗前最好到有经验的大医院进行多学科讨论。”金望迅提醒,晚期肝癌患者进行术前的转化治疗有积极意义,‍通过局部介入治疗、放疗结合全身靶向及免疫治疗,也可局部控制肿瘤进展、减少微小转移。

临床中,晚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40%,要想早发现,体检中两项联合检查须重点关注:一是肝脏B超,二是血清甲胎蛋白检测。如果B超看到肿瘤,且甲胎蛋白指标大于400或连续两个月超过200,不需要病理穿刺就可诊断为肝细胞癌,准确率达90%以上。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建议,感染乙肝、过度饮酒、脂肪肝、有肝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做到应筛尽筛、应治早治。

大咖辟谣

谣言1:甲胎蛋白指标升高,就意味着得了肝癌。

金望迅:甲胎蛋白指标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肝癌,它可见于慢性肝炎、乙肝活动期、生殖系统肿瘤的患者,极少数特殊类型的胃癌患者也可能存在甲胎蛋白指标升高。如甲胎蛋白指标持续升高,需警惕肝癌的可能,建议尽早或持续监测甲胎蛋白指标的变化。

谣言2:没有乙肝,就不会得肝癌。

金望迅:没有乙肝,不代表不会得肝癌。在中国,约80%的肝癌发生于慢性乙肝患者、20%左右的肝癌患者没有乙肝背景,酗酒、肥胖等因素也可导致肝癌。

谣言3:肝癌会传染。

金望迅:肝癌并不会传染,但是引起肝癌的乙肝可能会发生传染,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谣言4:喝酒伤肝,吃点护肝片就行。

金望迅:喝酒会导致肝脏损伤,长期酗酒还可能引起肝癌。服用护肝片杯水车薪,并不能够抵消酒精带来的伤害。最好的护肝方法是禁酒、减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谣言5:肝脏切除后无法再生。

金望迅:肝脏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正常的肝脏只需保留30%就可满足机体代谢所需。对于重度的肝硬化患者,需要保留50%以上的正常肝脏,才能确保术后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健康中国看山西:东进西展 共话肝胆 晋鲁两地专家共话肝胆外科领导力
为进一步加强山西和山东两省肝胆胰肿瘤学术交流,分享地区诊疗特色和诊治经验,造福广大患者,8月2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举办“肝胆外科领导力
2024-08-28 13:12:00
枣庄中心医院:姜小清教授肝胆胰外科团队枣庄工作站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8月4日讯近日,山东健康集团枣庄中心医院“姜小清教授肝胆胰外科团队枣庄工作站”为一名多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转化治疗”,在其肿瘤显著缩小并局限一个肝叶后,成功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有
2023-08-04 16:30:00
山东首例!齐鲁医院肝胆外科实施多学科方案救治晚期巨大肝癌患者
... 刘云嘉 张炀 李小诗 济南报道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张宗利、郭森、孙栋团队成功完成1例晚期巨大肝癌经靶向+免疫+介入+全腹腔镜ALPPS转化手术,目前患者为治愈状态
2024-05-29 17:12:00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精准治疗肝癌
...千多倍,如此棘手的一个病例摆在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的专家面前,切还是不切?如何治疗?乏力腹胀消瘦巨大肿瘤作祟51岁的王先生从去年8月份开始,感到乏力腹胀,由于多年来
2023-02-01 20:22:00
37岁小伙查出晚期肝癌!钇90打头阵
...笼罩的阴霾,迎来了崭新的生命。患者及爱人为中大医院肝胆胰中心程张军主任医师(右一)和介入与血管外科朱海东副主任医师献上锦旗。王倩摄得知患肝癌,一个月瘦了18斤来自安徽的37岁
2023-08-01 18:54:00
健康科普|这些与你相“肝”的事须谨记
...科带头人,贵州省政府“医疗卫生援黔核心专家”。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学术造诣深厚,外科技术精湛,曾指导完成贵州省首例肝脏移植。皮肤瘙痒可能是肝
2025-07-02 16:14:00
单县中心医院肝胆外二科成功完成腹腔镜超声精准引导完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段切除术
鲁网6月13日讯近日,单县中心医院肝胆外二科成功为一例肝VI段肝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超声精准引导完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患者是一位中年男性,因查体发现肝占位而入院。经过详细的
2024-06-13 15:53:00
“两广”乡村教师百人免费肝癌治疗公益活动即将启动
...师、主任医师、外科学二级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皇家丽-博济仁医肝胆胰肿瘤外科学科带头人。曾获中山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23-09-05 18:32:00
钇[90Y]树脂微球治疗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带来更多手术机会
...新闻网中新网上海9月2日电 (陈静曹希)记者2日获悉,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在该院副院长刘辉的带领下,率先开展钇[90Y]树脂微球治疗,为一位肝癌患者大大增加转化后手术的机会。今年
2023-09-02 19:0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