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10月17日电 (穆艳)台北黄陂同乡会返乡捐资助学30周年活动17日在武汉市黄陂区举行,台北黄陂同乡会理事长陈达康率14位乡贤跨越海峡,重回木兰故里,为62名黄陂一中的优秀学子颁发奖(助)学金共计5.2万元。
黄陂素有“湖北第一台乡”之称,自1994年设立台北黄陂同乡会奖助学金以来,同乡会人士每年坚持向家乡学子发放奖(助)学金,至今30年来从未间断,累计发放奖(助)学金300余万元,惠及2500多名黄陂学子。
今年76岁的陈达康是首任理事长陈绍平之子,多次返乡交流。自2016年陈达康担任第六任黄陂同乡会理事长后,将每年每人捐赠500元的标准提高到1000元。“每人捐出1000元或许并不算多,但我们对家乡的感情不能断。”陈达康说。
在陈达康看来,两岸同心同源,联结着血缘亲情。只有回家亲身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和继承父辈们的家国情怀。发动下一代人参与、给予同乡关怀帮助、增强同乡会的凝聚力,是陈达康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台北黄陂同乡会向62名黄陂一中的优秀学子颁发奖(助)学金。陈雷 摄
今年第21次返乡的白毅明是黄陂同乡会理事,其父白正亮曾任同乡会的第四任理事长,父子二人接力为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为家乡捐资助教不遗余力。2012年10月,白毅明和父亲在黄陂一中庄严承诺,他们资助30名家乡绩优学子将父子相承,世代永续。2015年白正亮先生因病去世,弥留之际,仍然不忘嘱咐子孙继续回乡助学。
白毅明每年谨遵父亲遗训回乡捐资助学、探亲访友。白毅明说,在台北黄陂同乡会中,接力助学俨然成为了一种传统。造福桑梓,是长辈们的叮咛,常回家看看,也是家乡人民的期盼。
黄陂区委相关负责同志对台北黄陂同乡会人士30年如一日关心支持家乡教育表示感谢,希望同乡会坚持联络乡谊、互助合作、加强团结的宗旨,组织在台乡亲多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让乡情得以延续、根脉得以传承。同时,也希望台北黄陂同乡会继续关心支持家乡发展,为两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合作牵线搭桥、献计出力。
武汉市台办主要负责同志,黄陂区相关同志参加奖(助)学金颁发仪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