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陈萌薇是温州市平阳县宋桥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不识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温州市平阳县退休教师陈萌薇会告诉你,有人因为不识字,出门坐车经常坐错方向;有人去银行办理业务,需要本人签字,却无从下手;甚至在公共场所连男厕所和女厕所都分不清,更别提容易上当受骗的事了……这些事深深触动了陈萌薇。
2012年,陈萌薇退休,而这也是她“重操旧业”的开始。为了圆老人的“识字梦”,陈萌薇买来小学课本、作业薄,摆几张学校淘汰的课桌椅,再加上一块小黑板,这样一个在家里的“扫盲班”就开班了。
让陈萌薇没想到的是,“捧场”的人还挺多。首批来上课的学生有12人,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其间,还不断有“插班生”进来。陈萌薇办的扫盲班俨然是个大磁场,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吸引进来。其中,农村妇女占了90%。
每周一、周三、周五晚上6时到9时,不管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扫盲班”线下课都雷打不动开讲,内容以识字、拼音为主,教学方式根据老人们的接受能力制定。而早上8时,一个203人组成的“老年大学中文学习群”也会在线上准时响起朗读声,声音略显沙哑、沧桑,甚至普通话都不标准,却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认真。
不知不觉,这个学习班已经坚持11年,那些看似微小却带来巨大满足感的改变正在发生。
“年纪轻的时候没赶上好时候认真学习,现在有机会得珍惜啊。”老人们纷纷表示,来“扫盲班”算是圆了儿时的梦。
73岁的张阿婆是班里最年长的学生,作为开班以来一直待到现在的“老生”,最开始,她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现在已经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甚至可以帮陈老师辅导新学生。
“我现在跟孙子一个水平,他上一年级,我也上一年级。”63岁的苏招娣打趣道,自己现在每天都和孙子一起学习,还能增加祖孙互动、培养感情。
目前,“扫盲班”已开办超1500课时,惠及老年群体500余人。除此之外,她也注意到一些老人的具体需求,除了开设拼音和识字课,还增设手机课程。随着老人识字量的增多,陈萌薇还计划开设进阶课程,并适当增加读课文、读诗歌、学音乐等课程,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知识量。
■来源《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