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如何创作出乡村题材的优秀作品?
重庆市作协召开“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座谈会
“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自去年8月1日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中国作协在今年7月18日召开推进会,号召各级作协组织要引领作家下沉基层、融入山乡,创作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优秀作品,并不断挖掘出真正了解乡村、具有创作潜力的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基层作家等新生力量。
9月1日下午,由重庆市作协主办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座谈会在重庆文学会客厅召开,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浩,市作协主席冉冉,市作协副主席、小说创委会主任张者,市作协小说创委会副主任宋尾及贺彬、张娓、强雯、陈小勇等小说作家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并结合自身创作,分享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的经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市作协副主席、小说创委会主任张者表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其实就是鼓励大家写关于乡村题材的长篇小说。他说:“就我个人的创作而言,在这个计划出来前,我就构思了一部乡村题材的作品,但创作进程比较缓慢。这个计划出来以后,我便将完成这部作品的事提上了日程。如果你此前便计划过此类题材的书,便可顺理成章提前创作,这不仅契合了作协的工作思路,还能为‘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添砖加瓦。”针对当前此类作品的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故事架构也比较相似的问题,张者建议大家深化对“山乡巨变”的理解,拓展视野、避免类同,要在作品的艺术品质上下功夫,久久为功、绵绵用力。
重庆市作协小说创委会副主任宋尾认为,写好乡村题材的底气在于,有在乡村生活、成长的经历;如果没有此类经历,那么至少要下沉到乡村,进行长时间的采风,才能为作品注入真挚的情感。他说:好作品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养人物、养故事”,要用"十年磨一剑"的匠人精神,进行创作和修改。
重庆市作协主席冉冉表示,市作协非常重视“山乡巨变”文学创作工作,此次座谈会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将实施系列举措,大力推动文学创作工作。她希望重庆作家们,树立远大抱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受时代、体察人心,不断提高创作能力、审美能力,崇德尚艺,在探寻人性、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和境界,在向经典学习、向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情感、想象和认知,探索与新的生活实践相匹配的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创作出优秀作品。
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浩也从一位“读者”的角度,谈到自己对主题创作的感想。他认为,主题创作必不可少,但作家们切不可将主题创作变成“主题限制”,或“主题束缚”。尤其是小说创作,本就考验创造力,因此,作家在创作时,可以超脱一点,思维发散一点,不要把“主题”理解得太窄太小。这个提法引起了与会作家们的共鸣,作家们在谈到“山乡”创作时都表示,该题材包括但不局限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两个主题,就地域方面,也不应该局限于是乡村里发生的故事,乡村周边的小镇所发生的故事,也属于此类题材。
何浩还认为一部优秀的乡村题材作品特别考验作家的“格局”。作家应该学会将个体、具象发生的故事,融入到时代大背景中去写。另外,从大部分作家的创作来看,不少作家在创作时,只挖掘了事件本身,而没有注意到乡村精神的传承,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两点,其实值得挖掘,其将会为作品本身注入“灵魂”。
何浩书记和冉冉主席都表示,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困惑,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市作协将努力为广大创作者“排忧解难”!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