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生命的阴霾中,总有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昏迷促醒中心,这束光就是医务工作者对生命的敬重。科室墙上那句“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绝对不放弃”,这是科室医护人员对患者、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昏迷促醒中心 让患者精准就医
2024年8月1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昏迷促醒中心正式开诊。这是贵州首家中西医结合神经功能恢复中心,旨在通过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帮助这些患者恢复意识。
贵中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松
据贵中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松介绍,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通常被称为植物人,在医学的定义里,他们没有任何知觉,仿佛已经脱离了“生”的范畴。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脑外伤、脑卒中、缺氧性脑病等原因新增的植物人就有10万人左右。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一旦被确诊为植物人,就意味着漫长的等待,其家庭也面临着艰难的困境。这样的群体,更需要为他们撑起希望的蓝天。
早期的黄金时间是患者意识苏醒及以后康复治疗的基石。很多昏迷患者在早期阶段得不到积极有效的促醒措施,主要是因为促醒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期间涉及到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康复医学科等多个学科的协调配合。科室众多,导致患者总是多跑路,跑错路,错过最佳治愈时间。
昏迷促醒中心主要由神经外科牵头,神经内科、神经重症病房、神经康复科、中医科、影像科及高压氧科等多学科联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其中包含评估、治疗、康复、家属辅导等多方位全体系的方案及设备,并配备专业的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医生,配备了专业的康复治疗室,让患者能够得到系统、科学、有效的治疗,让他们有处可医,有望可醒。
科学评估 精准个体化治疗
6:00—7:30,生活护理,要翻身、叩背→洗脸、擦身→给予饭前药(促进胃动力)→鼻饲早饭,练习抬高床头/坐起。
7:30—8:00,晨间护理,做康复训练。
9:00—10:00,加餐,果汁/奶制品/汤类,总量不超过200ml。
…………
4:00,翻身、叩背。
在贵中医大二附院昏迷促醒中心的走廊上,有一张每日护理时间表,从早上6点到凌晨4点,都有具体的护理安排。除了日常护理,贵中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白霖果告诉记者,针对每一位患者,我们都会由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会诊,进行规范化、综合化、个体化、精准化的评估及治疗。
贵中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白霖果
白霖果医师说,昏迷促醒中心自成立以来,建立了完善的患者评估体系,在入院时会对患者情况进行科学评估,每完成一个治疗周期,都会对患者的反应、肢体功能等进行评估和记录。多学科专家团队每周都会查房,跟进昏迷患者的治疗进度。联合评估方式,帮助评估患者预后,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进行促醒治疗。
而由于早期很多重症昏迷的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者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传统的昏迷促醒手段非常有限,贵中医大二附院目前已经开展重症高压氧舱治疗,患者可以携带转运呼吸机、心电监护及血管活性药物进入高压氧舱进行早期促醒治疗,这是贵州首家开展该项目治疗的医院。
不仅如此,中心还开展了创伤重症急救、早期促醒、亚低温、脑电全程评估,右正中神经刺激(MMN)、经颅磁刺激(TMS)、脑深部电刺激(DBS)、脊髓电刺激(SCS)、亲情促醒、自定义情景促醒、图片刺激、视频刺激,吞咽功能康复、针灸、电动直立床站立促醒等康复方法,中西医互补、治疗与康复并重的综合疗法,极大地提高了促醒成功率。
患者在重症高压氧舱进行治疗
“精准的评估对治疗有决定性作用,可以影响到家属的预期、促醒方案的干预与选择等。昏迷促醒之路相对漫长,考虑到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医院会选择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式,努力缩短患者疾病疗程,降低医疗费用,大大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白霖果医师认为,这才是“医者仁心”的本质所在。
中医显奇效 成功唤醒22岁患者
作为贵州首家中西医结合神经功能恢复中心,昏迷促醒中心针对植物人开展的中西医结合促醒方法正在打通“不醒”与“醒”之间的阻隔之墙。
温馨的病房内,22岁的小吴(化名)正用吸管喝着牛奶,和妈妈唠唠嗑。时间回到59天前,该患者在当地医院进行胃穿孔手术后反复发热,并发颅内感染随后出现意识障碍,陷入昏迷。
2024年10月25日,患者转入贵中医大二附院昏迷促醒中心,身高173cm,体重仅有78斤,属重度营养不良。入院时意识昏迷,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
住院后,多学科联合会诊展开救治,贵中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谢易瑾为患者制定了中药促醒、针灸、推拿康复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选用多味中药组方,每日进行床旁针灸,并辅以肢体功能训练。
2024年11月20日,患者经过治疗后,意识完全恢复,四肢可自主活动,可在家属的帮助下可以脱离呼吸机下地行走,体重也长了10斤。目前该患者已出院。
贵中医大二附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谢易瑾
谢易瑾医师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此次救治中发挥关键作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疾病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协同的强大力量,为类似病症的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一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贵州省名中医陈云云教授正在进行查房
“中医药治疗强调辨证论治,贵州省名中医陈云云教授定期对昏迷患者进行床旁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针药结合是中医促醒治疗的一大特色,我们运用“醒脑开窍”针法,将传统的针刺疗法与量效手法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谢易瑾医师介绍,昏迷的患者因长期卧床排便相对困难,通过应用辨证准确的中药方剂,帮助患者肠道蠕动和改善排便。对于脑昏迷患者来说,中药还可以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减少脑缺氧等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
“促醒一位病人就会使一个家庭重获希望,这是促醒中心的使命宣言。”张松主任的话语铿锵有力,“未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更多的意识障碍患者提供最好、最精准的医疗服务,让更多患者能够醒过来。也为科研团队提供更多的临床数据,能够为全国更多的医疗机构输送技术,共同推动昏迷促醒领域的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梦怡
一审 王敦毅
二审 周伟斌
三审 王铁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