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科技进步靠考古?上世纪的苏联遗产,俄罗斯的最新轰炸机进入量产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2-12-27 13:27: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来源:全球鹰视野

科技进步靠考古?上世纪的苏联遗产,俄罗斯的最新轰炸机进入量产

“科技进步靠考古”,这句话乍一听有些搞笑,可是把事情放在俄罗斯身上,却似乎又合理了起来。如今,不断深受着北约战争压力的俄罗斯,终于从苏联的遗产里,捞出了一点能应急的东西了。

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的消息显示,俄罗斯量产型“图-160M”轰炸机,终于在近日完成首飞。飞行员在首飞的测试中,主要测试了“图160M”的飞行稳定性、可控性、机载电子系统和各项数值性能。

科技进步靠考古?上世纪的苏联遗产,俄罗斯的最新轰炸机进入量产

这件事情要评价,那只能说,非常尴尬。这个倒不是说图160M不好用,或者是存在结构性问题。至少现在才刚首飞,我们也不好评价。但之所以说尴尬,核心点就在于,横向对比。美国人现在在干嘛?折腾了这么多年的隐身轰炸机B21,总归是弄出来了。中国呢,轰-20虽然一直没有公开,但是能够执行轰炸任务的无人机,却是已经被外界熟知了。大家都在搞新科技新技术的时候,俄罗斯在干嘛呢?“考古”,考苏联的“古”。

图-160轰炸机,因其独特外形设计,被戏称为“白天鹅”,是苏联时期为应对美军B-1轰炸机而设计,于1981年定型,1987年服役。苏联解体之后,该产品,再无后续音讯。至少20多年后,也就是2015年,俄罗斯防长绍伊古正式下令,从零开始恢复“白天鹅”的生产,同时需要进行深度的现代化改造。也就是现在的图-160M。

科技进步靠考古?上世纪的苏联遗产,俄罗斯的最新轰炸机进入量产

在当时,这个命令,就引发了外界舆论的争议,那就是在苏联解体之后的这么多年来,俄罗斯到底丢失了多少先进军事技术,以致于需要“从零开始”去琢磨这款上世纪80年代诞生的“白天鹅”。

俄罗斯到底白白丢了多少“好东西”,我们不好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常规战斗能力拉胯,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论是从兵役制度、还是动员制度、甚至是军纪问题,俄罗斯至今都在为自己当年犯的错误,付出代价。

科技进步靠考古?上世纪的苏联遗产,俄罗斯的最新轰炸机进入量产

有一说一,图160M早在几年前就被正式首飞成功,如今量产型号也顺利完成首飞,对俄罗斯来说,算得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消息。一方面来说,这意味着俄罗斯拥有了能够量产更为现代化的轰炸机的生产能力,能够更有效的支撑自己俄乌战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了俄罗斯国内军工产业,正在有序发展,而不是西方媒体抹黑的那种濒临崩溃。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在这场消耗战中,只要俄罗斯有生力量损失不大,那么一切就都是值得的。它既创造了军工需求,又带动了军工产业升级。(听风吹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俄罗斯空天军路线走歪30年?现在还有救吗?
...自己的安全空间以及国家利益,用我们能听懂的话来说,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军事战略跟我们差不多,应该叫“打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进入2010年之后,俄罗斯的军事战略又进行
2023-08-10 11:38:00
举家逃到美墨边境,俄最先进轰炸机的机密,成了俄工程师的投名状
...何方神圣,竟然能让美国政府这么敏感?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美苏冷战时期,为了力压美国B-2轰炸机,苏联人自主研发出了一款超音速战略远程轰炸机——图-160。但与B-2轰炸机不同
2023-02-15 19:24:00
不同年代翱翔在天空中的“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桨发动机为动力能否建造巨型飞机?答案是,能。苏联于上世纪60年代设计制造的安-22运输机具有与图-95轰炸机相同的发动机,这种功率达到1.5万马力的发动机提供的充沛动力使建造
2024-02-24 20:39:00
美轰炸机首现中印边境地区参加演习,意欲为何?
...该轰炸机首次现身美印联合空中演习。B-1B是美国空军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装备的一种超音速轰炸机,低空突防速度达到1.25马赫,与B-52和B-2并称为美国战略轰炸机的“三驾
2023-04-20 11:31:00
比B-2轰炸机还完美的,这款新型隐形轰炸机,就要横空出世了
...幽灵轰炸机还要完美,这个消息让很多军迷都非常惊讶。俄罗斯的 PAK -DA 轰炸机,竟然成为世界头号隐形轰炸机,看到这个消息,估计国际社会都会觉得难以置信,毕竟苏联时期建造出
2024-01-15 09:12:00
中国空军遭印度空军羞辱和欺负长达40年,现在能否一雪前耻?
...。当时印度的战机性能及搭载的武器都比我们先进。 在上世纪的整个70年代,我国空军能够携带K-5导弹的米格-19总共仿制了不到20架,但由于技术问题依然不能胜任高原作战任务,
2024-10-06 23:15:00
来源:看看新闻Knews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负责人尤里·斯柳萨尔2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俄罗斯第一架“从零开始建造”、全新建造的可携带战略导弹的图-160M轰
2022-12-25 09:53:00
回粉丝:一次给你讲明白,中国为什么不需要“战略”轰炸机
...手下手。在咱们看简单的理解就是“欺负人”了。无论是上世纪末的南联盟,还是后来的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美国所面对的,基本都是军事能力远远无法与之匹敌的国家。对于这样的对手,用
2025-04-27 19:55:00
俄乌冲突打醒俄罗斯,普京下令,10年心血20万亿付诸东流?
...想选择。此前已经不止一次有照片流出,显示俄军正在对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基本型T72坦克进行翻新,并为其安装爆炸反应装甲以对抗乌克兰作战小组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除此以外,坦克的火
2023-03-18 09:54: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