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追求。而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为充分展现基层医护人员的辛劳与风采,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原、健康中国助力。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中心与泰丰生物联合策划举办的2023年仁心仁医•健康中原——“点赞金口碑医生”宣传推介活动在全省拉开帷幕,今天,我们一起听听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张艳华的故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有一颗愿意帮助他人的热心,用自己的的责任心去治好每一个病人,赢得病人的信任,是病人给咱们最大的奖励。”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艳华说。
参加工作30年来,张艳华始终工作在临床一线,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保持自己站在临床实践的前沿,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及危重症,她所带领的神经内科团队先后开展了眩晕中心、帕金森专科门诊、神经心理门诊、神经介入及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极大提高了鹤煤总医院神经内科的声誉。她还多次深入社区、厂矿、企事业单位,进行医学知识的普及,把病人当做亲人,也被病人当做亲人。她说,“愿天下无疾。”
张艳华小时候在天津农村老家长大,爷爷是村里面懂点医的人,有一些验方,会一点针灸,大家有什么小毛病都去找他,张艳华从小耳濡目染。另外,让张艳华记忆很深的是,父亲年轻时不知什么原因得上了眼疾,看不清东西,古老的医书上有一些验方,他就喝汤药,再配合针灸治疗,自己给自己治病,眼睛恢复得不错,而且父亲经常吃一些中药进行调理,一直到80多岁了,眼睛还非常好。这也开启并坚定了她的从医之路。
在同事眼里,张艳华是一个认真、爱钻研、爱思考的人,每当遇上疑难杂症或者急、危重症的患者,她总是向同事虚心请教,积极和病人沟通,真正体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这也让她迅速从书本知识到熟悉临床,迅速成长为医院的主力。

在张艳华的从医生涯中,有一种病让她印象特别深刻,就是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耳石症又叫良性位置性眩晕。它的主要症状就是头位改变时,比如翻身、抬头、低头、扭头时出现头晕或眩晕的症状,轻症的患者出现短暂性头晕,重症患者出现剧烈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跌倒。这个疾病在有人类的时候应该就有了,但我国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仅仅有近20年。即便是在医学非常发达的今天。也有很多医生和病人不认识这个病,把它误诊成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睡不好等,走了很多弯路。2000年她去北京进修的时候,大家对这个病还没有了解。2015年左右,,她带领全科的同事到郑州、北京、上海很多地方去学习这个疾病相关的知识,并建立了鹤壁市第一家眩晕诊疗中心,对这个疾病有了全面的认识。这个病的症状很简单,但没有第一时间就诊会导致症状不典型,按常规的手法复位,治疗效果不好。经过不断总结临床,她们让不典型的病人也能得到有效的救治,甚至一个晕了近20年的患者也治疗好了。另一个在家里输了19天液都没有好的患者手法复位一次后,头晕症状完全改善,连连大呼神奇。

医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它最大的风险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张艳华说,“病人对我们的理解信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张艳华说,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品质是要有三颗心,爱心、耐心、责任心。1995年参加工作至今,她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各项学习,赢得了领导的信任和患者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开创了医院的新工作,多次被评为鹤壁市重点专科,荣誉也纷至沓来。2008年,她获评为鹤壁市“先进女职工”,2010年,鹤壁市三八红旗手,2015年,鹤壁市“文明医生”,2018年,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2020年,鹤壁市优秀科普专家,2021年,鹤壁市优秀红十字医疗专家志愿者。2023年,她更是入选了“兴鹤聚才计划”中的“鹤壁名医”计划,成为打造重点对象。
学医之路是一条不畏艰难的路,张艳华说,必须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才能坚持下去,做医生需要干到老学到老。但是做医生也有很多快乐。就像一名技艺高超的侦查员,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幸福感与快乐感会让你一路向前。
让我们一起为在基层默默耕耘,深受百姓认可的张艳华点赞,让她被更多人所认知和熟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