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看演出到南京”成共识!南京演出市场为何这么火?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7-26 07:43: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

7月21日至23日,2023·南京音乐剧节重磅演出项目——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南京保利大剧院连演5场,场场爆满。这样的场景,今年以来在南京各个大剧院、小剧场以及各种演出场所屡屡上演。

据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市演出剧目448部750场,观演人次约16万,其中外地游客占了相当的比例,“看演出到南京”成为很多观众的共识。“演艺+旅游”为文旅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丰富了城市消费新业态。

“看演出到南京”成共识!南京演出市场为何这么火?

观众排队等待入场。南京保利大剧院供图

全国居前列,多元丰富演出让网友直呼“羡慕”

“羡慕这个词,我已经说累了。希望其他地方也可以学一学南京。”这是一位网友年初在小红书上发的热帖。引发这位网友羡慕的,正是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南京演出定档的消息。作为2023年第一个开票的海外原版项目,该剧南京站4月开票时,就一票难求,创造5场演出5分钟售罄的优异票房成绩。至今,每有重磅演出在南京定档、开票,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网友翻出这个帖子,跟帖表示“确实太羡慕”。

今年以来,南京演出市场好戏不断,涵盖演唱会、音乐会、话剧、歌剧、儿童剧等多元化的演出类型,而且几乎场场火爆。

今年3月至4月,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二届)拉开大幕,随后,“南京新剧荟”、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接踵而至,南京戏剧节、2023南京文化艺术节等拉开大幕,魔术儿童剧《我是哪吒》、情景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京剧《梅园往事》、越剧《红楼梦》、话剧《惊梦》、舞剧《孔子》、京剧《沙家浜》、沉浸式互动科学秀《高能科学秀》等陆续上演。不仅本地院团献上精彩演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深圳歌剧舞剧院、内蒙古艺术剧院等外地知名院团也纷纷来宁。

明星演唱会和年轻人喜爱的音乐节更是接连不断。李荣浩、张信哲、任贤齐、张杰、汪苏泷……“五月天”演唱会南京站也即将开票,全国各地观众已经进入“抢票”模式。2023年已官宣的演唱会举办城市,上海53场居首,南京以52场排名第二。长江潮音乐节、咪豆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纷至沓来,均异常火爆。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市演出数量、观演人次、上座率和票房,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55.6%、73.9%、82%和38.9%;第二季度,我市剧目演出数量、观演人次、上座率和票房,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0%、68.5%、73.3%和55.9%。

“南京演出市场的繁荣程度可以在全国排前三前四。”南京戏剧节主办方之一、南京蓝色天际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吴玮玮表示。

“看演出到南京”,“政策红包”拉动城市消费

让网友羡慕的,是南京不但精彩演出多,很多演出买票还能享受补贴。

7月22日晚,安徽观众乔一山带着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起走进江苏大剧院观看由北京京剧院带来的现代京剧《沙家浜》。该剧是2023南京文化艺术节“主题文艺精品展演”板块的剧目之一,享受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原价280元一张的票,因为有补贴花196元就买到了,我们全家5个人买5张票,省了不少钱呢,太划算了。”

文旅消费补贴发放的“政策红包”,让众多观众真金白银得实惠,尽享艺术盛宴。自2017年以来,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持续精准“滴灌”。截至2023年6月,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共评审出24批次848部1504场,累计已完成演出638部1108场,实现演出总票房约3.5亿元,补贴金额约6600万元,观演人次约107万。2023年上半年,文旅消费已完成2批次剧目评审工作,共评选出政府补贴剧目81部149场,2023年1月至今,已演出66部106场,观演人次约8.9万。

“看演出到南京”成共识!南京演出市场为何这么火?

京剧《沙家浜》海报。主办方供图

南京文旅消费政府补贴既直接带动演出剧目等文化消费,又拉动了旅游市场,形成以文促旅、文旅融合的良好效应。数据显示,文旅消费补贴剧目中,跨城观演人次约为30%,“看演出到南京”成为很多观众的共识。“去北京看演出太远,来南京非常方便。”乔一山告诉记者,“这次来南京,我们全家看演出,顺便过周末。几个著名的景点都逛了逛,还吃了很多南京美食。南京现在真是太热门了,幸亏我提前订好了酒店。”

据不完全统计,“政策红包”直接拉动演出市场消费比为1:6.5,间接拉动旅游、餐饮、住宿等其他行业消费比例超过1:12.1。

“文艺赋能,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吴玮玮说。

观众和剧目双向奔赴,演出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

演出市场的火爆,也相应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吴玮玮用“喜忧参半”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喜的是大家对演出消费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给我们也增添了很多信心。忧的是经过这几年,大众消费的目的性更强,对剧目的要求更高了。好的项目会一票难求,但是稍微差点的项目,销售情况可能反而还不如以前。”他表示,新的挑战已经摆在面前,必须全力以赴去做好。

“我们最直观的体会不光是观众的数量在增加,观众本身的观演素质、品鉴能力、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南京星空剧场主理人范晔表示,要选择更多的优质作品登上舞台,“要让大家愿意一次两次更多次地走进剧场,为剧目和观众的双向奔赴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看演出到南京”成共识!南京演出市场为何这么火?

《戏聚童年》在星空剧场举行。南京市演艺集团供图

演出市场火了,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又会激发创作者的动力。

近日,南京市京剧团出品的新编京剧《进京》正式建组。该剧将于今年9月在江苏大剧院首演,随后进京演出,并将沿大运河城市一路巡演。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信心满满:“国粹京剧要守正创新,我们将用年轻观众喜爱的审美方式和传播途径,力争打造一部精品。”

首届“金陵剧本奖”作为我市2023年度重点打造的全国性文化品牌活动,5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剧本征集。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投稿情况远超预期。“南京整个的演出市场产业链发展得非常好,从源头的创作出品开始,到本地剧目和引进剧目的演出,以及去外地巡演等方面,都在形成良性循环,这就会进一步让演出市场更加繁荣、更富有生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星光璀璨到文脉传承的多维盛宴双节将至,南京演出市场热度“爆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南京演出市场热度“爆棚”。从明星云集的大型演唱会到激昂澎湃的民族管
2025-09-23 08:12: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当端午节遇上“六一”国际儿童节,古老传统里多了几分俏皮。在这个“双节”奇妙相遇的假期里,南京演出市场继续火爆,迎来了全国各地的众多观众。周深:“感谢
2025-06-03 06:51:00
这个夏天,南京演出市场很有“戏”
近日,南京文化艺术中心2025“长江路夏日演出季”以全新姿态亮相,该中心为市民打造了先锋与经典交融的戏剧盛宴。图为小剧场魔术师个人秀表演。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2025-07-16 08:21:00
2023南京文化艺术节之“遇见夜金陵”系列演出亮相熙南里
近日,一场以“金陵之声”为主题的民乐演出在南京熙南里街区上演。这是2023南京文化艺术节“遇见夜金陵”系列活动之一。现场,来自南京妙音国乐女子演奏乐团的乐手们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
2023-08-14 11:37:00
白天看景、晚上看戏。近年来,南京打造了107座特色小剧场,形成特色鲜明的“金陵小剧场”品牌,构建了“产业+小剧场”的文化消费模式,文化消费活力蓬勃兴盛。小剧场的文化产业链位于玄武
2023-06-15 07:45:00
音乐“情书”,表白你的城市
文商旅深度联动,南京演出市场提前进入“热辣滚烫”模式音乐“情书”,表白你的城市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演出现场。江苏大剧院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抢到了!终于
2025-09-26 08:13:00
...口秀,去Live House感受音乐力量精彩演出季 点亮金陵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静感受炸裂氛围,体会独特快乐,南京的夜晚被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点燃,成为年轻人释放
2025-09-01 07:36:00
演唱会、音乐会、儿童剧等轮番登场南京暑期演出市场精彩不断□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从激情四射的演唱会,到多元风格的音乐会,再到充满创意的儿童剧等,这个暑期,南京将为市民游客带
2025-07-03 07:26:00
游秦淮、看演出、逛街区 文旅体消费 点亮新“夜”态
...内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夏夜的南京,有着别样的魅力。登上画舫,可以感受朱自清笔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老门东逛吃
2023-08-09 07:5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安徽阜阳三岁半“奶瓶小演员”走红 师傅:她学戏曲四个多月,有天赋
大皖新闻讯 身穿戏服、脸上化着彩妆、手上拿着奶瓶……近日,安徽阜阳三岁半“奶瓶小演员”田佳卉的视频在网上走红。网民被她可爱有趣的样子“萌化”了
2025-10-11 16:37:00
任汉波《知行悟:文化溯源与生活哲思录》:墨韵书香中的生命哲思与艺术境界
任汉波,1961年7月生于湖南岳阳,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家、文化学者。在职业生涯中,他曾任高级经济师、研究员,退休后全心投入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
2025-10-11 17:11:00
“何日君再来”邓丽君经典名曲演唱会10月登陆北京 师妹聂安仙其再现歌后风华
有些声音能穿越时光,有些经典永不过时。邓丽君及其演唱的曲目,便是华语乐坛中跨越世代的文化符号——她以甜润嗓音与细腻情感
2025-10-11 17:11:00
廊坊炊庄高腔戏:濒危老戏“唱”在身边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杰)佳节有好戏,团圆度中秋。10月6日下午,廊坊市御龙河公园安丽桥畔,板胡试音的“咿呀”声、镲片碰撞的“锵锵”声
2025-10-11 16:08:00
石语伴琴声 中法古乐在重庆大足对话
2025 年是中法建交 60 周年后的首个新甲子开端,10 月 10 日晚,一场名为 “石语・琴声:古乐与石刻对话” 中法文化遗产交流音乐会在重庆大足举行
2025-10-11 15:25:00
一起看蓝星!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来河北啦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宏阔之问两千多年后被中国航天员以坚定的声音回应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
2025-10-11 10:51:00
台湾客家音乐剧将在厦演出
《那一天,彩虹出现》剧照。(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筠 通讯员 谢钰涵)来自台湾的客家流行音乐剧《那一天
2025-10-11 08:18:00
赵倩携《北去·南归》载誉归来,二轮演出即将登陆北京
近日,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上,演员赵倩凭借自编自演的话剧《北去·南归》斩获“最佳女演员”奖项,话剧《北去·南归》不仅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5-10-11 08:37:00
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举行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2025-10-11 08:47:00
电影《成为大师》于10月10日在北京举办“就犟”首映礼,影片导演赵林携影片主要人物之一庞大师出席首映礼,与观众、嘉宾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2025-10-11 10:08:00
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妈阁庙前地盛大开锣
“旅游+体育+文化”多元体验升级世遗景点赛 联动社区共创国庆醒狮盛典作为本年度美高梅狮王争霸系列活动的压轴盛事,历时两日的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于10月5日圆满闭幕
2025-10-11 10:38:00
银笺绘西华:陈威中山公园次幅写生的宋画质感与虚实之境
当《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慢直播的镜头随陈威转移至中山公园另一处阴凉角落,银笺纸在晨光下泛着细腻光泽,这幅以西华门为远景的写生
2025-10-11 09:07:00
天坛月季笺 —— 细节里的笔墨节奏与色彩巧思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镜头跟着万娟转到天坛月季园,她的笔尖已经对准了那丛 “冰山月季”。比起野花草的随兴,月季的绘制要精细得多 —— 眼前的 “冰山月季” 花瓣层层叠叠
2025-10-11 09:07:00
潘柱燐:“跨界”影视之路 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的交响
当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表达碰撞,潘柱燐的“跨界”版图正产生超乎想象的绚丽火花。“工程之学如筑基夯土,而文化影视乃精神之梁
2025-10-11 08:37:00
无忧之夜2025官宣落地三亚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打造“红人奥斯卡”
素有 “红人奥斯卡” 之称的“无忧之夜2025”,将于10月28日至30日落地海南三亚,上千位优质内容创作者及红人生态合作伙伴将齐聚
2025-10-11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