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入村访户,潘敬浩认真记录牧民家庭情况。受访者供图
西海全媒体记者 吴予琴 通讯员 才让三智
3月底,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岗龙乡龙木且村依然是寒风凛冽,一片萧瑟。
早晨7时许,一阵急促的闹铃声响起,潘敬浩起床后来到火炉旁,他打开炉盖熟练地用火钩捅了一下炉膛中的煤块,又迅速添进去几块新煤,顺手将水壶放了上去。
“生火封炉子还是小学的时候学会的呢,没想到现在有了用武之地。”潘敬浩笑着说。作为果洛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选派到甘德县岗龙乡龙木且村的第一书记,1993年出生的潘敬浩驻村已有大半年的时间。
龙木且村位于甘德县岗龙乡北部,海拔在4200米以上。要怎么干才能做好驻村工作?2023年7月,第一次来到龙木且村的潘敬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今,大半年的驻村工作让他有了答案,那就是驻村就要“驻”到村民心里。“我们和群众有多亲,群众就会和我们多亲。”潘敬浩说。
吃完早饭,潘敬浩拿出手机,他的微信聊天框里接连收到几十条“微表情”,没有文字的信息,“村里的微信群除了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年长一些的牧民群众。我们平时在通知一些事情或政策时,牧民们只要回复个表情,我就知道他们已经清楚所通知的内容了。”潘敬浩说。为了将所有政策性和民生领域的内容宣讲到位,潘敬浩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都会将这些内容用汉藏双语在群内发布,确保所有人都能明白。
做好出门的准备工作,潘敬浩和驻村队员也开始了日常入村访户工作。龙木且村山大沟深,虽然只有451户,但居住零散,户与户之间的距离较远。早晨7时许入村访户,结束时太阳也落山了。行驶二十多分钟后,潘敬浩的车在一户牧民家门口停了下来。还没等人下车,拉尔在就从屋里走了出来。
拉尔在热情地同潘敬浩打招呼,并将驻村队员引进屋内。
“上次开会你没来,这次我们来就是给你讲一下新政策,看看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潘敬浩说明来意。
认真记录了两页纸后,牧民闪多尔掀开门帘一边走一边说:“小潘书记,我这里有一份买卖牦牛的合同,能不能帮我看看对不对?”潘敬浩接过合同认真看了一下,然后拿出手机将合同内容发给了果洛州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的同事,并向同事咨询。
如果问潘敬浩驻村以来最欣慰的事情是什么,那他的回答一定是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他说,以前牧民买卖牛羊都是口头约定,容易产生纠纷。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是买卖牛羊都会签合同,有了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而作为联点单位,果洛州中级人民法院也会经常组织人员深入龙木且村开展法治宣讲。
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做群众的娘家人已经成了潘敬浩的意识。他觉得,只有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驻村工作才有意义。对于潘敬浩来说,龙木且村451户村民的生活是他心里的牵挂,而如何聚焦乡村振兴,如何精准把脉村民所需,也将成为他与驻村工作队长期不变的工作目标。
为闪多尔讲解完合同后,已经是9时许,潘敬浩的每个早晨,都是这样忙碌度过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3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