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好记者还应成为社会工作者
——“新时代·好记者”上海高校行侧记
“新时代·好记者”上海高校行开启。昨天,8位优秀记者走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举行了专场报告会。
新时代的好记者是什么标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一学生赵冰琪同学听完报告会后深有感触:“以前认为记者是一份职业,就是报道新闻。但听了前辈们充满激情的一个个故事后,感觉好记者更应是社会工作者,他们观察社会、服务社会,甚至能用手中的笔改变世界。”
最让赵冰琪感动的是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湘的故事。陈湘采访中遇到一对盲人兄弟,他们最渴望的是读书。每次遇到放学的学生,就会提出请求,“背诵一段课文吧”。渐渐地,兄弟俩居然能够背下无数篇课本文章。小时候为了挣脱黑暗,兄弟俩居然用火柴点起一把火,“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书了”,但险些酿成大祸。盲人兄弟的故事,让陈湘致力于为盲人服务的事业,在她的努力下,山西首套音频课本面世。
复旦报告会的交流环节,有同学提问: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有了ChatGPT,是否意味着记者这个职业就不再需要了?得到的答复是,新闻是有温度的、有人情味的,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研一学生彭晶说,以前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些迷茫,现在则坚定媒体人的职业方向。
让彭晶印象深刻的是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杨川源的一次采访经历。杨川源来到浙江少数民族畲族居住地,发现一张30年前的照片,照片上两名扮作新娘的畲族少女满脸愁容。杨川源找到了原因:“当时当地穷啊。”她找到这两名女子,再看她们30年后的照片,其中一人已是中年,却散发出发自内心的笑容。两张照片对比,折射出中国农村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彭晶说,自己学到了从细微之处,如何捕捉正能量新闻的本领,来自现场的老百姓故事真的打动人。
上海交通大学报告会现场,人民日报记者左潇展示了多个新媒体创意产品,让在座同学惊艳不已。“时光博物馆”里面摆放着老家具、老物件,让每一个参与者感受到国家发展;“我给宇航员写封信”,让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与天空中的宇航员共振。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梦迪说,自媒体时代,专业化的深度报道依然是媒体的独特优势,需要主流媒体和传统媒体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内容优势,坚持内容为王。新闻是可以通过有温度的、切实的报道来推动社会点滴进步的。这是记者之道、好记者之道。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易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