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成果登上《科学》封面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1-24 07: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聚焦改善固体废物管理 探索减缓气候变暖的新途径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成果登上《科学》封面

记者 林霞

本报讯 (记者 林霞) 近年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能源与化工学院温国绅副教授(Ts. Dr. Vincent Woon Kok Sin)团队始终聚焦通过改善全球固体废物管理来探索减缓气候变暖的新途径。近日,这项跨越4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以封面论文形式刊发。

记者了解到,温国绅团队收集了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高的4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建模。2016年,这些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约占全球产生量的86%。建模过程中,团队模拟了2020年至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实现气候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相关数据空白。

“城市固体废物对可持续性发展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已经为人所知。尽管专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呼吁开展可持续的固体废物管理,国际能源署也于20年前就发出了行动呼吁,但实际进展甚微。”温国绅指出,许多发达国家开始优先采用转化能源的方式代替传统垃圾填埋,但这么做主要出于空间限制和降低能耗成本的考虑,而不是为了减排。

温国绅团队研究发现,在常规管理路径下,2020年至2050年,城市固体废物将排放320亿至350亿吨CO_2当量的温室气体,远超《巴黎协定》规定的1.5°C或2.0°C升温限制下110亿至270亿吨CO_2当量的排放预算。“根据当前的政策执行情况,到2100年,地球地表气温将上升约2.6°C。”温国绅说。

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对于如何管理全球固体废物甲烷排放,温国绅团队研究指出,固体废物行业近90%的甲烷排放,可以通过已经存在的技术避免。例如,各国固体废物管理部门可以重点通过升级废物处理流程(如分离、收集和处理)和倡导推动行为模式转变(包括饮食、消费等模式)来减少排放。

据了解,现有固体废物处理途径主要包括填埋、回收、焚烧、堆肥和转化为沼气。温国绅介绍说:“我们评估了低、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4种减缓变暖的途径,并探讨了通过它们在2020年至2050年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累积影响。这些途径包括:厌氧消化有机废物并利用其产生的生物甲烷(可减排70%)、减半废物产生(可减排63%)、堆肥有机废物(可减排57%)以及改建填埋场添加沼气捕获系统(可减排27%)。”

研究发现,每种途径对限制升温都有积极贡献,但都不能单独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1.5°C的升温限制目标。因此,必须系统实施多种解决方案。

“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产生大量来自加工和包装商品的固体废物,应专注于减半废物产生。而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应专注于厌氧消化。”温国绅认为,应通过量身定制,让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能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减缓变暖战略举措。

此外,研究还表明,最小化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杠杆,是减少城市固体废物的体积并开展有机废物的可持续管理,尤其需要从伦理、环境和财务的角度对社区、工业实体和政府部门等进行教育和激励。“我们认为,一是加强直接监管,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二是使用经济手段,实施激励或惩罚举措;三是运用社会工具,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温国绅说。

迄今为止,全球尚未有研究聚焦改善固体废物管理并探讨其在缓解全球变暖程度中的作用,以及对其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或全球甲烷承诺条款方面的贡献开展全面分析。此次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温国绅团队的研究结果,阐明了全球固体废物系统作为催化剂在保持地球系统限度中的重要作用,率先在该学术领域进行了先行探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马来西亚媒体:马中关系发展成果丰硕 合作前景广阔
国际在线专稿:马来西亚《星报》1 月29日刊发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Lee Heng Guie)的评论文章,文章高度评价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
2024-01-31 20:26:00
习主席的丝路故事丨习主席关心的大学,现在咋样了?
“中国同马来西亚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4月15日,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表示,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两国跨越千年的友好交往,“切水不断”的世代
2025-04-18 12:55:00
中新网吉隆坡3月25日电 (记者 陈悦)《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词典》近日推出首个增订版。词典编者之一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主任王晓梅教授介绍,词典首版出版以来,收到各界专家、
2025-03-25 14:31:00
迎马中建交50周年,南洋子弟再起航《南侨机工》大IP记者会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顺利召开
...年,南洋子弟再起航《南侨机工》大IP记者会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顺利举行,记者会在马来西亚第一沙画艺术家马逸龙创作的《南侨机工》沙画表演中拉开序幕。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国会议
2023-06-26 18:04:00
想去马来西亚留学  这些信息要知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记者 周姝芸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校园景色。资料图片近年来,马来西亚以其高性价比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前往留学。马来西亚的
2025-03-13 04:26:00
厦大走出去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厦门日报厦大走出去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被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推动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厦门大学 供图)本报讯(记
2023-10-04 06:49:00
学习进行时|让中马友谊之船再添动力、行稳致远
...地时间4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吉隆坡,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邀请,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一起重温习近平主席推动中马友好的故事
2025-04-17 11:46:00
被误录到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609分考生已确认复读,称“希望贵州省招院承认系统疏漏”。
2025-07-26 23:39:00
厦大开展2023年大学生暑期海外社会实践
...硕博学生组成5个支队,分别前往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围绕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两国双园”建设、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高等教育“走出去”以及高等教
2023-09-02 13:0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活动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匈牙利驻华使馆二等秘书邵凯婷(Sogor Katalin)做客京东全球购直播间。责编:李驿达、张霓
2025-11-07 21:38: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11月7日在京举行。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10: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41: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3:12:00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