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眼下,在海拔900米的黄金村,空心李迎来成熟高峰,果农凌晨四点便开始抢收。而在海拔低约500米的谢家社区,采摘已近尾声。这一差异源于铜仁市沿河沙子特殊的地形与气候——空心李核心区成熟期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贵州民族大学校媒融合调研组成员在沿河气象局了解气候情况
为深入研究气候对空心李的影响,沿河气象局在空心李核基地,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价值100万元的物候观测站,该设备与国家基本气象站协同工作,每分钟持续记录光照、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及果树表面温度等关键数据。贵州民族大学校媒融合调研组近期专程前来沿河自治县沙子空心李地理标志产品核心基地开展气候因素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沿河气象局工作人员监测气象数据
据气象数据显示,空心李核心产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近30年,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水量1169.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7.1%。温和湿润的气候不仅适宜空心李生长,还支持林下经济——今年当地沿河飞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心李基地,已在李树下成功种植60多亩小黄姜。
调研组成员查看李树下生姜长势
“从选种到采收全程严格管控。”合作社负责人黎巧飞介绍,小黄姜预计亩产1500-2000公斤,采收期可带动务工收入约20万元。
调研组在沿河气象局了解气候情况
在谢家社区,农户根据气候特点创新种植模式:李树下种植中药材白芨,树干出租用于培育铁皮石斛。这种立体种植充分利用了小气候资源,显著提升土地收益,让每亩地的收益翻倍。
调研组在沿河空心李核心产区了解产量情况
作为沿河农业发展的农业支柱产业,目前,沿河空心李种植面积达9.28万亩,今年预计5.5万亩进入丰产期。气象部门正通过精细化服务与研究,助力果农应对天气变化,保障产量品质。去年9月成立气象科技小院,已在基地增设监测点强化数据采集。
下一步,调研组将与气象部门联合分析监测数据,深入研究温度、降水、湿度及光照等气象要素对空心李发芽、开花、结果、休眠各生长阶段的影响规律,为科学种植提供支撑。
指导老师 周培富 韩洪强 龙贵云 彭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实习生 冉文静 郑禄云
编辑 杨羽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