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撒贝宁引发巨大争议:“把父母接到身边的儿女,才是真的不孝!”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1-04 10:24: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把父母接到身边来一起生活,那不叫孝顺。”

撒贝宁在一档节目中,透露了自己和父母的那些“隐秘往事”:

“那时我在北京打拼,事业有了起色,就寻思着把父母接到身边来。

可是接过来以后,他们却被迫变成了‘老漂族’。

我工作忙,经常不在家,父母之前在武汉的时候见不到孩子,来了北京依然见不到孩子。

反而为了我,放弃了他们喜欢的老年合唱团,熟悉的环境,和家乡的亲人朋友。

在这个大城市里,他们拥有的,只剩下留在家里时,四目相对的孤独。”

一番话引起了巨大争议,也让大家再一次把目光,对准了最近几年的新兴族群——老漂族。

这些为了帮助儿女照顾家庭,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的老人群体,正在一年年扩大。

大众认知里的“安享天伦”,正在一步步演变成曲意逢迎。

在那些被忽视的角落里,隐藏着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不甘和孤独。

困在城市里的孤独

这是张敏漂在北京的第十个年头。

1958年,张敏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工人家庭里。

童年时代的拮据,和父母卖力干活的背影,深深烙在张敏的脑海深处。

“为家庭付出一切”的观念,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刻入了她的认知里。

和丈夫离婚后,女儿成了张敏艰难人生的唯一救赎和依靠。

为了女儿,她觉得,自己可以付出一切。

因此,在女儿生完孩子,需要母亲时,张敏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的生活,冲到女儿身边,帮她看娃顾家。

“我觉得自己可有用了,能帮到孩子,挺高兴的。”张敏喜滋滋地想。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买菜,给家人煮粥。

吃完早餐,把孙子送到学校后,赶紧回家洗衣服、做家务。

然后用大段大段的时间发呆。

下午到点了,去接孙子放学,安排一家人的晚饭,给孙子洗澡,哄他上床睡觉,这一天才算结束。

日复一日,这样的生活,简单,也乏味。

照看孩子的热情褪去后,张敏突然被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淹没。

每回走出家门口,看到那些玩在一起,热闹聊天的老人们,她的心里都满是羡慕。

可是,语言不通,再加上自己性格内向,她很难和大家融为一体,也没什么朋友。

小区里的那些老人,大多和张敏一样,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漂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优质的生活,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拼搏,在城市里安家落户。

为了赚钱,年轻夫妻不得不一头扎进工作中。

事业上的不断走高,必然导致照顾家庭的时间被大大压缩。

这个时候,让时间富足的老人来照料家庭,成了一种最节省成本的新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很多子女也觉得,城市里的条件更好,将老人接到身边来,一方面能让他们颐养天年,另一方面也方便照顾和陪伴年迈的父母。

但是,陌生的环境和被限制的自由,却往往会使“老漂”们倍感孤独。

周末不用带小孩的时候,张敏会去江边走走。

江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愈发显得自己格格不入。

张敏近来频繁梦到自己的老家。

随着年纪的增长,“落叶归根”的想法像藤蔓一样在她心里蔓延。

她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可是女儿和外孙都在这,她舍不得离开。

被榨干的晚年价值

“囡囡乖,我们在家里看电视就好了。”

孙女吵着要下楼去玩滑梯,单阿姨不愿意,一遍遍耐心哄着。

小女孩不服气,向妈妈告状。

单阿姨的媳妇得知此事后很无奈,埋怨母亲太过保守:

“囡囡已经玩过好几次滑梯了,不会出事的。”

单阿姨觉得委屈:“孩子要真出了事,这责任算谁的呢。”

捆绑在“老漂族”身上的,除了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还有沉甸甸的责任感。

怕孩子摔着,碰着,被坏人抱走,一刻都不敢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变着花样准备一日三餐,生怕饭菜不合大家的口味。

“小时候是儿子以我为中心,现在是我以他们为中心。

儿子和儿媳才是这个家的主人,我只是帮助他们的人。”

“一定要把家庭照顾好”的责任感,成了压在单阿姨心头的重担。

她尽心尽力地伺候着一大家子人,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没法跟儿子交代。

“退休”成了另一种“上班”。

年轻的时候,作为女儿,她要帮衬家里的兄弟。结婚以后,忙着照顾丈夫和孩子。现在好不容易退休了,孩子长大了,又要开始围着孙子转。

短短的一生,始终在为别人而活。

而“母亲”这个角色,作为家中的中流砥柱,在囿于厨房与爱的日日夜夜中,也逐渐变得面目模糊。

没有人关心她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不在乎这种索取是否合理,似乎“母亲”一词,生来就该为家庭做出让步。

社会对于“母亲”的期待,压得单阿姨喘不过气来。

她怀念老家翠绿的油菜花和清脆的鸟鸣,但她知道,对于“老漂”这个身份,自己无法说“不”。

无论是面对传统文化的默许,还是孩子们殷切的目光,单阿姨都无法简单地一口拒绝。

与此同时,两代人一同居住,生活习惯和思维观念的不同,也进一步削弱了“老漂”们的话语权。

退休之前,单阿姨是在老家的医院工作,以前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她都知道该怎么处理。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媳妇有自己的一套育儿方法,任凭单阿姨经验再丰富,也只能全部归零,老老实实听媳妇的。

否则,两代人的想法不同,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单阿姨不想做这个罪人。

撒贝宁引发巨大争议:“把父母接到身边的儿女,才是真的不孝!”

另一方面,“不敢给孩子们添麻烦”,同样也是“老漂”们化解不了的一块心病。

有个小病小痛的,单阿姨就自己去药店里开点药,或者干脆硬抗。

若是给儿女“添了麻烦”,会心生愧疚,觉得自己没用。

中国传统的宗族、血缘关系,将父母和子女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也使老一辈人烙上了具有奉献精神的烙印。

父母们只有通过对家庭不断奉献,才能获得自我认同。

因此,他们掏空晚年生活,压榨自己的剩余价值,尽量让自己变成一个“有用的人”,去托举儿女们的人生。

End

不久前,国家卫计委公布过一组数字,在全国2.47亿流动人口中,流动老人的数量有将近1800万,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子女们对于父母的适应力和承受力普遍持乐观态度。

他们觉得,把父母接到身边,既减少了老人长久见不着孩子的思念,又有人可以帮忙料理家庭琐碎,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他们以为,这份“孝顺”是在成全父母,而实际上,只不过是成全了自己。

事实上,老人们在陌生的城市里没有“根”,也没有能力“扎根”,他们的困境常常被掩盖,集体失声。

撒贝宁引发巨大争议:“把父母接到身边的儿女,才是真的不孝!”

更过分的是,很多子女将这种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潜移默化之下,一部分不愿意进城帮子女照顾家庭的老人,会被指责“自私”、“冷漠”。

血缘关系带来的道德绑架,使这份剥削变得更隐秘,也更容易被忽视。

付出被轻视、话语权赢弱,进一步加剧了老人们心头的失落和寂寞。

因此,作为子女,尊重父母,让他们自由选择如何度过晚年时光,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以“照看孩子”为理由,占夺他们的剩余人生。如果不得不让父母成为“老漂族”,也该反思,自己对于父母的牺牲,是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父母不是天生的保姆,体谅他们的付出,多一些关心,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才能让他们即使身处异乡,也可以安享晚年。同样的,蔡蔡也想对辛苦了一辈子的中国父母们说一些话。

我知道,很多老人是体谅儿女在外打拼的不易,也习惯了一辈子替儿女们操心和付出。

可是,围着儿女忙活了一辈子,在所剩无几的时光里,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把了。

儿女长大了就让他们自己去拼,自己活得健康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同样是孩子们最期望看到的。

龙应台说过: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们逐渐消失在小路的转弯的地方。

而且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

说到底,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是爱的互相成全,绝非是道德绑架式的索取和付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撒贝宁携一家三口去三亚度假,住昂贵的酒店,李白已经显老态
有网友晒出清明小长假,在三亚偶遇名嘴撒贝宁一家三口度假的画面。此画面一出后,立刻引起外界的一片关注与讨论。从曝光的画面中看,撒贝宁穿着白色T恤下搭红色短裤,妻子李白同样穿着白色T
2024-04-08 17:40:00
撒贝宁携家人出游,让儿女坐地上看表演不娇惯,细节尽显温柔父爱
不工作时的撒贝宁无时无刻不陪伴在家人身边,或携妻子儿女旅行,或帮李白分担带娃压力,真的是一位不折不扣地好老公好爸爸。11月6日,撒贝宁最新生活照被曝光,他与妻子李白一起带着龙凤胎
2023-11-06 16:16:00
撒贝宁一家清明海南游,48岁侧颜依旧少年
清明小长假期间,撒贝宁一家四口在海南度假的照片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这位央视名嘴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不忘带着妻儿享受天伦之乐,展现了他作为好男人的风采。在网友偶遇的照片中,撒贝宁穿
2024-04-11 14:53:00
人老了,才知道,儿女做这些事,最伤父母心,也最为不孝
...。人老了,才知道,儿女做这些事,最伤父母心,也最为不孝。不赡养父母,不愿花钱给父母治病。嫌弃父母老了,病了,没有了价值,就弃之不顾。02父母病倒,置之不理,不愿出力出钱子女长
2023-08-11 10:20:00
什么样的子女会很不孝,希望父母早点离去?
...负担,是累赘,恨不得父母早日离去。什么样的子女会很不孝,希望父母早点离去呢?01不想承担责任的子女父母老去之后,会丧失劳动力,没有经济收入。如若,要活得体面,一方面得自己有积
2024-06-12 06:30:00
面对儿女的“不孝”行为时,无疑是一种心灵的伤害
...曾经为子女,无私奉献的父母来说,当他们面对儿女的“不孝”行为时,无疑是一种心灵的伤害。本文将围绕三种常见的“不孝”行为:从不联系父母、从不关心父母、只会回家要钱,分析这些行为
2023-09-19 14:06:00
撒贝宁是真爱旅游啊,今年才刚过去没多长时间,网友就已经在全国各地的景区偶遇到了撒贝宁一家人,看来他真的是太顾家了!清明小长假小撒当然也不能错过,他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来到三亚游玩
2024-04-08 10:36:00
到了晚年,儿女身处以下处境,比不孝还要可怕
...影响父母的生活质量。到了晚年,儿女身处以下处境,比不孝还要可怕。01背负巨债,父母的晚年会被拖垮儿女没有好的消费观念,身欠巨债,动不动就伸手找父母要钱去填补大窟窿。父母到了晚
2024-06-11 10:49:00
这项律法从秦朝实施一直延续到清朝,可惜现在被废除
...。也正是因为有了孝,才有了更深层面的忠。在古人看来不孝之人必定不义,不义之人必定不忠,不忠不孝之人留着何用?所以说,在古代别说是殴打父母了,子女要是不孝顺,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
2022-12-24 15:43: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为满足歌迷群体出行需求,11月17日凌晨,福州火车站将加开福州南至厦门G9805次“歌迷专列”。
2025-11-13 18:44:00
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大麦娱乐灯塔研究院共同发布《2025中国电影市场及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
2025-11-13 22:06:00
人艺三代演员同台演绎《小郡之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11月13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年末大戏《小郡之秋》在曹禺剧场首演,为“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画上圆满句号
2025-11-13 21:50:00
《贝家花园的秘密》:取材自真实故事,“轻载体承载重历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1月12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网络微短剧《贝家花园的秘密》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11-13 19:20:00
「梦」张远2025「白」巡回演唱会特别版正式官宣
今日,歌手张远正式官宣其个人第三轮巡回演唱会计划中最具特殊意义的篇章——「梦」张远2025「白」巡回演唱会特别版。这场备受期待的特别版live
2025-11-13 17:13:00
视频摄制/孔新花“以前去长城,就是为了拍照留念。”电影《寻砖》今天下午在石家庄举行专场放映,主演张亮说拍完电影后,想法有了改变
2025-11-13 21:44:00
上饶市广信区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1月11日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小小勇士·强国有我《红蓝CS真人对抗赛》”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开营仪式上,教官们刚劲有力的战术动作展示
2025-11-13 15:17:00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以1949年至1950年的台海为背景,首次将吴石、朱枫等烈士的事迹搬上荧屏,还原了国民党参谋次长吴石在台湾白色恐怖中传递核心情报
2025-11-13 14:16:00
索南扎西:歌声传情,善行筑梦
在娱乐圈的聚光灯下,有一位名叫索南扎西的著名创作型青年歌唱家,甘肃省文化使者、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宣传大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2025-11-13 15:10:00
非遗合香亮相《不该停止的追问》首映礼 香气携勇气沁润全场观众
反性骚扰现实主义电影《不该停止的追问》全国首映礼于本月中即将启幕,而浙江非遗品牌 “湖上香局” 与之联合打造的《杭城香韵》情绪治愈系四季香盲盒
2025-11-13 14:08:00
作为优酷头部年番动漫,《师兄啊师兄》历经长达两年不断更的匠心打磨,终于迎来万众瞩目的第115集混沌海副本剧情。这一集不仅见证了寿云CP的甜蜜突破
2025-11-13 13:07:00
2025年11月12日,由成都月轮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眉山东坡老家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阜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制的奇幻都市爱情短剧《这个仙尊不太冷》于成都正式开机
2025-11-13 12:3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为青年影人铺路,为优质项目搭台。昨晚,2025年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举行
2025-11-13 08:5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在每年数千部电影的激烈竞争中,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叩开国际顶尖电影节的大门?昨日,金鸡电影市场首次举办金鸡国际圆桌对话
2025-11-13 08:53:00
“戏韵收官·薪火相传”十堰市艺术剧院在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中取得佳绩
11月12日,“太极惠民生”地方戏曲公益汇演暨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闭幕式在十堰市张湾区东风故里俱乐部举行。由十堰市艺术剧院创排的郧剧《我们都是守井人》
2025-11-13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