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魏治祥
我对时间的认知,一向以公历为准,元旦即新年,新年即元旦,至于春节,我以为那就是单纯的传统节日,跟时间无关。
2023年是这样来的:趁着一部分“阳”人正在与病毒彻夜缠斗,趁着另一部分人还在津津有味地看重磅消息或者互相祝福,趁着极少数人正沉浸在伤感或悔恨中难以自拔,她面无表情,轻手轻脚地潜入千家万户,悄悄放下属于每个人的365天时间,然后嘀哒嘀哒飞奔而去。
非正常年月忽略不计,在我看来,新的一年与昨天——也就是去年,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区别。已经成为“去年”的2022年就是这样过去的,2022年之前的很多“去年”也是这样过去的。
在过去很多个“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都会兴奋不已,先回顾,后展望,然后摩拳擦掌,下定决心从头开始。记忆最深刻的是28岁那年的12月,只上过一学期初中的我终于认识到自己非常无知,决定改变自己。我计划在新的一年要好好读书,要坚持每天写读书笔记。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硬是等到了元月一日零点才正式启用。至今仍很奇怪,为什么不从12月或者6月开始好好读书写读书笔记呢,莫非读书还要择一个吉日?
原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过得不怎么样的过去和当下已经无所谓了,昨天就算了,今天就算了,反正都这样了,我们还有明天,还有下周,还有下个月,还有明年——尤其是充满未知的明年。从明天开始!从下周开始!从下个月开始!从新的一年开始!例如从2020年开始,当你蓦然回首,却发现还没等开始,2024年又开始了。
怎么办?而今迈步从头越!
听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又一个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照例先回顾,后展望,然后摩拳擦掌:背!想想看,凭我的记忆,不用多了,每天花一个小时背一首诗,一年下来,除去零头,就是整整一本《唐诗三百首》啊。我还学过英语,30岁生日那天痛下决心并学会了“拜拜”的英文写法。刚开始特别狂热,心想每天学一个单词,一年365个,10年呢?20年呢?我认为我50岁时完全可以当翻译。——事实证明我还是想多了。
一次次失败,似乎说明我这人没毅力,少恒心。这样说对了一部分。还有个原因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来日方长”。我们把读书的时间用于打游戏,该学英语时跑去跟朋友喝夜啤酒,喝完酒再K歌,因为有来日,就显得情有可原,名正言顺。而那时年轻,最不缺的就是“来日”。
过去说时间就是生命,很对,但略显抽象,我们每过一天,绝不会具体地感到生命减少了24小时,从而无比珍惜逝去的分分秒秒。时下说时间就是金钱,很形象,更直白了。按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2岁计,2万6千多天,换算成分钟,就是3千7百多万;如果论秒,更不得了,差点23个亿!每个人一出生就是亿万富翁,可以挥金如土。每天用几个小时打游戏、喝酒、K歌、吹牛,花的是零钱,小意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没有人发现自己的财富正嘀哒嘀哒飞快地缩水。年轻时本钱雄厚,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发现囊中羞涩,无论怎样省吃俭用也对付不了多久时,为时已经晚也。
说话间轰一声就2023年了。如果你还年轻,如果你还有很多想法,最好不要想得太远,最好给自己一个切实可行的、不远不近的小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请珍惜你手上的秒秒分分。
在这新的一年里——不对,当我写下这段文字时,分明听得见嘀哒嘀哒的声音,新的一年正在飞快地成为过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