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一名救援队员的能力升级之路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8-30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从训导搜救犬到操控智能犬——

一名救援队员的能力升级之路

■付春斌 赵文环

一名救援队员的能力升级之路

一名救援队员的能力升级之路

一名救援队员的能力升级之路

夏日,某地震救援演练场,一场高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演练正在进行。废墟上,伴着哒哒声,一只白色智能机器犬迈着小碎步,向废墟深处走去。

不远处,一级上士曹翔双眼紧盯屏幕,双手不停拨动操作杆,操控智能犬对相关地域展开有毒有害物质的侦察检测。此时,2岁的褐色搜救犬“西南”紧挨着他蹲坐在地上,警惕地竖起两只耳朵,双眼注视着训导员,随时准备听令进入废墟搜救。

这是西南方向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执行演练任务的一幕。这支救援队以第75集团军某旅某营为主组建,是一支国家级地震救援专业力量。成立20年来,救援队14次执行国内外抗震救灾任务,9次参加中外联演,是一支救灾实战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

这是救援队员曹翔转岗为搜救犬训导员和智能犬操作手后,首次带领动物犬和智能犬同时亮相演兵场。这个由训导员、搜救犬和智能犬构成的组合,第一个找到了被埋压的“遇险”人员。

近年来,随着部队转型和装备升级,军队应急救援力量不断增强,搜救队员大多身兼数职,不同领域、不同技能的整合融合成为常态。

曾经不喜欢犬,成了搜救犬训导员

“‘西南’,起!”

晚上9点,曹翔带着搜救犬“西南”跑完步回到犬舍,拿出玩具,引导它做自由随行训练。

所谓自由随行训练,就是训练犬不用牵引绳,仅靠指令就与训导员一起行进。训过犬的人都知道,自由随行是检验一条犬服从性最好的方式。

从早上出操开始到晚上结束自由随行训练,曹翔每天陪伴“西南”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人与犬,就这样成为亲密无间、难舍难分的战友和搭档。

半个月前,曹翔临时从野外驻训地回营区办事,一走就是十几天。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刚走,搜救犬“西南”就闹起了“绝食”。

那段日子里,曹翔每天都会给班里战友打好几个电话,想方设法诱导“西南”进食,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实在没办法,曹翔只能请战友将“西南”送回营区。

很难想象,如今对犬如此牵肠挂肚的硬汉,曾是一个不喜欢犬的人。那年,救援队组建了犬搜索班,搜救队员曹翔转岗为搜救犬训导员。他和班里两名战友一起到犬训练基地学习训犬,同时为救援队培养新的搜救犬。

到基地第一天,曹翔便选中了整个犬舍最傲气的一只小马犬,并给它取名“西南”。选犬只是第一步,训犬才是培养搜救犬的核心。训犬的最佳时间是犬半岁左右。而母犬“西南”当时已经1岁,培塑空间较小。果不其然,曹翔很快发现,“西南”很容易攻击人和其它犬。

为了帮助“西南”改掉这个坏习惯,曹翔伤透了脑筋:“每次它对别的犬或者人有敌意,我就赶紧把它拖走,或者拉一下牵引绳。它服从就奖励,表现不好就惩罚。”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强制干预,“西南”逐渐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训犬需要训导员爱犬且有耐心。第一次给“西南”铲屎时,曹翔止不住干呕。尽管他已经尽可能“克制”,但“西南”仍感受到这种“嫌弃”。这让本就不亲密的人犬关系,有了更大裂痕。

一次,曹翔将“西南”放到室外活动。没想到,“西南”一出犬舍就如脱缰野马般跑远了,不管曹翔怎么下指令都无济于事。他加速追过去,“西南”却仿佛斗气一般,始终和他保持着距离。

跑得气喘吁吁,曹翔弯腰扶着膝盖休息时,发现“西南”站在四五米外挑衅地望着他。那一刻,曹翔恨不得捶它一顿,甚至干脆想放弃。后来,他费了很大力气,才将“西南”关回犬舍。

一个月后,基地组织训犬基础考核,曹翔和“西南”毫不意外地拿到全队倒数第一。“训犬首先要爱犬,你愿意陪它,它才会慢慢喜欢你。”听完教员的点评,曹翔才意识到,“西南”的叛逆很大程度上源于自己没有真正接纳它。

难道“西南”真要沦为一条不能执行任务的废犬?入伍以来事事争先的曹翔,不允许自己的军旅生涯有这样的“败笔”。

曹翔决定改变自己。第一次给“西南”洗澡时,“西南”故意把身上的水抖到曹翔身上。闻着令人作呕的味道,穿着湿透的衣服,浑身沾满狗毛,曹翔活像“落汤鸡”。他努力克制着逃离的冲动,只为改善与“西南”的关系,可是“西南”似乎并不买账。

直到那次“西南”生病,他们之间的关系才真正“破冰”。那天,曹翔发现“西南”不进食,总是趴着不爱动,还出现了类似咳嗽的症状。他紧张极了,抱起“西南”就往医院跑。

或许是感受到了曹翔这种发自内心的担忧,“西南”渐渐对他产生了依赖。

被“西南”接纳,曹翔既高兴又无奈。高兴的是,一直以来没有缓和的人犬关系终于有了进展;无奈的是,“西南”只认曹翔,不许其他人靠近,就连医生给它做检查都不行。

曹翔只能赶鸭子上架,当起了“西南”的专属护士——在医生的指导下,亲自给“西南”做检查,打针输液。

病好以后,“西南”一改往日的“高冷”,眼神总是“黏”在曹翔身上,还时不时向他“撒娇”。

随之而来的,是这对搭档训练效率的飞升。曹翔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在之后不到2个月时间,“西南”迅速掌握了搜救犬的全部技能,具备了执行搜救任务的能力。

不停地推倒重来,终于打了一场翻身仗

高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演练落幕之际,曹翔带着“西南”来到集合点,准备合影。他刚坐到地上,“西南”便一下扑到他怀里。画面定格了曹翔搂着“西南”开心大笑的瞬间。

回想起与“西南”相处的点滴,曹翔脸上挂着笑意:“养犬训犬很有成就感,也很治愈。”

训过犬的人都知道,要让犬学会一项技能,常常需要把这项技能分解成一个个动作,再通过食物、玩具等去引导。有时,这个过程重复上千次,犬也不一定能掌握。

搜救犬的搜索技能包括箱体搜索、废墟搜索、野外搜索三项内容。然而,犬并没有学习专业课目的意识。为了让“西南”掌握搜索技能,曹翔拆分出近百个动作对“西南”进行训练——

首先,让它适应在废墟上行走;接下来,教会它通过气味在开放式涵管里找人;然后,让它在半开放式涵管内找人;最后,训练它在全封闭的涵管中靠气味找人。

训导员将这个过程比喻为“建模”——给犬建立一个固定模式,让犬明白该怎么搜。这是搜救犬专业训练中最难的部分。

给“西南”“建模”的初始阶段,曹翔差点崩溃:“那段时间,不停地推倒重来,再推倒再重来。”

因为建立亲和关系较晚,“西南”的训练进度本就有些落后。3个半月的培训眼看就要结束,“西南”仍迟迟未能掌握搜索技能,曹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尽管曹翔不停地更换各种方法尝试,效果并不理想。“犬不同于人,不能拿人的标准要求它,更不能处罚它……”在教员指点下,曹翔开始转换方式,白天把教员教的训犬技巧,不折不扣地对着“西南”实践,晚上对着教学视频反复揣摩,休息时间也在查找训犬资料。

付出终有回报。已经持续两周没有进步的“西南”,在临近考核最后几天,一下子就掌握了搜索技能。曹翔激动地抱住“西南”,眼角流出了喜悦的泪花:“那一刻,感觉所有付出都值了。”

培训结束,曹翔和“西南”迎来了结业考核。这对搭档终于打了一场翻身仗——夺得全队第一名。

“西南”不停地摇着尾巴,好像邀功一般得意。那一刻,曹翔感觉心都要融化了。

无法预知的惊喜,让曹翔越来越喜欢养犬和训犬。一次,曹翔和家人闹别扭,脸上没有一点笑容,静静坐在地上发呆。正玩耍的“西南”,仿佛感受到了他情绪不佳。

“西南”试探着向曹翔靠近,用舌头舔他的手。曹翔依然无动于衷,它又主动钻到他怀里,用脑袋不停地蹭他的手,舔他的脸,还摇着尾巴紧紧贴着他。曹翔的负面情绪很快烟消云散。

一次,曹翔休假刚到家,就接到了犬搜索班战友王文峰打来的视频电话。原来,班里战友把“西南”放出来活动后,谁也没法将它喊回犬舍。

“我一追,它就跑;我一停,它就在不远处看着我。实在是没办法让它回犬舍……”王文峰只得向曹翔求援。

曹翔在视频里轻轻喊了一声“西南”,“西南”立刻跑到手机跟前,歪着脑袋盯着屏幕看。曹翔一边安慰它,一边引导它回犬舍。这次,“西南”毫不犹豫地跟着王文峰回去了。

从搜救犬到智能犬,要适应更要探索

“‘西南’,卧!”

室外训练场上,曹翔一边给“西南”下口令,一边操控智能机器犬靠近“西南”。“西南”安静地卧在地上,双眼紧紧盯着不断靠近的智能机器犬。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曹翔正探索如何让智能犬和搜救犬在地震灾害救援中协作配合。目前,智能犬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运用尚为探索阶段。要让动物搜救犬接受智能机器犬并与之合作,难度可想而知。

曹翔还记得两条“犬”第一次见面时的有趣情景——那天,当他操控着智能犬来到“西南”面前,“西南”如临大敌,身上的毛倒立起来,不停对着智能犬狂吠,甚至几次想要挣脱犬绳向智能犬身上扑。

“‘西南’可能是‘吃醋’啦!”曹翔笑着说。

搜救犬出色的嗅觉在救灾当中有许多优势,它们甚至能找到被埋压在废墟下20多米的人员。目前,还没有一款智能机器犬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搜救犬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它们不能长时间持续工作,驯养成本高,易受气温、风力等环境因素影响……

智能犬则可以持续工作数小时,并且能通过搭载的智能应用模块,帮助救援官兵实时掌握灾害现场情况。智能犬可以将物资运送进救援现场,能与受困人员进行远距离通话,甚至还能为灾难溯源及预测防范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智能犬优势不少,但它无法代替搜救犬。曹翔认为,未来“双犬”协作,可以有效缩短搜救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如何才能实现搜救犬与智能犬的配合,曹翔仍在探索。首先,让“西南”接受智能犬这个“新伙伴”并不容易。犬天生有捕猎本能,还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旦有外来物体靠近,它就会有很强的攻击性。

曹翔首先让智能犬在“西南”周边活动,不管它做出扑咬还是其他动作都不干涉。等“西南”适应了智能犬的存在,不再抱有敌意,他再渐渐纠正“西南”出现的扑咬等不良动作。目前,“西南”已经不再攻击智能犬,还可以和智能犬一起做些简单的动作。

“两犬相容”只是第一步,它们真正实现相互配合,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曹翔记得第一次操控智能犬时的尴尬经历。那天,他像往常一样操控智能犬,进入一栋尚未完全坍塌的大楼搜索。谁知,刚进废墟,智能犬就摔倒在地,四脚朝天。

曹翔尝试让智能犬自己爬起来,几次都以失败告终。他尴尬地把智能犬抱出来,重新开始。

第一代智能犬为黑色,大小与“西南”相仿,脑袋上装着一套音视频采集设备,背上挂载着可拆卸式侦检小模块,四条腿靠锂电池驱动前行。

第一代智能犬在废墟上作业出现的问题,还没来得及反馈给厂家,曹翔就遇上了第二个难题。那天,他启动智能犬准备进入废墟训练。没想到,智能犬没走几步便“罢工”了。

曹翔连续几次重启操作,智能犬仿佛闹起了脾气,总是起来跳几下便一歪身子躺下不动。无奈,他只得请厂家技术人员到现场,共同探索改进措施。

很快,第二代智能犬亮相演兵场。“二代智能犬变成了纯白色,体型更小,增加了翻身功能,摔倒后能迅速爬起来。”曹翔边说边演示。只见,倒地的智能犬四肢往后一撑,翻身跳起来,稳稳站在地上。

最近,曹翔正尝试让智能犬像“西南”一样学习“敬礼”:蹲在地上,将两只前肢提到胸前。“在废墟上执行任务时,这个动作很有用,可以让操作人员看到智能犬背部原本的视野盲区。”他说。

曹翔还尝试让智能犬代替搜救犬将水源、食物等物资运送进狭小空间内。对于那些不能第一时间获救的被困者而言,获得补给就意味着生命延续的可能。

智能犬装备救援队后不久,曹翔就带着它参加了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报告,任务区未检测到有毒有害气体。”演练场上,曹翔首先操控智能犬进行侦察检测。随后,他又带着“西南”进入废墟搜索。

突然,正在嗅闻的“西南”对着一堆钢筋混凝土吠叫起来。很快,救援队员将“西南”发现的“被埋压人员”从废墟下营救出来。

“双犬”成功配合,高效完成演练任务,曹翔信心倍增:未来,他们一组3个搭档,一定会“解锁”更多救援新技能。

图①:西南方向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举行庆祝建队二十周年活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陈祥清:公益之路的“托举哥”
...的“托举哥”陈祥清。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我们来认识一名福建星光救援队的队员——福州“托举哥”陈祥清。在近日举行的福州市第三十次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上,陈祥清荣获二等奖。此
2023-12-05 06:04:00
【追梦火焰蓝 守护万家灯火】从0到1 广东机动队伍的成长之路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记者 谢博韬):组建还不到半年,骨干力量来自五湖四海,是一支力量集中的消防救援队伍……这描述的便是主要承担广东境内森林和草原灭火职责任务的国家消防救援
2023-12-30 07:58:00
四川彭州九峰山失联“驴友”被困4000米位置 已发生多起被困甚至失联死亡事件|封面深镜
...装备,都是80后、90后。记者询问他们被困的具体情况,一名成员回应说暂时不接受采访,“你们找当地政府问吧。”经过登记和身体状况问询后,8人坐车离开。8名失联人员被救出失联人员
2023-11-10 15:15:00
贵州消防员勇夺救援技能项目全国大赛第一名
...中,张浩天以1分50秒92的成绩,勇夺救援技能项目全国第一名。据了解,灭火救援员项目的救援技能模块考验了参赛队员对救援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包括绳索救援和无齿锯、液压扩张器的巧妙
2023-11-15 03:57:00
新春走基层 | 山东森林消防员的“三”字经
...子、竖起耳朵,找一找是谁家着火了,然而,他自己就是一名消防员。眼前,警铃就是命令,肌肉的记忆,职责和使命,容不得他多思,他立马放下灯笼,收拾装备、换上战斗服,迅速与5名队员组
2023-01-21 16:01:00
徒步9公里长沙县福临镇消防队破除万难冰雪救援
...,交给了消防队员。两名消防队员用身子顶住婴儿车,另一名消防队员把绳子系在婴儿车上,牢牢的牵住绳子。余丹和丈夫套上了制作好的防滑圈。确保万无一失后,一行人正式踏上下山之路。消防
2024-02-10 07:16:00
福州87岁老人登山被困,所幸被救援队进山救出
...望远好时节然而,户外有风险老年人登山需谨慎10月30日一名87岁的老人登山被困所幸,被救援队进山救出10月30日12时57分,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接到110警情:有老人在
2023-10-31 21:47:00
“希望人人都能成为新时代的追‘锋’人”
...自费安装扶手360组。今年49岁的叶书辰是团场职工,也是一名“军垦二代”。2021年,叶书辰加入“飞鹰”爱心救援队,开始了追“锋”之路。“扶危助困,是救援者的奉献,更是救援者
2023-03-14 07:35:00
...时作为合同制消防员的他就已经在比武中获得综合体能第一名,因此荣立三等功。后来,他成为一名政府专职消防员,经过一年的集训回到消防站,并再次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我非常热爱消防
2023-11-30 06:50: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