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3-09 06: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记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严玲

阳春三月,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厂内,阵阵海风扑面而来。

“瞧!这些‘下饺子’的新船,要是用上‘高锰钢’,每艘成本就降低近300万美金。”巨大的龙骨下,船厂工程师们围成一圈。

“告诉你们个好消息,自主研发的国产‘高锰钢’已经问世了,正在国际船级社认证阶段。现在我们不仅要给你们‘产’好钢,而且要帮你们‘用’好钢。”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严玲一边介绍科研情况,一边询问、收集着现场数据,为“高锰钢”的便捷应用寻找最优方案。

从“高锰钢”到“船用耐蚀钢”再到“‘蓝鲸一号’钻井平台用超高强钢”……每一次新钢种的成功研发,都意味着一批“大国重器”从此脱胎换骨,拥有了自立自强的底气和力量。在严玲的心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用当代中国科研人员的底气、志气和骨气,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在严玲的记忆中,在鞍钢工作的父母常常穿着藏蓝色的工作服,每天早出晚归。从小生活在钢厂边的她,深刻理解奉献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1994年,严玲大学毕业,入职鞍钢。在工作岗位上,她开发出国内首批系列精轧螺纹钢筋,用于三峡大坝岩体锚固、路桥建设等国家重特大工程;她主持研发的易切削钢,填补了市场空白;当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吹响时,严玲又被调入钢铁产品所造船和海工用钢项目组。

从熟悉的钢种领域,调到陌生的海工钢研发,横亘在严玲面前的是一道道技术鸿沟。严玲回忆道:“第一次接触海工用钢,才发现自己完全是在‘挑战不可能’。”

2011年,国际海事组织将油船用耐蚀钢作为唯一的替代涂层防护方案,纳入标准,并在3年后强制执行。严玲说:“当时,只有国外的一家钢企能够生产这种钢材,如果不能开发出独创的技术特征,就不能解决被‘卡脖子’的窘况。”

为实现快速突破,鞍钢开展了耐蚀钢生产关键技术攻关,严玲担起了攻克“油船货油舱用耐腐蚀钢板工业生产技术”的重任。回想当年的艰难处境,严玲记忆犹新:“那时候,国内在货油舱用耐蚀钢的材料体系、生产技术等方面完全是空白,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面对困难,严玲从基础研究入手,寻找破解方法。她首次揭示了低碳钢在货油舱环境下的腐蚀机理,探索出全新的耐蚀成分体系和制造工艺。历经实验室近20炉的冶炼,10余轮次、1900多吨的工业化试验和上千件试制样品,最终成功开发出系列国产油船用耐腐蚀钢板,造船工艺性和各项性能指标显著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在全球通过多国船级社认证。2014年9月,全部采用鞍钢油船货油舱用耐腐蚀钢板建造的国内首条示范应用油船“大庆435号”顺利交付使用。

在钢铁研究院,严玲最早接触的人是师傅徐建国。在严玲的回忆里,只要有试验,无论多晚,师傅都会带着她跟踪每一块新研发钢板的生产,研究每一个技术参数,让她明白了“以钢为令”的重要性。许多年过去了,徐师傅早已退休,可他那句“搞科研必须深入一线”的叮嘱,严玲一直铭记于心。

研发集装箱船用高强超厚止裂钢时,她和研发团队每天早上七八点到现场,第二天早上七八点离开现场,之后马上到实验室进行分析论证,接连几周进行24小时“跟钢”试制。最终用时两个多月,摸排了全流程关键工序和几十个工艺参数,找到解决方案。严玲打趣说:“连做梦都在看钢板内部照片。”

与油船勘验相比,“跟钢”仍略显轻松。油船勘验是个集苦脏累险于一身的活儿,要在200米长、40米宽、十几层楼高的庞然大物里,顺着不足一尺宽、几乎与地面垂直的竖梯下到甲板二十多米深处,对十余个货油舱挨个勘验。累、险自不必说,更有刺鼻的油气味,每次勘验下来都是汗流浃背,满身油污。

在“大庆435号”服役的3年里,严玲多次只身前往南方偏远的修船小岛进行现场勘验。一次,由于靠泊维修的工期紧,船东只给她留了一天的勘验时间。她独自连夜乘车100多公里赶往码头,接着坐上凌晨2点的驳船来到岛上,没顾上片刻休息,马上下舱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采集数据、分析检测。

严玲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级、省部级、集团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累计创效4.6亿多元。不仅有力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而且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为我国海工钢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突出贡献。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严玲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而她并没有停下脚步,仍然往返于生产现场与实验室之间。严玲说:“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没有终点,科技攻关永远在路上。”

(本报记者 刘勇 本报通讯员 李青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船舶用钢、管线用钢三大领域,全力挺起海洋强国的钢铁脊梁,为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推动我国海洋装备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着独特力量。 心怀“国之大者”、践行科技报国,是海工钢科研
2023-11-12 05:26:00
鞍钢集团: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挺起“钢铁脊梁”
...、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挺起“钢铁脊梁”。胸怀“国之大者” 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
2024-03-23 16:25:00
...“工业的骨骼”。如何强壮骨骼,挺起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作为福建省钢铁生产与不锈钢产业核心基地,漳州正全力打造绿色高端钢铁产业集群。2024
2025-03-19 16:47:00
打造钢铁“大思政课”特色品牌 走实“钢筋铁骨”育人之路
...,近日,由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作的“铸钢铁脊梁 育时代新人”系列微课开讲。“铸钢铁脊梁 育时代新人”系列微课是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大思政课”建设新要求进行
2024-08-05 15:52:00
...宝武太钢集团生产车间,企业导师仪桂兰给北科大“钢铁脊梁”班学生王睿杰进行现场教学,实验室里的数据与生产实际在这里碰撞融合。环境工程专业的王睿杰是“钢铁脊梁”班第一批学生,在太
2024-06-16 05:58:00
....6万吨跨境货物通过中老铁路翻越崇山峻岭,超过5万种“中国制造”搭乘这些“钢铁驼队”走向世界。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的中欧班列,不仅架起亚欧经贸往来的
2025-06-20 14:02:00
智造加码,挺立城市“硬脊梁”
...智能制造大会将于6日在宁举行智造加码,挺立城市“硬脊梁”菲尼克斯新一代智能工厂内,“万能工装柔性流水线”可以“随机应变”,生产9000多种产品,并实现了从接单到交付的全程无人
2023-12-04 06:27:00
不老“钢铁侠”的钢铁品格
...,我国著名的金属压力加工专家。为了挺起民族钢铁的“脊梁”,让“国之重器”不再受制于人,他领衔研发的超级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等攻克了高端钢铁领域的关键难题,助推我国从钢铁
2024-05-22 06:00:00
...推出沉浸式中国动画互动体验。大型豪华邮轮能够实现“中国制造”,其背后是南钢独家供货的船板和船用球扁钢。据了解,“爱达·魔都号”全长323.6米,总面积约3.46万平方米,相当
2025-06-30 08:08: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