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动海报 | 生物+岩土 让文物“活”起来 刘汉龙院士团队的跨界研究,很酷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1 18:48:00 来源:华龙网

刘汉龙院士团队研发微生物岩土创新技术,让文物“活”了起来。通过培养特定的微生物,向松散的砂土中灌注菌液以及营养盐,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在砂颗粒间(析出碳酸盐胶结物质),从而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这项科技,已应用在大足石刻等文物修护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95后博士追“星” 从武汉来到山城:重庆让我惊喜
近日,重庆大学教授刘汉龙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本文图片均为上游新闻记者 甘侠义 摄近日,重庆大学教授刘汉龙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刘汉龙长期
2023-12-11 22:11:00
重庆教授带队无偿修复红井纪念碑 瑞金寄来感谢信
...重庆大学收到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感谢信,对刘汉龙教授团队在支持瑞金红井纪念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信中高度赞扬了刘汉龙教授团队以科技创新成果无偿
2023-11-08 14:00:00
扎实科研,为重大工程打牢地基(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汉龙——扎实科研,为重大工程打牢地基(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本报记者 王欣悦刘汉龙(中)在指导学生做实验。重庆大学供图人物
2024-11-13 06:28:00
...物加固技术,聚焦前沿领域培养新一代科研中坚力量……刘汉龙院士深耕岩土与地下工程安全和开发利用30余年,向着工程项目的难题、产业建设的难点、科研发展的难关不断前进,用奔忙的脚步
2024-11-13 06:28:00
第七届土木工程赣江学术论坛在南昌举行
...组报告、研究生报告等270余场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汉龙、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分别就“多功能透明土模型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数智赋能城市安全”,分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土木
2024-05-22 15:30:00
...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 实习生李勃轮)2月26日,全国岩土力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成立大会的举行,标志着全国岩土力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落户辽宁,目前驻辽
2024-02-28 04:20:00
...会议平台。首届东湖科学会议以“谈技术创新之成就,探岩土产业之未来”为主题,10余位院士和外籍院士,多位产业界企业家、投资人聚焦产业变革,为武汉乃至中部地区城市建设和相关产业高
2023-10-28 03:06:00
...锦屏一级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等50余项重大工程中的岩土稳定关键技术难题,走出一条我国水利水电自主创新之路。对水有种天然的亲近感汪小刚出生在江南水乡,小时候,房前屋后都是弯曲
2024-02-07 01:23:00
王琦:打造智慧矿井  建设能源强国(科创正青春)
...潇洒帅气、充满活力。王琦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执行主任,曾荣获诸多奖项,其中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
2023-06-26 03: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