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被打败的赊刀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7 19:23: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这种卖刀的人,名叫“赊刀人”。

“赊刀人”的形象,大都残留在老一辈人的脑海里。这些人往往背着一大袋菜刀、剪刀之类的货物,穿梭于广袤的农村或熙熙攘攘的乡镇街头小巷里,扯着雄浑低沉的嗓子,吆喝着“卖菜刀啰、卖剪刀啰”。

古代被打败的赊刀人

待人群逐渐聚拢后,赊刀人会不慌不忙地摆好地摊,不厌其烦地向大家推销其刀的优点。诸如削铁如泥、钢好艺精,结实耐用等等。当然,赊刀人还会现场演示刀的锋利,拿出随身携带的铁钉,在众目睽睽之下,手起刀落,伴随着铁钉清脆的折断声,刀却毫发无损。

偶尔,赊刀人还会邀请半信半疑之人亲自体验,以证明这些刀确实名副其实。

在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后,总有性急之人开始询问价钱。这时,赊刀人就会给你两种选择,可以现场出售,也可赊账,日后来取。但不管是哪种方式,刀的价格往往都高于当时市场价,尤其是赊账,甚至会达到时价的十倍以上。

好奇的村民会接着询问收钱的时间,此时的赊刀人会异常神秘地说出一句谶语,预言一件事物和一个现象的发生。并约定,等到谶语实现时,他自会前来取钱。

这就是所谓的“赊刀人”,赊一把刀,立一个谶。

他们没有赊条,不立字句,凭借着过人的预测能力,和相互信任的契约精神,游走江湖,兜售刀具。卖刀的同时也散播预言,在留下一句让人们一头雾水、甚至可笑的谶语后飘然而去,没有人知道他们从何而来,将去往何处。

由此,赊刀人的身上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他们虽身处江湖,却始终笑容可掬,从不好勇斗狠,恃强凌弱。他们虽价格有失公允,但买卖自由,从不强买强卖,童叟无欺。

历史上,“赊刀人”最早可追述到宋朝,只不过当时不叫赊刀人,而叫“卜卖”。顾名思义,就是边占卜边卖货。

古代被打败的赊刀人

有人说,赊刀人的祖师爷是鬼谷子。鬼谷子何许人也,春秋时期和孔孟齐名的大思想家,是一位胸怀卓越智慧的旷世奇才。他不但精于占卜,具有通天彻地的才干,还长于兵学,六韬三略无所不通。他门下弟子无数,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他还一手创立了鬼谷派,是一位真正的隐士高人。

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已无从考察,但“赊刀人”的一语成谶,倒屡见不鲜。

历史上就曾记载了一则赊刀人的预言。

清咸丰年间,有一个外乡的赊刀人用船载着刀具沿水道售卖。每逢路过人群密集之处,便开始兜售,“计价目而不收钱文”。

当时的米价为80文一升,赊刀人留下谶语,待米价降至18文一升时,再来讨钱,“众皆笑其痴”。结果等到光绪初年,米价果然跌至18文,但赊刀人此时却杳无踪迹。

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有赊刀人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人必定会被打败,他的刀钱会等到日本人滚蛋的这一天再来收取。

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由于交通闭塞,这个小村庄很少有外乡人出现。一个炎热的下午,赊刀人的到来,让这个村庄一时热闹起来。村民纷纷聚集到他的地摊周围,好心的人家甚至端出来玉米粥招待他。在完成了卖刀前的一系列推销过程后,赊刀人说出了一句预言,他的刀钱会在打败日本人之后再来收取。

正在众人惊奇于赊刀人的预言时,3个鬼子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村民们惊恐万分,纷纷躲避。鬼子径直走向了赊刀人,用枪瞄准了他,嘴里叽里呱啦地说着无人能懂的日语。赊刀人见此情景,放下紧握在手中的两把菜刀,对鬼子厉声喝道:“只要你们不伤害乡亲们,我就给你们走。”

赊刀人随即被鬼子押解离开了。

临走时,还不忘嘱咐村民们:“我是没有机会来收钱了,等鬼子滚蛋后,自会有人替我向乡亲们讨要。”

古代被打败的赊刀人

日本人确实被打败了,但赊刀人却再也没有现身,也不见他人前来收取刀钱。

也许,在那个国破家亡的时刻,赊刀人除了是生意人外,似乎还有着另外一层身份。

当然了,新中国建立后,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活跃着赊刀人的身影,他们的预言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

有人预言,猪肉会卖到15元一斤,而当时的肉价不到一元,现在看来这太过正常了。

有人预言,米价会超过10元一斤,而当时的米价也没有超过一元。

还有人说,等到村民的茅草屋全部成为高楼大厦,农村没人居住时,再来取钱。

又有人预言,“满城大楼无人住”,“一栋楼换你一袋面”等等。

实际上,赊刀人说到底仍然是生意人。他们不过是常年行走江湖,得到和收集的信息较多,利用与村民们“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故意制造一些噱头,借此高价推销他的刀具罢了。当然,每次的预言并非一定实现,但总有些一语成谶的时候。

因此,赊刀人就是一种风险投资,这和如今的期货交易、炒股等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他在赊刀的过程中,需要彼此的信任和遵守传统的契约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讲,赊刀人其实就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生意行当而也。

(参考资料:《赊刀人的前世今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走南闯北的“赊刀人”,是鬼谷子的传人吗
...解,但是他代表了中国玄学文化的巅峰。一声吆喝,一个预言,平淡无奇的赊刀人用他特有的思路预言未来。“一语成畿”的背后是赊刀人的精心谋划还是事出巧合。一,赊刀人的来历。提起走街串
2024-09-30 12:38:00
历史上的赊刀人非常神秘,他们是唯一可信的鬼谷子传人
...是鬼谷子的传人。在一些事情发生变化前,赊刀人将一些预言通过“赊刀”这一商业行为广布于天下,据说很多事情都已经应验。传说中赊刀人挑着扁担走街串巷,售卖他们的菜刀,但赊刀人的菜刀
2023-01-06 16:05:00
赊刀人:从宋朝到现代的神秘商业现象
...反的白莲教,再如接下来的这个:成员个个背刀,只留下预言便走的“赊刀人”。在中国北方,“赊刀人”一直是行事神秘的代称。而他们的工作也很简单,那就是游走于大街小巷,将身上的刀赊给
2023-10-27 14:52:00
中国古代民间最神秘的职业,如今销声匿迹
...谷子的神秘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就像现在我们口中的预言帝,说什么,来什么。赊刀人就被认为是鬼谷子的传人,有着鬼谷子的能力。鬼谷子的能力很强大,强大到不用他自己出手,自己教的几
2023-07-08 13:00:00
周朝灭亡的谶语,是什么呢
周朝要灭亡了,预言家散布谶语,警示天下!周朝灭亡的谶语,是什么呢?典出《史记,周本纪》:月将升,日将落,檿弧箕箙,几亡周国。周朝即将灭亡,因为日落月升,阴阳要颠倒了。阴阳将在天地
2023-01-06 15:25:00
丰碑永矗大王庄
...雄们的事迹。广场西边有十块红色宣传牌,记载“大王庄村民英勇抗日记”;东边也有十块红色宣传牌,记载“抗日战争大事记”。印象最深的是广场右前方高高的马头墙上的巨幅画,描绘了王氏亲
2023-07-07 02:01:00
为了当皇帝改名,结果同名的人当了皇帝自己却惨死
中国古代社会,产生过许许多多的预言谶语,这些预言谶语对当时的人们产生过重大作用。尤其是每当改朝换代时,谶语就会出来。历朝统治者对此很重视,甚至想要避免预言的实现。比如秦始皇时期就
2022-12-29 20:01:00
刘秀为了成就帝业,一生经历了哪些人生苦难
...天随机眷顾。二、谶语真的灵验吗?自古帝王兴替,往往预言家先有所察觉。据传刘秀因一个谶语起家,其灵验程度引人疑虑。且说当年,汉成帝侄刘欣继位,谶语专家刘歆遂将名改为“刘秀”。数
2024-02-20 21:27:00
日军杀了143名乡亲,松本决定“先礼后兵”
...梦乡,沧州泊头市营子镇东北3公里的军屯村一片寂静。村民贾廷元的妻子月娥到村外打水,突然听到一阵鼾声。她一怔:谁会在村外睡觉?上前一看,月娥大吃一惊,地头竟然有一个鬼子抱着个步
2023-08-02 21: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