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稳步推进 绿电交易持续扩大中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15 11: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电力报

本报记者 刘光林

为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满足电力用户购买绿色电力需求,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征求意见稿)》。作为《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的补充,文件正式下发后,将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绿电交易统一规则。

绿电交易渐活跃

“交易活跃但供需不平衡、证电价格有降有升、核电有必要纳入绿电交易体系……”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联合编写完成的《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展示了我国绿电交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更阐述了绿电绿证供需形势的喜与忧、价格的升与降、国际认可的是与非等深层次问题。

《报告》认为,绿电交易在机制上为绿色能源开辟了优先交易、优先执行和优先结算的渠道,精准化匹配绿色电力消费意愿,支撑绿色能源提高有效利用水平,引领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全面系统地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

相较前几年,我国2023年绿电市场交易异常活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核发绿证预计达到1.76亿个,绿电交易成交电量达611亿千瓦时,分别是2022年的7.8倍和10.5倍。

4月29日,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获悉,截至2023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累计成交绿电规模达830亿千瓦时,参与交易的经营主体达2万余家。

另据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鑫根介绍,截至去年11月底,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电量达130亿千瓦时。其中2021年成交电量为10.65亿千瓦时,2022年成交电量为38.3亿千瓦时,2023年前11个月成交电量达81.2亿千瓦时。逐年增长的势头同样十分明显。

针对有关绿电“供给能力不足”的观点,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庞博认为,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能做到如今这么大规模、大比例的新能源接入并消纳,在全球范围内和世界电力发展史上已经相当于进入“无人区”了,“在国际上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据了解,2023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内新能源日最大出力达3.6亿千瓦、占当日负荷的41%,新能源单日最大发电量达49亿千瓦时、占当日发电量的32%。

如果非要说供给能力不足,庞博坦言,这主要还是和当前的政策有关系,因为大部分新能源电量被作为全额保障性收购电量纳入优先发电计划,主要用于保障居民和农业用电。这部分电量非但没有进入绿电市场体现其绿色电力价值,反而在煤电市场化价格上涨20%之后相对成了低价电,也没有体现出环境溢价(可再生能源价格超过煤电市场化均价的部分)。

所以,与其说“供给不足”,不如说供需不平衡。据王鑫根介绍,广东省的绿电成交率高达96%,但在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的西部省份成交量就很低,“绿电买不到、绿证卖不掉”两种情况交织存在。他认为,未来绿色电力供应水平将成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在更大范围配置绿电资源,鼓励跨省跨区绿电交易。

供需不平衡问题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同样有所体现。西部省份本应成为绿电的供应方,但由于西部省份被分配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比较高,所以除去配套必须外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之外,西部省份没有太多的外送绿电积极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像青海、新疆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大省,竟然排在各省绿证购买排行榜的前两位。“这两个地方预测到有可能完不成‘十四五’‘能耗双控’指标,因为消费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耗双控’,于是两地就通过购买绿证的方式来冲抵‘能耗双控’指标,正因为这样,其绿证购买量就上去了。”庞博介绍道。

环境价值初体现

伴随交易规模的上涨,绿电交易价格也呈现逐年走高的趋势。

《报告》显示,在成交价格方面,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成交绿电的环境溢价在2021、2022、2023年分别达到3分/千瓦时、5分/千瓦时、6.5分/千瓦时。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绿电交易成交价格也在不断走高,2023年成交价格较煤电均价高出1.85分/千瓦时。

对于绿色电力环境溢价的上涨,王鑫根认为与一次能源价格协同上涨有关。同时,他还认为与消费侧群体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关,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和绿色品牌影响力,不断释放出对于绿色电力的需求。但是他又介绍,虽然就全国整体而言新能源有一定环境溢价且溢价仍在不断走高,然而在南方区域个别省份新能源装机占比高,供求关系比较宽松,存在较大消纳压力,导致绿电成交价格反而较其他电源更低一些,这也吸引大批高耗能企业出于经济考量去积极采购和消费绿电。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尽管绿证成交均价大约为每张几元、十几元、二十几元不等,但具体成交价格却差距很大。“2023年8月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之后,绿证价格的变化幅度非常大,最便宜的一张才两块钱,最贵的却能达到1000块钱。”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气候与能源部能源转型项目总监袁敏认为,这与最新政策为绿证设置了时效性因素有关,越早核发的绿证价格就相对越便宜。2023年7月25日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明确规定,认证机构通过两年内的绿证开展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时间自电量生产自然月(含)起,认证信息应及时同步至核发机构。这其中的“两年内”即为绿证设置的时效性。

内外两手抓提升

“我们的绿电交易是‘证电合一’的,并且在交易过程中采用了区块链技术,使得绿电的生产、输送、交易都是可追溯的,数据不可篡改,所以我国绿电的国际认可度本应是比较高的,但实际上我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却不是很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

“由于我国绿证还不能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国内的一些跨国企业比较倾向于采购国际绿证。”袁敏介绍,我国应该尽快推动绿证相关标准与国际实现互认,加速我国绿证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绿证之所以很难得到国际认可,主要原因在两方面:一个是绿色低碳价值被重复计算问题,再一个是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难以追踪问题。

要避免绿证绿色价值的重复计算,就是要实现不同机制、不同市场之间的协同。一个项目,不能既在绿电市场上又在绿证市场上重复获得绿色电力价值,更不能又继续到强制碳减排市场上和自愿碳减排市场上获得减碳价值。这也是我国绿证经常被诟病的地方。

据庞博介绍,为了做好电力市场与碳市场的协同工作,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正在组织进行电网碳排放因子测算,根据新的测算方法,已经通过绿电交易成交的电量,以及在绿证交易中成交绿证对应的电量,在计算电网碳排放因子时必须予以扣除。这样就避免了绿色价值重复计算的问题。

让绿证得到认可,其实就是确保绿证交易是可追溯的,所以追踪机制同样非常重要。目前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正在编制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技术规范标准。“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论证,并通过对话以取得国际认可。”庞博说,目前这些工作正在做。而只有建立了中国标准,在绿证交易方面才能有中国方案,中国绿证才能得到国际的认可。

“一个比较好的情况是,中国绿证已经得到RE100组织的认可。我们要争取得到更多的国际认可,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功课,在‘漂绿’行为方面严格约束好自身;另一方面就是一定要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标准制定,要形成中国标准,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国际对话。”《报告》课题组代表陈臻表示。她认为,中国的绿证要提高国际认可度,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话题,必须去加强标准体系研究和参与到国际标准的认证对话当中去。在这方面,协会、社团等各方面的一些组织都可以行动起来。

对话是十分必要的。其实,目前全球对于清洁能源划分并未达成共识和形成一致标准。例如核电,欧洲认可其绿色能源身份,为其核发绿证,而其他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在内并未给核电核发绿证。同样的情况,全球不同地区对于水电的绿色身份也存在不同的认定标准。但是全球气候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大家不能各说各话,需要坐到一起,排除一切地域文化甚至政治因素的干扰,共同商讨出一套大家都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标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国能源供应能力稳步提升(经济新方位)
...能调度运用不断增强,调节作用逐步显现。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93次,同比分别提高约100%、86%。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上
2024-08-04 06:19:00
一季度,浙江企业买入国内绿证超过596万张,约占国网经营区同期绿证交易总量的51%。这与去年42万张的全年交易量相比有大幅提升,折合绿色电力达到59.6亿度。此外,一季度浙江绿色
2024-04-11 09:01:00
浙江跟外省有笔“百亿”大生意
...运行。截至今年10月,该市场的交易范围已实现国家电网经营区和蒙西地区全覆盖,交易主体超过6000个,累计交易电量超过880亿千瓦时,通过打破省间壁垒,让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
2024-12-06 10:41:00
...进一步促进无锡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内首个绿电绿证服务站。无锡地区集聚了大批外向型企业,随着全球供应链加快向低碳转型,通过购买绿电、绿证来降低碳排放,已经
2024-04-02 01:55:00
天风研究:短期内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的电价压力或将持续
...化 交易。据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统计,截止2022年底,国网经营区内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已达到其全部发电量的34.68%
2023-12-27 10:14:00
绘就中原多彩图景
...“H”型交流网架,省内特高压直流线路数量占国家电网经营区的近一半,涉及送受端12个省份。据了解,2023年外电入豫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减少河南地区标准煤
2024-04-16 01:30:00
受高温影响,7月以来,国家电网经营区负荷四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1.8亿千瓦,同比增长9%。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4个区域电网及江苏、浙江、山东等16个省级电网负荷68次创新高。
2024-08-08 18:44:00
...率先在全国实现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运行,成为国家电网经营区内启动试运行时间最早、结算试运行时间最长、市场主体类型最全的电力双边现货市场。 一批创新性改革在山西扎实推进。推动绿
2024-09-08 21:55:00
八部门印发方案拓展应用场景——释放新型储能市场潜力
...千瓦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约620小时。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累计充放电量约220亿千瓦时,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累计充放电量约30亿千瓦时。 在电力平衡较为紧张
2025-02-22 08:1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