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23 14:29:00 来源:中国网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中国网5月23日讯(记者马旷)5月21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根据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张肖担纲导演的话剧《燕食记》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成功首演。这部以岭南饮食文化为脉络的作品,凭借对原著精神的悉心挖掘、年轻化戏剧表达的创新探索,以及对匠人精神与传承情怀的细腻诠释,重新编织了岭南饮食文化记忆的经纬。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命运沉浮见筋骨,岭南味里藏乾坤

《燕食记》原著以“饮食”为切口,勾勒粤港百年风云,“一蔬一饭见天地,一味一情写人生。”从“待鹤鸣”到莲蓉月饼,一道道美食成为连接起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符号。对于话剧《燕食记》来说,将四十多万字的文学著作压缩至120分钟的舞台作品,犹如在百年历史的浓汤中萃取最精华的“味魂”。主创团队以“吃”为支点的重新编排舞台叙事,荣贻生的“古法炒莲蓉”象征传统根脉,热络活泼的美食节目和同钦楼的“创新月饼”隐喻了文化突围,通过食材特性与烹饪仪式的层层递进,完成从技艺传承到时代精神的抽象概括。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原著作者葛亮在看完首演后表示,话剧《燕食记》的改编让他“如见故人”,不仅看到文字脱离书本活色生香的呈现于舞台上,还给自己提供了新的视角,感谢《燕食记》剧组,用这样的方式让这些“亲人”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传统文化年轻化,沉浸体验破次元

如何让百年史诗吸引年轻观众?以90后导演张肖为核心的年轻主创团队,选择以“游戏感”重构宏大叙事,以原著中的“美食大赛”作为全剧框架,巧妙填充进人物成长的脉络,让厚重的故事在插叙结构和幽默叙事中展开,呈现出张弛有度的节奏和轻盈的整体观感。美食大赛上,熟悉的TVB综艺感节目片场,4K即时拍摄技术精准捕捉演员面部表情细节,多媒体动画直观呈现原著中菜品的色香味,沉浸式观感令观众直呼“仿佛穿越到《食神》片场!”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在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的创意之下,话剧《燕食记》打破传统设计思维,广彩瓷纹样投影点明主题,港风茶楼和复古服化勾起回忆。现代音乐唱段的融入和粤语台词的保留,令这种“新岭南美学”既尊重传统,又契合年轻审美。这些细节不仅是对原著中港粤茶楼文化的还原,更是对一个时代集体记忆的致敬,让文学中的“烟火气”真正走进大家的生活。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面对原著庞杂且个性鲜明的角色体系,在编剧精简为30余个核心人物的改编后,15位演员以“丝滑换装+声线重塑”实现“一人千面”:前一幕还是清末茶楼里拖长腔吆喝的跑堂,转身便化作西装革履的现代食客,通过手势习惯与方言口音的精准切换,演员们“一赶多”演绎的茶客众生相,在碎片化场景中拼贴出完整的时代群像。30余个核心人物的演绎,让原著故事线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让观众充分体会粤港百年变迁。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主创观众共熬戏魂,葛亮点赞舞台“镜像”

演后谈上,原著葛亮表示很惊喜主创团队在《燕食记》原本忧伤的、深蓝色的基调当中,发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可以如此活泼、朝气,这种“镜像”的诠释带给他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相信这就是舞台的魅力。在场观众则表示,这部悲喜交织的演出,不同于以往对国家话剧院的传统印象,没想到这么鲜活,完全打破了想象,“看完超想吃粤式点心”。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导演张肖表示,接手《燕食记》这样的文学著作,内心惶恐又激动,与团队在一起创作的过程像一次紧张刺激的冒险。同时《燕食记》剧组还在剧院现场设置了互动活动,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建议,让观众不仅在剧场内成为“参与者”,也在剧场外成为“共创者”,帮助话剧《燕食记》像剧中的莲蓉一样:蓉要慢慢炒,戏也能在演出不断打磨出它的丝滑和香气。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岭南饮食文化绽放舞台 话剧《燕食记》在京首演成功

图为《燕食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剧照。中国网记者 马旷/摄

《燕食记》用舞台证明,传统文化与新生代精神可以同时呈现,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味觉记忆,是每当蒸汽升腾时就会被唤醒的情感共鸣。

据悉,5月21日至25日期间,《燕食记》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演出,在“活泼又深情”的创新表达中,与观众赴约这场跨越百年的味觉与心灵之旅。

编审:王月博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span.X1{font-family:'ArialUnicodeMS';font-size:11.0pt;color:#000000;}span.X5{font-weight:bold;}span.X6{text-decoration:underline;}span.X8{font-family:'ArialUnicodeMS';font-size:11.0pt;color:#000000;}【责任编辑:马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间烟火气 永远东来顺 ——大型新编话剧《西去东来》舞台艺术再现
...任和拥戴的百年老字号的传奇。 国家非遗 舞台芳华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东来顺便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瑰宝,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展现中
2023-08-30 18:07:00
中国人的道理都在吃里头了,《燕食记》同名话剧首演
...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5月21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根据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燕食记》,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将40多万字的文学著作压缩至120余分
2025-05-23 19:01:00
“豫见齐鲁·山河有约”河南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在烟台成功举办:甲骨文“活”了!红旗渠“燃”了!
...”心灵洗礼:“红旗渠精神”激荡港城掀热潮当晚上演的话剧《红旗渠》被称为“战天斗地的精神丰碑”,彰显了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价值。话剧《红旗渠》以恢廓宏大的气势,全景式展现了
2025-06-13 16:41:00
《西去东来》讲述“东来顺”风雨历程
...的故事情节中展现着鲜活的历史、复杂的人性,以及中华饮食文化的特色。导演闫锐表示:“话剧《西去东来》跨越东来顺双甲子的历史兴衰变化,同时也展现百余年间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及中华
2023-09-18 03:46:00
...舞台俨然成了一个剧院。这部全由在校大学生主演的英文话剧《A New Classmate》最终在观众的掌声中谢幕,它的导演正是Vita
2023-09-10 02:37:00
话剧《爱的嘎巴菜》下月“上桌”(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天津人艺创排津味儿故事话剧《爱的嘎巴菜》下月“上桌”(图)本报讯(记者 刘莉莉)昨日,记者自天津人艺获悉,该院新近创作的一道津味儿“文化餐”──话剧《爱的嘎巴菜
2023-04-18 05:27:00
粤语版《天下第一楼》叫好又叫座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话剧团打造“港式京宴”——粤语版《天下第一楼》叫好又叫座本报记者 张 盼《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18日第 04 版)本文图片均为粤语版《天
2025-01-18 04:22:00
...舌尖上的幸福滋味。书店定期举办体现“福”文化的小型话剧、地方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展演,并开展各类“福文化”非遗项目读者体验活动。开业运营一年来,福书轩紧紧围绕打造幸福阅读
2024-04-27 07:57:00
中国味道 天津骄傲 饺好运闪耀达沃斯文化之夜
...基因的美食文化名片,在觥筹交错间,向世界生动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达沃斯论坛天津饺子“饺好运”主题展位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中外宾客热切期待着,只为品尝一口鲜美
2025-06-27 15:4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一街吃遍金陵味 市井烟火是茶南
10月7日,建邺区茶南大街热闹非凡,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大家打卡各类美食,在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中,感受着浓厚的市井氛围与生活气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2025-10-08 08:06:00
红裙踏歌林海 《卡门》压轴终章5天5场!南京森林音乐会完美落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桂香渐浓,弦歌不辍。10月7日晚7时30分
2025-10-08 08:05:00
华晨宇南京三日烟花点亮“火星乌托邦” 中秋夜预告乐园新篇章
2025年10月4—6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南京汤山音乐谷燃情开唱。这个从基建起步,由团队灌水泥、铺草坪,从零打造的火星乌托邦
2025-10-08 09:44:00
龙海:国庆中秋长假 非遗嘉年华精彩纷呈
南音表演。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方勇顺)国庆中秋长假,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在龙海月港古镇启动,南音
2025-10-08 07:41: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人气火爆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10月2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举行九月庙会活动,杂技绝活、非遗展演轮番上演
2025-10-08 07:53:00
吉镜头|八月十六 “超级月亮”已上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025-10-08 00:33:00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