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一网贷平台竟出1927个“李鬼”!山寨金融App痼疾怎么治?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6-27 22:48:00 来源:北京商报

明明下载的是贷款软件,怎么贷款不成反被扣钱?贷款诈骗App横行,你能分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吗?近日,包括工信部反诈专班、北京反诈等多方发布提醒,披露了一大波涉诈贷款App名单,在其公布的被仿冒App一周排行榜中,甚至有贷款平台被仿冒数量高达1927个。网贷变诈骗的背后,山寨金融App痼疾究竟该怎么治?消费者又该如何分辨?

有平台被仿冒数量达1927个

“注意!这些贷款诈骗App让你‘越贷越穷’!”6月27日,“北京反诈”发布了一批涉诈高风险App名单,大部分App涉及到贷款类诈骗。

从名单来看,包括了2345贷款王最新版本(版本1.0)、阿土伯贷款最新版(版本1.0)、百 分 贷App安 卓 版(版本1.0.5)、百顺宝小额贷款V5.6(版本1.0)、北银消费E点贷官网版(版本1.0)、铂 银 贷App安 卓 版(版本1.0)、彩虹花呗贷款(版本1.0)、草 莓消 费贷款App(版本1.0)多家平台,虽号称“轻松借到钱,为一站式借款平台”,但实际均为贷款诈骗。

一网贷平台竟出1927个“李鬼”!山寨金融App痼疾怎么治?

除了贷款诈骗类App外,目前也有不少山寨金融App同样值得警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360JT、京.束.金.融、平安I贷App、360借条(版本3.5.8)、平安普惠、中原JR、拍拍贷(版本1.0)、众安D等App,也多次被列入山寨金融App名单。

App被仿冒,涉事机构苦其已久。据工信部反诈专班6月15日披露的App易被仿冒一周排行榜,有金融平台被仿冒的数量竟高达上千个。例如,官方公布的被仿冒贷款App中,平安普惠被仿冒数量高达1927个,其次为360借条,达1846个,再次为省呗、国美易卡、众安贷、携程金融等,分别被仿冒了373、25、2、2个。

对于被仿冒的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前述多家平台进行采访,其中,携程金融称,一旦发现有诈骗分子打着“携程金融”的名义实施诈骗,将第一时间进行举报处理,并积极配合警方助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从诈骗套路来看,在虚假网络贷款App诈骗中,诈骗分子一般会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在受害者下载安装虚假网贷App后,诈骗分子再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受害者,以收取手续费、缴纳年息、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诱骗受害者转账汇款。

这些虚假贷款App一般都会选择一些有高知名度的正规企业App进行仿冒,通常假冒App和正规App的名称、图标以及功能体验十分相近,大多数用户难以分辨。但仔细对比还是能发现其中端倪,例如在外观上,仿冒App一般会在正规App原有名称里加减字、换字或者变换大小写、替换同音字、简繁字体转换等,且仿冒App图标一般更为粗糙。

另外在营销端,骗子一般假冒客服通过手机号添加支付宝或微信好友,发送伪造的身份证、工牌、公司营业执照、职场短视频、红头文件等PS图片或视频骗取信任。

“目前,各行业的头部机构多少都会有被仿冒情况,企业可以做的是加强前端消费者教育,引导消费者到正规官方渠道办理业务。”一家被仿冒平台超千数的贷款平台从业人员说道。

另外,多家被仿冒平台也表示,建议消费者不要在不明网站下载金融类App。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在不明网站下载金融类App。凡是有金融需求都要找正规金融机构,去官网或官方应用商店下载相关App。

诈骗手段升级后消费者怎么防?

非法金融App平台,近几年一直是金融监管部门、网信部门及公安部门的重点监管打击对象,但互联网诈骗平台依然层出不穷。特别是仿冒知名金融App的品牌设计,以假乱真,易让用户上当受骗。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多方采访和调查梳理发现,其主要以线上借款类App为主,一般利用消费者急需借钱的心理,骗取信任后实施诈骗。从操作手段上来看,山寨金融App的上线渠道一般是审核不严的小商店,或者只是一个下载链接,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线上渠道进行推广。另外,山寨金融App通过假冒正主品牌、假冒工作人员身份、仿造话术等套路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再骗取其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或者骗取受害者在不知情下借取了高利贷。

缘何这些假冒金融App屡禁不止?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认为,其背后有多方原因,一是诈骗平台利用技术手段仿冒知名平台,诈骗手段升级;二是互联网渠道很多,各家互联网平台对诈骗平台的审核存在差异和漏洞,诈骗平台也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三是投资者对于诈骗平台的识别能力依然存在不足,有些投资者追求高收益,风险意识不够。

“目前山寨金融App改头换面确实成本很低,即使被发现也可以通过更改App名称与图标、域名等方式快速更新换代,再辅以仿冒知名金融App,具有较大迷惑性和欺骗性,使消费者难以识别,很容易上当受骗。”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说道,背后甚至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包括开发仿冒App的技术人员、各种网络推广渠道的广告商、贩卖个人信息者、洗钱机构等。

就在近日,延吉市公安局侦破了一起虚假贷款平台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其中一受害人张某即是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贷款App广告,于是下载、注册,最终受骗。

对于此类山寨金融App横行市场的乱象,肖飒指出,消费者一方面应注意下载来源,尽量从官方应用市场下载软件,避免下载来源不明的App,尤其是贷款或其他涉及金钱的App;另一方面不要轻易相信来自不明渠道的宣传和推广,尤其要关注最新出现的推广方式,同时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另外即使下载了此类软件,其诈骗方式往往是要求受害人先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费用,此时提高警惕还有机会止损。

事实上,正规的贷款产品,不会在放款之前提前收取费用,如果手误输错银行卡号,也会显示放款无法成功。于百程补充到,如果放款前,平台以任何理由要求借款人付款,消费者都需要保持警惕。如果不幸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举报,提交相关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治理还需监管、平台等多方合力

“仿冒的金融平台危害较广,不仅消费者财产和个人信息受骗,对于被仿冒的平台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危害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于百程指出,因此,在治理上,还需要监管方多部门联手,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加大打击处罚力度,完善投诉举报制度。

另外,互联网平台方也应加强合作方审核力度,建立行业性金融平台的合作审核标准,利用技术手段监测平台上日常诈骗风险;正规的金融平台,也需要做好仿冒风险监测分析,及时跟监管方同步;消费者则需多了解金融投资知识,增强风险意识,选择正规渠道的官方平台,保护好个人账户等敏感信息。

肖飒同样认为,此类涉诈高风险App的治理,由于其容易改头换面的特性,披露名单难以及时更新,提示风险的作用有限,因此还应该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治理。一是加强诈骗预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四条,公安机关应当会同金融、电信、网信部门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等建立预警劝阻系统,对预警发现的潜在被害人,根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劝阻措施。预警手机厂商、安全厂商、浏览器厂商等要积极接入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应接尽接、不留死角,织密预警劝阻网络。

二是,要加强各类网站平台责任。在肖飒看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二条,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账号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采取限制功能、暂停服务等处置措施。其中特别是具有社交属性的相关平台,应严格审核与规范各类广告,加强涉诈信息识别与处置技术,落实其社会责任。

三是,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金融领域相关社会组织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协助金融消费者依法维权,推动金融知识普及,从而提高消费者对金融与各类App的认知,加强其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逵”还是“李鬼”?揭秘山寨App的诈骗套路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近期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知名厂商App的品牌和数据价值,仿冒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山寨App。工业和信
2024-05-09 09:25:00
搜索引擎广告乱象调查:山寨网站排名前列,广告标识不明显
...——上面广告太多啦,其中还夹杂着大量‘山寨网站’‘李鬼网站’。”北京市民钱筱(化名)感慨道。原来,钱筱想要下载知名游戏客户端Steam,于是在某搜索引擎上检索“Steam”,
2024-01-12 07:45:00
本文转自:海口日报“李逵”变“李鬼”?山寨App别成难治之疾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近期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知名厂商App的品牌和数据价值,仿冒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山寨App。
2024-05-10 09:17:00
...施电信诈骗的目标。诱导消费者进行积分兑换的运营商“李鬼”,踩踏了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涉嫌虚假夸大宣传、价格欺诈、销售假劣商品、仿冒混淆销售。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
2023-01-13 15:39:00
...金”、“博时养老”、“中信建设”等多个金融机构类“李鬼”。对于仿冒App、假借公司或员工名义实施诈骗等行为,多家金融机构日前均进行了澄清与警示。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应当提高警
2024-01-24 07:07:00
中原消费金融“见招拆招”之揭穿金融App里的“伪装者”
...使用量大幅提升,一些不法分子便动起了歪心思,搬出“李鬼”设下圈套,利用虚假贷款、仿冒金融平台类App实施诈骗。从工信部反诈专班公布的信息来看,仅2月以来,就先后有32款涉诈高
2023-07-21 16:43:00
帮助“李逵”打“李鬼”
...和被仿冒品牌名字相似,让消费者非常容易误认。各种“李鬼”打着“李逵”的招牌营业,损害的是被仿冒品牌的知识产权,而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会给被仿
2023-06-12 02:26:00
6月以来10家公募打假! 冒牌货该如何防
“李鬼”难防,引多家公募发声。7月13日,大成基金发布公告表示,近日,据客户反映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设立仿冒App诱导投资者充值进行诈骗等非法活动。6月以来,公募市场冒牌货横
2023-07-13 20:24:00
...呀!土豆”“粤利粤”“蓝月壳”等,消费者很容易被“李鬼”混淆了视线,一不小心就选择了“山寨货”。这些商品涵盖食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领域,有的只是模仿品牌产品的外包
2023-02-01 13:3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