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3 10:16:00 来源:迷雾调查

2006年北京石景山一个普通的施工现场,意外挖出了一具神秘的干尸。这干尸保存得特别好,穿的还是清朝一品大官的衣服,里面居然还有龙袍,随葬品里还有一套!更奇怪的是他留着明朝的发髻!

这究竟是谁?难道是某个被历史遗忘的皇室成员?干尸身上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施工挖出个大宝贝

2006年5月的一天阳光明媚,工地一片热火朝天。挖掘机在指挥下不断地挖掘,工人们忙着搬运建材,尘土飞扬,谁也没想到,这片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土地下,竟然埋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突然,正在作业的挖掘机猛地一沉,地面像是被什么东西拽住了一样,塌陷出一个大坑!正在干活的工人们吓了一跳,赶紧扔下手里的家伙什,围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看,大伙儿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大坑里赫然出现了一口破破烂烂的棺材,看那腐朽的程度,少说也得埋了几百年了。

更吓人的是,透过棺材缝,能看到里面有个黑乎乎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人是鬼,看着就瘆得慌。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不会是挖到古墓了吧?”“不会是挖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吧?”大家伙儿嘀咕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乱动。工地负责人也慌得不行。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惊动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那可就麻烦了。他赶紧拿起电话,哆哆嗦嗦地报给了文物局。

文物局的专家们火速赶到现场,一个个板着脸,二话不说就把周围封锁了,开始仔仔细细地勘察起来,气氛一下就紧张起来了。

专家们围着大坑转了好几圈,眉头越皱越紧,这现场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这地方根本不像个正经墓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坑,连个墓室都没有,更别提什么陪葬品了,就孤零零一口棺材,显得十分寒酸。

再看这棺材的材质和样式也透着一股子怪异,既不像皇家陵墓的奢华,也不像平民百姓的简朴,倒像是东拼西凑出来的。

专家们心里犯嘀咕,这到底是谁的墓?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带着满腹疑问,他们决定打开棺材一探究竟。

棺材盖被缓缓撬开,一股浓烈的腐烂气味瞬间弥漫开来,熏得人头晕眼花。棺材里躺着的,果然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干尸!

这干尸全身呈古铜色,部分皮肤竟然还保留着一定的弹性,看起来身高也不高,在1米7左右,整体保存的很好,手指甲都非常的清楚,更奇怪的是左脚上居然还长着六根脚趾。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干尸的穿戴可不一般!最外面是一件清代官员的朝服,上面绣着威风凛凛的麒麟图案,这可是清朝一品武官才能穿的衣服啊!

专家们小心翼翼地脱掉朝服,里面竟然还有一件明晃晃的龙袍!

龙袍?这可是皇帝的专属,谁敢穿啊?这干尸到底什么来头?专家们面面相觑,眼下必须弄清楚这干尸的身份才行。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引发热议

专家们赶紧把这干尸送去研究,经过仔细检查,确定这是一具男性干尸,年龄大概50岁,死于深秋,很可能是肠胃疾病。

但是这龙袍和一品武官的衣服是怎么回事?难道他是私藏龙袍被处死了?可法医检查后发现,尸体上没有任何刀伤,明显是正常死亡。

更让专家们摸不着头脑的是,这干尸居然还留着明朝的发髻!要知道,清朝可是出了名的“剃头令”。

剃头令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所有汉人必须剃掉脑袋前面的头发,只在脑后留一条长辫子,美其名曰“金钱鼠尾”。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这剃头令在当时可是掀起了腥风血雨,多少汉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发,宁死不从,最终丢了性命。

所以在清朝,谁敢留着明朝的发髻,那简直就是公然挑战清朝统治,绝对是死路一条!

可这个人不仅穿着龙袍,还留着明朝的发髻,他到底是什么来头?难道他就不怕掉脑袋吗?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眼尖的专家突然在棺材板上发现了一行字:“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这行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同时也为专家们提供了重要线索。

可是新的疑问又出现了。“中宪大夫”在清朝官职里只是个四品文官,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说白了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可他身上穿的可是清朝一品武官的衣服,那可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领导人才能穿的!这就好比一个普通公务员,却穿着将军的制服,怎么看怎么别扭。

看来这个人身份绝对不简单。

专家们赶紧翻开史书,希望能找到关于“黄拙吾”的记载,弄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能穿得起一品武官的衣服。

可是翻遍了各种史料,竟然找不到任何关于“黄拙吾”的记录,这就好比大海捞针,一点线索都没有。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这“黄拙吾”到底是谁?他身上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一时间各种猜测满天飞。有人说他会不会是个戏子,在台上穿龙袍唱戏?可是专家鉴定后发现,这龙袍可是真家伙,用料做工都无可挑剔,一般戏子根本穿不起的。

也有人说,他会不会是被废黜的皇帝?“黄拙吾”三个字倒过来念,可不就是“我是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吗?

难道他是顺治皇帝?据说顺治皇帝痴迷董鄂妃,董鄂妃死后,他就想出家修道,最后下落不明,会不会就是他?

可是顺治皇帝死后是葬在清东陵的孝陵,而且就算他出家,也不可能穿着官员的衣服下葬!这显然也不符合实际。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有人猜测,这干尸会不会是多尔衮?想当初多尔衮权倾朝野,说一不二,穿一品武官的衣服倒也说得过去,而且史书记载他生前还私藏过龙袍,野心勃勃,差一点就当了皇帝。

可是,多尔衮死后被顺治皇帝掘墓鞭尸,挫骨扬灰,死后可谓凄惨至极。这具干尸保存完好,显然不是他。

有人甚至说,会不会是韦小宝?毕竟在金庸先生的笔下,韦小宝可是个传奇人物,他跟皇帝称兄道弟,皇帝赏他一袭龙袍也不奇怪。

但是韦小宝只是小说里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能当真。

这干尸身份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专家们也犯了难。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干尸”身份大揭秘

为了弄清楚“黄拙吾”的真实身份,专家们一头扎进了史料之中,开始了地毯式的搜索。

他们查阅了地方志、家谱、文集,甚至连一些民间传说也不放过,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

终于在一本康熙年间的文集里,找到了一首悼念“黄拙吾”的诗!这下可算找到点眉目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当时的一位地方官,他在诗中表达了对黄拙吾的敬佩和惋惜之情,还提到了黄拙吾曾担任过四品官职,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为专家们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证明了“黄拙吾”这个人的确存在,而且跟棺材板上刻的字完全吻合!看来这个干尸很有可能就是他!

基本梳理出来的线索就是,他曾是明朝的一位官员,清朝入关后,他继续为清朝效力,官居四品,这身份,在当时也算是地方上的父母官了。

专家们又仔细观察干尸的头顶,发现并没有剃发的痕迹,也就是说,他生前是遵守清朝“剃头令”的。

那他为什么留着明朝的发髻下葬呢?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专家们推测,这可能是他家人为了表达对明朝的怀念,在他死后特意给他梳了个明朝的发髻。

至于那一品武官的衣服和龙袍,很可能是皇帝赏赐给他的。

毕竟史书上对这位“黄老”的记载少之又少,说不定他有什么功绩,或者他的后代出了大官,所以才有了这些特殊的待遇。

这么说来,这干尸的身份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四品官员黄拙吾。

不过这龙袍可是个宝贝,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可是这龙袍出土的时候沾满了血迹和腐烂物,修复起来可是个大工程。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文物修复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把龙袍从干尸身上剥离下来,然后用细小的棉签蘸着水,一点一点地清理。

这清理工作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专家们足足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把龙袍清理干净。

现在这件龙袍终于重见天日,向世人展示着它精美的工艺和历史价值。

虽然“龙袍干尸”的身份之谜已经解开,但他的故事仍然让人津津乐道。

一个明末清初的四品官员,为何能得到皇帝赏赐的龙袍?他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些问题,或许永远都无法得到解答。

北京挖出龙袍干尸,留明朝发髻却穿大清龙袍,究竟是谁?

结语:

“龙袍干尸”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这位名叫黄拙吾的老先生,带着他的秘密和谜团,沉睡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身穿龙袍,却只是一个四品官员;他留着明朝发髻,却在清朝安然度过一生。这些未解之谜依旧等着人类去破解。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还原黄拙吾的人生轨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探索,而在那些被尘封的岁月里,还有多少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还不得而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龙袍干尸”身穿清朝官服为何留有明代发式
...领大家详细了解一下他身上所存在的各个疑点。一、两件龙袍+一件一品补服首先,这具干尸的身上总共穿了两层外衣,最外层是一件清朝时期一品武将所着的麒麟补服,就是我们电视剧中多看到的
2024-04-19 11:32:00
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到底是谁
...,好像挖到了什么。于是,轰动历史考古学界的“石景山龙袍干尸”,出现在世人眼前。专家们经过仔细的清理,初步鉴定,墓主为康熙年间人,男性,尸身保存完好,身高1.73米,左脚上长有
2023-02-15 16:35:00
墨西哥记者展示“外星人干尸”被质疑,媒体挖出他曾用儿童干尸造假
...新闻工作者、自称“UFO专家”的毛桑当场展示了两具如同干尸一样的“外星人”。两具“遗骸”身形矮小,五官、四肢均与人类相似,但每只手上只有三根手指,且头部比较宽,与好莱坞198
2023-09-15 09:35:00
新疆出土现实版“僵尸”,穿青衣、留长辫,工人觉得邪门急忙报警
...真的有僵尸存在。但事实却是僵尸应该是虚构的,但清代干尸可能却是真实存在的。据新闻报道新疆火焰山,发现了6具现实版清代“僵尸”,他们头戴清朝官帽、穿青衣,留着长辫子,工人看后急
2025-01-09 14:34:00
明朝服饰的演变以及特点,对朝鲜有哪些影响?
...元朝统治者。龙纹图案最早见于《元世祖狩猎图》中。“龙袍”一词最早出现在元朝陈孚的五言诗《八月呈学士阎静斋赵方塘》中:“风清双雉扇,天近五龙袍。”在此之前,并无“龙袍”概念,也
2023-07-12 07:29:00
明朝最悲剧的小偷,爬进国库偷银子,结果挤在下水道出不来变干尸
...小偷的故事,那么今天就给你们讲讲。这事情还是发生在明朝,我们都知道小偷这种职业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存在,在现今的法制社会,一旦被抓到的小偷都会受到处罚。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2023-01-02 21:33:00
聊聊古代皇帝龙袍的进化史
“南京农民油菜地种出霸气龙袍”的消息,早已在坊间热议。古代的大臣们每天上朝时必须身穿朝服,这一点皇帝也不例外,皇帝的朝服就是我们所说的龙袍。最早的龙袍是黑色的早在先秦时期,各国君
2023-08-23 14:52:00
一工人在施工时发现5具干尸,疑似清朝“僵尸”,胡须清晰可见
...人称奇的事情,有一天一位普通工人在火焰山发现了5具干尸,全都留着辫子,形态各异,好似电视剧里的僵尸。这件事情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1月,有一支施工队在火焰山附近施工。但是挖着
2024-10-07 21:08:00
江西盗墓者挖开朱元璋后代墓,盗走随葬品后,又将未腐干尸捣毁
...。这盒墓志后被南城公安追缴回,现藏于南城县博物馆。明朝王爷(剧照)据传,墓挖开后朱常汭的尸体保存完好,呈干尸状,这伙盗墓者将朱常汭的尸体拖出,摸光他的随身宝物后,又抠他的嘴巴
2025-02-08 18: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2月份,黄山市举行2025超级“黄白游”活动,在12月1日—31日期间,黄山风景区、齐云山景区
2025-11-08 08:43:00
“去年我家装修房子把暖气片拆了没用暖,物业还是让我全额交了暖气费;物业经理说今年可以帮我提前申报停热,结果没办成。没用暖却要缴费
2025-11-08 08:44:00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初心如磐映大爱 二十余载践担当
鲁网11月7日讯杨洪兰,女,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村民。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提起老党员杨洪兰的名字
2025-11-08 0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