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朱雅芳
在教育多元化的当下,有这样一本书,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出发,剖析教育的本质,呼吁父母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回归教育的初衷,这本书叫《做从容的父母》。
我最初翻开《做从容的父母》,纯粹是基于好奇,好奇作者尹烨,一个生命科学和科普领域的专家,是如何讲述教育的?
读完果真没令我失望,尹烨用朴实的语言,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及对女儿的“陪伴”实践,站在生命科学的专业高度,深入浅出地向读者阐明了一个自然育儿观: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成长是他们唯一的目的,教育应跟随生命的规律;父母与其拔苗助长,不如以身作则,静待花开。
作者在书中谈到,每一个孩子都是奇迹的馈赠,从生命科学角度,孩子的出生本就是父母双方基因斗争又合作的最好结果。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走得慢一点,一路上他们都是笑着的,他们的笑也是发自内心的,始终充盈着来自生命本源的波动。”
回顾我自己的成长过程,父母没有太多精力顾及我的学业,仅有的期许是要我好好念书。但他们的这种期许并不执着,更多的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他们总是觉得我“很不错”,哪怕这种“很不错”并没有实际的事例。正是这样轻松的家庭氛围,托起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也使我在成长道路上充满了自信和勇气。
“一开始我们认为,改变所有的事情就会幸福,到后来会发现,改变自己才是幸福的开端。”这是书中的另一个教育观点。教育是什么?是一颗心灵去影响另一颗心灵。作者说:“我们都应该记住,你想得到什么,都得自己先行动。”不由想到我儿子,成绩一般,但因为我平时喜爱看书写作,他也就跟着我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又因为我爱人热爱健身,儿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运动。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教育中,与其焦虑,不如以身作则,改变自己。
实践很重要。儿子小时候挑食严重、不爱整洁,也不懂感恩。一开始,我会引导他为家人做几道菜,并尝试着让他共同分担家务。当他端着自己做的西红柿炒鸡蛋上桌时,我们全家人“一扫而光”,心花怒放的他也在过程中体会到:食物是家人的心意,不应该被辜负。父母真正要教给孩子的,是自我成长的动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育是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做从容的父母》让我明白,“你一直在找寻的幸福,并不在你改变的世界,而是在你的内心。”我会保持终身学习,以开阔的心态,做从容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找到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9:46: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