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日处理能力20万吨 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尾水人工湿地年底完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28 15: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日处理能力20万吨 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尾水人工湿地年底完工

天津市津南区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态综合修复工程完工现场图。中建六局供图

中新网天津12月28日电 题:日处理能力20万吨 中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尾水人工湿地年底完工

作者 王在御

“岭坡碧绿郁葱茏,流水涓涓翠鸟鸣。”俯瞰天津市津南区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画卷徐徐铺展。津南区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六大领域建设,全力打造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典范之区。其中绿屏·八里湾片区是津南绿屏中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健全、特点最鲜明的片区,林田水比例约为1:1:1。

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公司承建的天津市津南区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态综合修复工程是由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是中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尾水人工湿地,是天津市津南区卫南洼及绿屏·八里湾生态片区水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处理津沽污水处理厂近期20万m3/d尾水及治理卫南洼片区面源污染,工程内容包括恢复郊野公园水生态系统,人工潜流湿地15万㎡、表流湿地120万㎡,施工总面积相当于189个足球场的城市“净水器”。该项目计划于2022年12月31日完工。

日处理能力20万吨 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尾水人工湿地年底完工

该工程项目部运用“BIM+科技创新”、设计建造人工湿地填料新型框架现场图。中建六局供图

以绿色生态修复书写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在该修复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根据政府规划,按照“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的原则,把中国建筑《十典九章》的“绿色人文”的理念融入项目建设全周期,打造水生态循环系统,形成了田水相依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该工程以绿屏·八里湾为原点,每天将津沽污水处理厂20万m3的尾水引入卫南洼生态片区的表流湿地进行涵养净化,使尾水水质指标提升10%,同时通过种植对氨氮、总磷去除率较高的水生植物群落,将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立体有机结合,经过该系统处理后水质可以提升到不低于地表水四类标准,为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水源保障。

与此同时,该工程对卫南洼生态片区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工程性治理,构建12万m3/d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用于收纳涵养1万亩农田沥水及周边地表径流,实现截留农田沥水、鱼塘退水和地表径流等面源污染,对农田排水污染物去除率达到70%-80%,使津南区优质再生水供水量大幅度提高,增加再生水利用量可达到7300万m3/年,污水回用率将提升至40.5%,可保障75.3%的农业及生态用水。

通过岸坡绿地,表流湿地和浅滩深湖组合型水域,实现对初期雨水和津沽污水厂尾水的收集和深度净化,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达到60%以上,大大改善大沽排水河入河水质,实现区域内水体的长效治理与水质保持,助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日处理能力20万吨 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尾水人工湿地年底完工

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巡查。中建六局供图

以精细化管理筑牢高品质履约“生态篱笆”

走进天津市津南区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态综合修复项目,“品质保障价值创造”核心价值观无一不被印证,钢筋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绿化工程处处体现着匠心,水利水电公司将践行国家全面节约战略与中国建筑“五个建造”相结合,采用安全第一、环保优先、质量至上三位一体的施工管理模式,以精细化管理筑牢项目建设的“生态篱笆”,追求水生态修复项目的卓越品质。

精益管理保障工程安全。项目实施前,项目部率先组建起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全覆盖”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起所有相关方的“大安全”工作格局。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及岗位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累计召开30余次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度进行更新,各级责任人均履行签字确认手续,每月逐级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项目负责人每天带班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情况,每周组织全面的安全检查;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天现场安全巡视,并做好记录;各专业人员每周进行临时用电、机械设备、消防、文明施工等专项检查建立了施工作业人员“一人一册”安全教育管理档案,对所有新进场工人均登记造册,纳入档案。

绿色施工再树企业品牌。项目部编制了绿色施工方案、环境保护方案等一系列绿色施工措施,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绿色施工实施管理小组把“金点子”变为树立品牌形象的“金钥匙”。采用传送带等先进机械、低噪音设备进行施工,对噪声进行监测,形成监测记录,保障夜间噪音小于55dB,有效降低噪音污染。提倡节约用水,强化节水意识,凡是有水龙头的地方就会看到醒目的节水标识,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避免浪费。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仓库选用太阳能照明设备等节能灯具,有效降低能耗。工程钢筋采用外加工处理,降低钢筋废材率,在钢筋加工厂设置钢筋废料区,对钢筋废料进行统一回收处置。通过施工道路定时洒水降尘,定时派人清扫施工路面减少尘土量,裸土覆盖率达100%,安装冲车平台减少车辆带泥上路,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到位。

严格把关助力品质履约。以精益建造为根本,项目部编制专项精益建造实施方案,签订精益建造目标责任书,对传统的和现有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重组或改进,在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发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秉持始终坚持建造高标准项目。根据工程进度情况进行原材、土工、试块三大类试验检测,累计实验检测共计1877余组,所有原材经检测均合格,压实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完成后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测以及设置安全标语、保护桩等保护措施对成品加强保护,层层把关,严格要求,助力绿色项目建设的有效推进。

日处理能力20万吨 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尾水人工湿地年底完工

天津市津南区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态综合修复工程效果图。中建六局供图

以科技创新创效赋能新时代“生态蓝图”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需要科技支撑。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科技创新中,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共性技术的推广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更好地为描绘新时代“生态蓝图”赋能。

天津市津南区再生水项目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模拟计算出水平潜流湿地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面积速率常数,从更深一层的角度去解释去污机理,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进而构建内部参数更加精确的模型。另外在施工设计过程中运用“BIM+科技创新”、设计建造人工湿地填料新型框架,有效推动项目科技建造、降本增效。

为了增强导流堰堰体的稳定性,降低现场焊接带来的不利影响,经过项目管理团队的思考和讨论,决定选择具有耐温、耐腐、易于施工等优点的弹性填料,填料在有效区域内能全方位均布,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接触,保持良好的活性和可变性。另外通过BIM技术进行受力分析计算,采用以UPVC管材为主的形式作为本次填料支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既能提高框架的使用寿命、增加填料的比表面积,又能实现降本增效。

同时项目部优化了施工方法,利用搭设便桥的形式,取代了原计划的机械设备安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避免扬尘等空气污染,进一步推动了项目科学有效的实施,为“生态蓝图”的绘就提供了科技支撑。

奋进“十四五”,中建六局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将持续助力生态建设,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奋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人民群众可享可及的“金山银山”,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蓝图”,厚重书写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绿色答卷”,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六五环境日 遂宁市民观察团“遂宁环保行”活动举行
...月开工建设,2022年12月完工,主要处理生活污水厂污泥,日处理能力300吨,目前正在带负荷调试设备。污泥处置方式为旋转气流床干化+鼓泡流化床焚烧,烟气净化采用组合法除尘、除
2023-06-08 11:35:00
宁夏吴忠:人工湿地筑牢黄河生态保护屏障
...+表面流湿地”组合工艺,对入黄水进行深层洁净,污水日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据介绍,古城湾人工湿地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修复作用,如今的古
2024-08-12 01:46:00
当阳再生水循环利用及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10月可竣工
...水循环利用及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随之展开,包括新建总日处理能力9万吨的两个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工程,新建1座日供水规模6万吨供水水厂,铺设坝陵、金桥两个工业园、苏河村农业灌溉再生
2024-03-21 15:42:00
...建成632.5亩的沿河人工湿地6处,生态河道160亩,上游来水日处理规模达10.7万吨。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1573个入海排污口全部提前完成整治销号。高效修复,生态活湾。日照
2023-09-26 09:52:00
遂宁三管齐下 做好“水文章”
...年行动’已开工84个项目,完工71个项目,城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新增7.5万吨。”遂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全面施“管”当好河湖“守护者”9月15日下午,射洪市滨江
2023-09-27 06:52:00
生态美景入画来,太白湖新区环境优美更宜居
...。湿地分为南区和北区两部分,总占地面积约3800余亩,日处理一级A中水7.5万吨。“我每天都来太白湖景区锻炼,这里水好、空气好、绿化好,跑跑步锻炼一下身体,感觉浑身舒爽、心旷
2023-06-06 15:47:00
...长。目前,洋湖再生水厂一期、二期都已建成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12万吨,可满足周边50平方公里、30万人口的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再生
2024-02-02 14:50:00
...寸金。守护一江清水,从污水处理抓起。在上海,一个每日处理规模高达120万立方米的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拔地而起,在2024年初正式投入运营,处理后的水质远优于排放标准。上海城
2024-03-24 14:05:00
银川市:打造好山好水高颜值,绘就和谐共生新家园
...底,银川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率达58.49%以上。其中,我们厂日处理水量约13万吨/日,占银川市再生水处理量的44%,连续3年出水达到准Ⅳ类标准。”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总经理助理赵
2024-06-29 18: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杨坤杰)昨日上午,鼓浪屿街道精心打造的“岛来讲”宣讲品牌揭牌仪式在菽庄花园举行
2025-11-05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 通讯员 张丽艳)尽管在各自的国度拥有不同的职务,但是这次踏上鹭岛,他们却变成了清一色的“学生”
2025-11-05 08:22:00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 厦门市执法局这一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规范经营 烟火气升腾 多元共治 文明风拂面市执法局《坚持规范引领 强化共管共治 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一起升腾》做法,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市民在官任社区“适当跨店经营”黄线区域内享受下午茶时间
2025-11-05 08:22:00
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连日来,我市各高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大家表示,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2025-11-05 08:31:00
11月4日,记者从尖草坪区了解到,针对偏远村落农机进出不便、外出办理业务影响农业生产、农机投保难等给机主办理牌照带来的实际困难
2025-11-05 08:31:00
以赛促学强本领 以法护市砺精兵——菏泽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鲁网11月4日讯11月4日,由菏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法律技能竞赛”在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圆满落下帷幕
2025-11-05 08:43:00
A3标陆域段成为项目全线首个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工区工程建设者表示,期待该项目成为助力特区高质量发展的一座桥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檀署忠 艾存博)昨日
2025-11-05 08:53:00
燃气知识走进山西400余所中小学校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 通讯员孙莉 )“同学们发现了吗?厨房灶台那抹蓝色火焰,竟藏着亿万年前深埋地下的古生物生命密码
2025-11-05 09:01:00
事关供暖!石家庄、保定……河北5地最新消息→
事关今冬供暖石家庄、保定、沧州、唐山、雄安新区等地有新消息↓↓↓石家庄据鹿泉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今冬供暖季临近,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热管理部门及各供热企业正加快推进供热系统三级管网的注水试压
2025-11-05 09:38:00
鲁网11月4日讯为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的防诈骗意识,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财产安全,近日,中国银行兖州支行走进当地养老服务中心开展“暖心服务
2025-11-05 09:52:00
鲁网11月4日讯临沭县店头镇纪委紧盯辖区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前移监督关口,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拓宽问题反馈渠道
2025-11-05 09:56:00
中国网11月5日讯(记者 李智)在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机遇与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今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
2025-11-05 10:14:00
河北省健康科学学会开展“红色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李文涛)为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让科普知识走进生活、惠及群众,近日,由河北省科协主办,秦皇岛市科协
2025-11-05 10:21:00
燕京理工学院举办第五届商科文化节 “政企校”协同培育复合型商科人才
国际商学院商科文化节合影。李卓珩 摄河北新闻网讯(张晓文)10月23日至25日,燕京理工学院以“旗帜引领,创享未来”为主题
2025-11-05 10:27:00
三河:多元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儿女不在身边,做一顿饭吃两顿,热剩菜都嫌麻烦。现在食堂开到了家门口,抬腿就能吃到热乎饭,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2025-11-05 10: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