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中埃联合考古队获多项新发现!一起走进埃及孟图神庙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6-12 22:50:00 来源:杭州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三千多年历史的埃及孟图神庙,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2018年起,中国和埃及成立联合考古队对埃及孟图神庙遗迹进行考古发掘,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远赴埃及。尼罗河畔尘封3000多年的古老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重现往日图景。

埃及孟图神庙遗迹考古获多项新发现

从2018年起,中国和埃及成立联合考古队,对埃及孟图神庙遗迹进行考古发掘。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中国考古队已于近期完成了赴埃及考古的阶段性任务,揭露出孟图神庙中一座小型神殿的整体轮廓,新发现一处建筑地基,另外还找到了两块残留着铭文和浮雕场景的石块。

位于埃及南部的卢克索古城,在古代叫做底比斯,曾是古埃及最强盛时代的首都。一般而言,开罗附近以金字塔群吸引世界的目光,而卢克索一带就是神庙的世界,这里汇集了古埃及卡尔纳克神庙群、帝王谷等古埃及文明精华,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中国埃及联合考古队发掘的孟图神庙,就是卢克索地区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掘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持续两个月,这也是2018年以来项目组赴埃及考古的第6个季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贾笑冰:整个孟图神庙的建筑群是由几大部分构成的,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孟图神庙和玛阿特神庙;还有西南角的奥西里斯神殿,有6座,我们把这6座小神殿当中的第4座结构轮廓基本上清理出来了。

除了首次完整揭露出第4神殿的整体轮廓,在出土文物中,考古队发现一座石头祭坛,铭文虽然残破,但可以识别出是第30王朝法老内克塔内布一世的登基名,成为考古专家破译小神殿营建顺序的年代标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贾笑冰:我们又发现了用石条砌筑的长方形的像水池的遗迹,在之前发掘的所有的奥西里斯神殿里,我们没有见到过。建筑布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它背后的人的理念变化。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历史上经历过各种不同的朝代更替,一般划分为早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晚期阶段等多个时期,共计31个王朝。中国埃及联合考古队发掘的孟图神庙,始建于约公元前1391年至1355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商代,古埃及正处于新王国时期,这一时期是阿蒙霍特普四世、图坦卡蒙、拉美西斯等著名法老生活的年代。

本季度的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在孟图神庙与玛阿特神庙的结合处,新发现了一座未知建筑的地基,尤其是修建地基所用的两块砂岩石块上,残留着铭文和浮雕场景,而铭文很有可能是第25王朝塔哈卡法老的王名圈,同样成为考古专家断代的重要参照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贾笑冰:这个新的现象会完善我们对孟图神庙遗址群的平面布局、营建顺序、功能的认知。随着时代不同,它在变化,实际上背后透射的是古埃及社会,至少从新王国时期一直到二十五二十六王朝,甚至于更晚的到三十王朝,埃及古代社会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又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

孟图神庙 古埃及文明的汇聚地

近年来,随着中埃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两国在考古领域展开合作。2018年开启的孟图神庙中埃联合考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远赴埃及进行考古发掘。首站选择孟图神庙,是因为这里堪称古埃及文明的一处汇聚地。

在古代埃及泛神论的文化背景中,孟图神具有太阳神、创世神,以及战神、守护神的属性。专家介绍,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孟图神被视为天空中围绕着太阳神的天神之一,常以人身鹰头的形象出现。孟图神最早出现在约公元前24世纪的古王国第6王朝。

到了第11王朝,来自底比斯的法老孟图霍特普二世重新统一了上下埃及,孟图神信仰在第11王朝时曾一度达到顶峰,这一时期的法老均以孟图神命名。从第12王朝起,太阳神阿蒙信仰逐渐发展,最终在第17王朝彻底取代孟图神,成为底比斯地区的主要信仰。持续上千年的孟图神信仰,成为古埃及文明的重要一环。

在底比斯古城,供奉孟图神的神庙遗址主要有四座:艾尔曼特、梅达姆德、陶德和卡尔纳克神庙北部,它们分布在古城的四个方位,共同拱卫着底比斯,被考古学家称作“底比斯的庇护圣所”。作为卡尔纳克神庙组成部分的孟图神庙,由于位于底比斯腹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940年,法国学者曾对孟图神庙进行过考古发掘,此后零星考古断断续续进行,2018年,中埃联合考古队抵达时,孟图神庙遗址已荒废40多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贾笑冰:中埃两国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灿烂。我们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它是怎么形成的?中国在其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都需要跟世界文明做比较,我们要在世界文明的这种大的视野格局下来看待中国文明,来理解我们中国文明。

古埃及文明翻译标准化工作加速

中埃联合考古队通过发现遗迹遗物,孟图神庙完整的平面图正在逐步绘出。除了考古发掘本身,中国考古团队还因实际需要,创新性的开启了古埃及文明的“汉化”工作,也就是对版本众多的翻译进行标准化,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为今后的古埃及文明研究打造一个基础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贾笑冰:埃及对壁画的描述,对它一些特殊器物的描述,一个王就是埃及的法老,有5种名字,每种名字都有不同的叫法,方方面面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东西。把它转换成中文的时候,就没有一个标准化,所以就会容易产生歧义。

基于考古发掘记录时的实际需要,考古队已经开始了古埃及文献翻译的标准化尝试,把晦涩难懂、一词多译等,尽量做到规范化、统一化,给今后中国学者研究古埃及文明、深化埃及考古工作,做好最基础的铺垫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贾笑冰:人名有王名、官名、朝代的名字、各种器物、建筑,几个大类都在推进,但是难度很大,我们之前没有可以参考的。随着我们工作中遇到,会慢慢把它丰富起来。还要请国内各方面专家,我们要讨论一下,把它定下来。大家以后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我们的话语体系就一致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署《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议》,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式组建。同年11月,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一期工程开工,这是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萨基尔告诉记者,两国考古
2024-01-10 05:06:00
上博举办全球最大规模埃及文明展,哪些文物将展?
...、苏伊士博物馆等,此外还将有一批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考古队在萨卡拉地区取得的最新发掘成果在展览中呈现。埃及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沃兹
2024-02-27 09:44:00
重磅!2022年全球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大学的 Luca Maria Olivieri与巴基斯坦的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斯瓦特Barikot地区发现了一座早期佛寺
2022-12-16 19:04
埃及考古队在塞加拉地区新发现两座人类木乃伊制作工坊
...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该区最近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埃及考古队新发现了两座人类木乃伊制作工坊。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瓦齐里说,这两个被发现的作坊可以追溯到埃及第三十王朝至托勒密王
2023-05-27 23:56:00
埃及塞加拉有考古新发现!包括一具非王室木乃伊
...图源:新华社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去年5月宣布,一支埃及考古队在该国南部索哈杰省发掘出85座古代墓葬,其中部分墓葬距今约4500年。埃及旅游和文物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发现的古代墓葬群
2023-01-30 13:16:00
中埃联合考古队重启考古发掘工作 成果丰硕
当地时间15日,中埃联合考古队在卢克索卡尔纳克北部的孟图神庙区正式结束了当季的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发掘工作从今年3月15日起,延续至5月15日。这也是新冠疫情后,联合考古队首次重启
2024-05-17 02:17:00
...索神庙见证了历史变换、沧海桑田。2018年,来自中国的考古队进驻卢克索孟图神庙遗址,首个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由此启动。经过五年的努力,双方合作成就显著,不仅推动了两大古文明在新时
2023-06-30 17:44:00
...能力的有益经验。据了解,目前有上百支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古队在埃及进行各类考古和遗迹保护作业。法国——提前应对洪水影响 复制保留文物信息位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2024-04-15 05:39:00
...吉萨金字塔群中高约20米的著名狮身人面像小得多。此次考古队负责人马姆杜·达马提说,雕像细节令人难以置信,嘴角略带微笑,左右脸颊各有一个酒窝;同时发掘出的罗马时期石碑上刻有象形
2023-03-07 17:5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