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9-22 16:2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9月19日至23日,以“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其中,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支持,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承办的高校展区,在工博会科技创新展区精彩亮相,参展高校和项目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走进“四叶草”,大江东工作室探访参展高校亮点成果,感受高校在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助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担当作为。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工博会上海大学展台,“脑控轮椅”项目展示。郑逸洁摄

上天下海入地,展现大学使命担当

“这是迄今高校参展工博会规模最大的一届。”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介绍,本次工博会高校展区展示面积约8600平方米,参展高校87所,其中上海高校20所、国内其他省市高校61所、国外高校6所。在参展国内高校中,“双一流”高校有45所,占比超过50%。另外,首次参展的国内外高校有20所。

整个高校展区共有参展项目815个,聚焦“低碳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趋势,集中展示体现高校创新策源能力的科技成果。

“在航空领域,包裹在飞机骨架外部的蒙皮,是决定飞机疲劳寿命的主承载零件。在国产大飞机上,蒙皮采用了轻量化高强度的铝锂合金新材料,最薄处仅和鸡蛋壳差不多……”在上海交通大学展台,“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以及拓璞公司都只有简介,并不起眼,但谈起它的交大人都语带自豪。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宇晗教授团队成员陈昊博士说,“镜像铣”是一款数控机床,用于飞机、火箭超大超薄曲面的精密加工。以前,全球仅有两个研究团队掌握这一技术。2007年,王宇晗等5名上海交大毕业的博士在学校和有关方面支持下,创办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把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市场产品,解决“临门一脚”的问题。经过16年努力,他们研制的全球尺寸最大的12米卧式双五轴镜像铣装备,将空间精度比国际最高水平提升了一倍,为国产大飞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登月舱等解决了关键零件的工艺瓶颈。该项目被授予2022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上海交通大学蒙皮镜像铣削加工设备。受访者供图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陈南梁教授团队研发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反射面金属网材料”,同样是用于航空航天事业的“高大上”项目,在展台内因难有实物展示而不太惹眼。采用这一材料编织成的雷达天线只有头发丝三分之一粗细,展开面积却可达一个篮球场的大小,将“轻”“大”“强”等看似不可兼容的特性集于一身,已在不久前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SAR)“陆地探测四号01星”上投用,其单次成像可覆盖我国近1/6国土面积。

“现代纺织不再是传统的穿衣织布,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在纺织领域扎根教学和科研近40年的陈南梁教授谈起“纺织智造”,满怀憧憬。从助力“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成功飞天的太阳能帆板“玻璃翅膀”,到研发北斗导航、“鹊桥”中继卫星的“星载天线金属网”,他和团队成员一直在为国家重大战略推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各种类型的“无人艇”,是上海大学参加每届工博会的“明星”产品。上海大学无人艇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加上有上海大学参股的高科技企业精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凝聚了一支以10名国家级人才为中坚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和一批“90后”工匠,在海上无人系统与装备领域的高速化、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和集群化发展方面持续用力,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连获国家级奖项。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同济大学地下工程风险云管控技术体系展示。受访者供图

有人“飞天”,有人“下海”,也有人“入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教授团队,在工博会上展出了结合云服务、物联网、新型监测预警手段形成的地下工程风险云管控技术体系,为轨道交通建设保驾护航。有了这项技术的加持,长江隧道做到了“滴水不漏”;上海北横通道与地铁11号线隧道最小垂直净距仅7.06米,可以这边穿越施工那厢地铁不停运;在软土地带的硬X射线大科学装置40米超深基坑工程,也可安然无虞。

西北工业大学的“高端工业仿真软件”,瞄准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和重点工程需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超低相位噪声光生微波源”,有力保障我国高端制造的自主可控和原始创新;南京大学的“能源地下结构与浅层地热能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实现低成本、高能效、高品质供冷供热,成果已用于40余项大型工程,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亿元;华北电力大学的“面向高海拔光伏电站的全周期智慧建管与运维系统”,提高了高海拔地区光伏电站的建设效率、质量和安全水平;山东大学“新型纳米晶种材料及其在轻合金中的应用”,发明了系列纳米晶种材料,推动铝合金行业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在高校展区,有太多“不明觉厉”的科研成果,让人深切地意识到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担当。“强国有我”,就凝聚在一项项有着深厚学术根基、沉甸甸技术含量的新成果里。

创新成果迭出,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北京大学展示的七八项成果中,最受欢迎的是一个“妙绘画像机器人”的小项目。观众只需上传一张照片,机器手就能将它还原成一幅速写肖像画,笔触顺序等与人的创作不尽相同,却很有几分神似,加上直观有趣易操作,人人玩得开心。

复旦大学展台前也很热闹。材料科学系顾广新团队为了推广石墨烯加热盘垫,现场做起了煎蛋,观众一面吃美食一面听顾教授介绍攻关过程和产品应用前景,很是惬意。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复旦大学开发民用石墨烯技术的团队现场为观众煎鸡蛋。姜泓冰摄

有研究“煎蛋”的教授,也有琢磨“做鞋”的。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齐立哲团队展示的模块化可重构柔性机器人生产线,能精巧地模仿人手抓取柔软布料,还能依据不同版型和尺码要求快速搭建一条新生产线。

华东师范大学“基于低场磁共振的食用油快检系统” 运用独创的二维弛豫指纹谱技术,可实现多种食用油类型区分,以及对食用油掺假的有效快速检测。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教授团队关注的是西藏亚东鲑鱼的繁育问题,助力亚东在西藏率先脱贫摘帽。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工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徐宏展示可大幅提升医学检验效率的“新型编码液相世片多指标检测技术及流式点阵分析系统”。姜泓冰摄

医疗健康俨然已是各大高校科研成果最为密集的领域。对于一些专业观众而言,复旦大学展示的19项新科技成果中间,更受关注的要数葛均波院士团队开发的“xinsorb生物可降解支架”,这是国内首款应用于人体的聚乳酸冠脉可降解支架。武汉大学的“内镜精灵”,则可为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华东理工大学“载生长因子(rhBMP-2)高活性骨修复体的创制及临床应用”项目由刘昌胜院士领衔,团队瞄准骨修复的临床难题,20多年潜心研制高活性骨修复材料,相关产品已在全国800余家医院累计使用超过 30万例。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上海中医药大学演示所开发的针刺手法虚拟触觉仿真实训系统。郑逸洁摄

破圈跨界行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工博会开幕当天,环上大科技园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在高校展区举办了启动仪式,发布了优秀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和《宝山大学科技园专项政策》、“先投后股”项目及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

“上海各大高校周边,已经形成多种多样的科创生态圈,从最早设立的大学产业园,到自发出现的环同济设计产业圈、环东华时尚产业带,再到闵行区与上海交大携手建设的大零号湾、宝山区与上海大学眼下大力打造的环上大科技园,都是不断探索校企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促进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一位专家这样告诉大江东工作室。

经过多年探索,工博会高校展区也已形成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让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不断优化、更加高效。现场既有分领域、分专业、线上线下结合开展的“创智汇”路演专场活动,也有参展高校与合作单位的合作签约和“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及成果转化主题交流活动等,建立多个思维碰撞、经验分享的平台。

今年适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高校展区组织了相关国家大学参展。大江东工作室在这里遇到了古巴哈瓦那大学的一名工作人员。据她介绍,哈瓦那大学带来了农业生物刺激剂、医用纸粘合剂、癌症免疫疗法疫苗平台等技术成果,“这是我们第二次受邀来参展了。中国发展变化很快,充满机遇,期待能在这里为我们学校的成果找到合作伙伴。”

大江东︱工博会上,看高校创新成果如何“顶天、立地、破圈”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研发的中国传统戏曲仿真表演系统。受访者供图

为顺应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提升高校参加展会的能级,主办方还创新推出“高校成果数字化展示平台”,首批上线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其他8所在沪理工类高校的208项优秀科技成果。通过这一平台,5天工博会的高校创新成果展示,延展成了面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365天技术推介网络。

此外,上海静安区青少年科创教育联盟还在高校展区打造了科创“教室”样板间,围绕工博会主题,展示了该区中小学科创教育的成果和优势资源。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高校科研成果“落地生金”——从工博会看专利“变现”
...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举办。作为本届工博会的九大专业展区之一,高校展区参展高校和项目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医学检验中,患者往往要抽五六管血,等一两天,乃至更久
2023-09-22 09:18:00
“皇冠”归来“含金”几何?第23届工博会观“产业更新”引“新朋老友”
...”“行业每年都在变化,我们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带着创新成果来这里展现。”她说。
2023-09-19 21:04:00
最“in”科技馆的高光时刻
...成果组团亮相最“in”科技馆的高光时刻创新科技馆亮相工博会。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吴恺科技部带来了哪些“硬核科技”?长三角科创会有怎样的首次“组团亮相”?聚焦创新策源地的东道
2023-09-20 09:25:00
大江东|新质领航,这届工博会展示未来制造新方向
...业主题展,吸引28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家参展商齐聚申城。工博会现场人头攒动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风向标”之一,今年的中国工博会以“工业聚能 新质领航”为主题,工业自动化、数控
2024-09-29 12:00:00
“工博会”高校展区呈现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
...“工博会”)的高校展区汇聚了众多高校研究团队的科技创新成果,生物医药领域亮点项目多多。传统中医跟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高校展区,记者看到了融合大语言模型和方证
2024-09-25 22:23:00
工博会高校展区亮点纷呈
本文转自:新华网9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的展台工作人员利用模型介绍新型编码液相芯片多指标检测技术。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高校展区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策源
2023-09-20 19:29:00
上海电气聚焦硬核工业科技亮相2024工博会
...直播带看等丰富多元的手段立体展示上海电气在各领域的创新成果。【编辑:付子豪】
2024-09-26 11:25:00
助力上海企业“出海远航”,打造硬核科技“前沿秀场”|直击2025德国汉诺威工博会
...自各个技术领域的300多家初创企业及其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创新成果。AI驱动工业革命,本届汉诺威工博会集中呈现了AI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应用。西门子携手微软在Azure平台上共同
2025-04-06 20:33:00
今日亮相工博会,明日走进千万家
本文转自:文汇报在工博会创新科技馆,一系列科技感爆棚又贴近生活的产品正加速落地今日亮相工博会,明日走进千万家工博会上展示的一款仿生双眼视觉系统。 本报记者 袁婧 摄
2023-09-20 05: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青春华章丨方寸之间,用“芯”绘就星图万里
华创微系列芯片产品化在即,保障天地“对话”,筑牢算力基石 方寸之间,用“芯”绘就星图万里□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编者按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2025-10-13 08:05:00
宁企为能源发电站安装“智慧大脑”“一网统管”,巡检响应时间缩短一半,停机损失降低超3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通讯员麒轩“支路电流异常
2025-10-13 08:05:00
将税务服务从“送得对”到“传得开”、从“加急办”到“秒响应”、从“被动纠错”到“主动合规”……聚焦个体工商户办税缴费需求
2025-10-13 07:23:00
算力浪潮奔涌 夯实“数字底座”——河北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一)在中国联通(怀来)大数据创新产业园的机房内,一排排机柜昼夜不息地嗡鸣
2025-10-13 08:00:00
双11重磅福利:88VIP点外卖5折,淘宝闪购1000万份免单等你抢!
淘宝闪购推出双11重磅福利:88VIP点外卖天天享五折,免单红包数量超1000万份!10月15日至11月14日,88VIP用户进入闪购频道
2025-10-12 05:27:00
这家宁企让足球邂逅时尚
本报记者 周京震 陆春花8月17日晚,“苏超”第9轮,南京迎战盐城。聚光灯下,南京队员战衣上那簇崭新的标识格外醒目——华瑞时尚
2025-10-12 05:27:00
这支“中国笔”,国内首款!
在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洁净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装配新型“电子笔”今年该企业三个型号的预充式电子笔式注射器获得国内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该类产品正式
2025-10-12 05:27:00
山东移动5G-A护航济南地铁4号线,打通地下通信“快车道”
近日,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彭家庄站、程家庄站、唐冶站、唐冶南站(以上站名均为工程名)已完成移动5G-A通信覆盖,标志着这条串联城市东西的“黄金线路”在通信保障上迈出关键一步
2025-10-12 08:45:00
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科技赋能推动农险“双精准”再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近日,青岛平度的肉牛也有了自己的“数字身份证”。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借鉴内蒙古先进经验,引入内蒙古沃付国际物联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畜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
2025-10-12 11:53:00
一线保障人员“时刻在岗”,烟台联通守护高铁5G网络畅通运行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面对持续攀升的客运高峰,烟台联通网络保障团队坚守岗位,全力投入高铁沿线5G网络实时保障工作,通过精细化运维与快速响应
2025-10-12 11:53:00
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12日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10月11日,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媒体见面会在临朐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第十九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定于202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5-10-12 11:55:00
济南热力以低空智巡护航聊热入济
近日,“聊热入济”长距离供热项目施工现场传来新进展——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部署的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正沿这条 “供热长龙” 精准巡航
2025-10-12 15:50: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圆满完成高唐一中百年校庆通信保障任务
百年薪火传,同心向未来。10月2日,聊城市高唐县第一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高唐县隆重举行。海内外校友、各界嘉宾及在校师生欢聚一堂
2025-10-12 16:23: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佳恒:以“智”提“质” 产值已超去年全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锻造核心竞争力,湖北佳恒科技以智能化改造与自主研发双轮并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12 19:27:00
西电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30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遴选结果。学校《“西电智评”——数智赋能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2025-10-12 1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