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4-11 19:40: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随着《黄雀》《沙尘暴》《乌云之上》等剧集热播,荧屏再度掀起刑侦悬疑追剧热潮。今年以来,公安刑侦题材剧以多元视角和硬核品质抢占荧屏。从《我是刑警》打破多项收视纪录,到《驻站》《漂白》《三叉戟2》《真心英雄》《燃罪》等纷纷登场,这些剧集不仅吸引观众目光,更展现视角多元、质感真实、人物立体等新特点。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从各平台待播剧片单看,《势在必行》《借命而生》《刑警时刻之风华正茂》《黑夜告白》《树影迷宫》《正当防卫》等多部新作蓄势待发。此外,《命悬一生》《方圆八百米》《踏雪寻踪》等多部作品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2025年,国产刑侦剧如何引领内容创新趋势,值得期待。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既回归传统 又不乏创新

纵观近期热播的刑侦剧,既有经典类型的回归,也有对文学与哲学命题的深度挖掘。同时,这些作品不依赖流量明星、不追求华丽场景,而是凭借独特的叙事风格、朴实真挚的剧情,以及贴近现实的人物设定,成功吸引观众注意力。

3月28日开播的《沙尘暴》采用“案中案”结构,将看似独立的案件通过“熟人法则”串联成网,既保留传统刑侦剧抽丝剥茧的快感,又通过非线性叙事制造层层反转。近期收官的《黄雀》以铁路反扒为切入点,通过“案件主线+角色前史”双线叙事,展现正邪对抗中的人性博弈。在专业刑侦过程展现上,两部剧都力求真实、专业,通过对刑侦技术、调查方法的细致描绘,让观众感受刑侦工作的严谨和艰辛。

此前热播的《我是刑警》以纪实风格演绎真实案件,朴实叙事再现基层刑警峥嵘岁月,生动勾勒中国刑侦事业的发展历程;《驻站》围绕基层民警的驻站经历,以货盗案为叙事线索,增强故事观赏性和吸引力;《风中的火焰》讲述两代警察及三位好友之间复杂的人性纠葛;《漂白》在呈现刑侦人员与嫌疑人激烈较量的同时,还从嫌疑人视角真实复现案情。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凭借引人入胜的剧情、抽丝剥茧的刑侦细节、精湛演技及精良制作,公安刑侦题材剧持续掀起收视热潮,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我是刑警》全剧每集平均收视率2.319%,收视份额9.398%;《驻站》收视峰值3.783%,收视份额15.6%。网络视听平台上,刑侦剧热度不断攀升,屡破纪录。网友纷纷留言,“多年没看到这类型刑侦剧了”“正剧拍得越来越好,没有过度脸谱化的宣传,拍得很真实”“向人民英雄致敬”……热播公安刑侦题材剧集不仅为观众带来视听享受,也在无形中增强社会对正义的关注与崇尚。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闫伟认为,近期热播的刑侦剧在艺术表达上既回归传统,又不乏创新之处,呈现故事世俗化、风格纪实化、背景年代化、类型跨界化等特点。这些作品凭借贴近现实生活的质感和粗犷质朴的画风,呈现鲜明的纪实风格。其中,地域标识对于营造纪实感尤为重要,如《我是刑警》《漂白》以东北为背景,《风中的火焰》则将西北作为舞台,通过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方言元素,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增强故事的可信度。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张颐武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认为,刑侦题材剧的复兴呈现以下新特点:挖掘历史旧案成潮流;强化历史背景和真实案例的呈现;着重反映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治安风貌。在创作层面,这些作品深度挖掘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状况与生活细节,增强内容吸引力;同时,纪实风格运用愈发成熟,强化观众代入感,提升观看体验。此外,通过起用于和伟、张丰毅、张译、郭京飞等演技精湛且具有公众影响力的演员,增强剧情吸引力;老戏骨与年轻演员或素人结合,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职业感交织烟火气

警察形象真实立体

新一代公安刑侦题材剧摒弃“神探”刻板印象,塑造更具真实感与复杂性的警察角色,在紧张的破案过程中,巧妙融入更多情感线索,增强情感张力和观众共鸣。

《黄雀》以铁路反扒为切口,郭京飞饰演的郭鹏飞顶着花白头发,眼神疲惫却锐利如鹰,是一个扎根铁路反扒一线的老警察。剧中,他伪装成流浪汉混迹车站、与徒弟磨合时流露的无奈,以及因常年盯梢落下的职业病,让角色充满烟火气。在《沙尘暴》中,段奕宏塑造了非常接地气的“潦草警察”陈江河,他没有光鲜亮丽的着装,总是头发凌乱,脸上带着疲惫,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西北汉子。他走路时微微驼背,说话带着浓浓的西北口音,这些细节都让角色真实可信。《乌云之上》中,演员孙俪时隔20年再次挑战警察角色。该剧不仅展现女刑警韩青在工作中的冷静、专注与果决,还诠释其与同事、家人的情感羁绊。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此前热播的《我是刑警》中,于和伟饰演的秦川不仅是一名尽职尽责的警察,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和丈夫;《风中的火焰》讲述两代刑警接力,舍生忘死追逐正义的故事,王景春实力演绎临近退休却坚持查案的矿区老刑警;《驻站》中郭京飞饰演的小站警察常胜,扎根东寨,帮助当地村民排忧解难,用幽默与坚韧化解基层警务的琐碎难题;《三叉戟2》则摒弃单一的“英雄主义”叙事,以“普通人”视角细腻描绘“平凡英雄”的生活点滴。

深入生活、扎根生活,是塑造立体真实警察形象的关键所在。为创作《黄雀》,编剧王小枪实地采访北方某市公安局反扒大队,剧中李唐初入警队食堂,差点儿一屁股坐在领导桌的桥段,就源于王小枪真实的“实习”经历。跟着反扒大队每天盯公交专线抓小偷,为他创作《黄雀》盗窃江湖打开视野。编剧徐萌在创作《我是刑警》期间,深入采访200多位刑警,采风文字实录累计200多万字。导演惠楷栋重走编剧徐萌的采风之路,于和伟等演员一线采风,亲身感受优秀刑警的精神力量。《驻站》编剧柳桦亲赴偏僻小站采访驻站民警,发现他们身上的共通特质:孤独、敬业且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打击罪犯。在《三叉戟2》导演刘海波看来,警察虽为职业身份,但他们同样拥有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应避免将人物塑造为单一功能的“工具人”,而是通过普通人视角刻画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警察形象。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驻站》增强观众对驻站警察职业特点的了解,彰显他们平凡、日常、琐碎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很多基层工作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一位铁路警察表示,尽管公安题材作品众多,但鲜有作品聚焦驻站民警。当他们的故事被搬上荧屏,许多驻站民警深感自豪。在他看来,刑侦题材剧并非必须充斥刀光剑影、血肉模糊的场景,接地气的叙事方式同样能够触动人心。

张颐武表示,近期热播的刑侦剧在塑造警察形象方面,既有亮点,也有不足。多数作品力求贴近现实,尤其是在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为背景的剧中,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这些作品生动再现警察的真实生活与工作状态,以鲜明的个性特征吸引观众。然而,仍有部分作品存在虚构成分过重、形象塑造缺乏亮点的问题,难以在案件侦破过程的紧张刺激与人物个性的深刻展现之间找到平衡点。

年代叙事成风潮

文学性与类型化结合

从各平台发布的2025年待播剧片单看,刑侦剧依然是内容布局重点。这些作品呈现年代叙事成新主流,文学性与类型化结合,实力派演员与年轻演员搭档等新的创作趋势。

从内容上看,多部剧集聚焦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社会转型关键期,具有浓厚的时代背景。其中,《城墙之上》以国企改革大潮为背景,通过国棉厂破产背景下的命案,映射时代阵痛与人性挣扎;《刑警时刻1风华正茂》讲述1990年到2010年期间,公安刑警在时代洪流中坚守初心、勇往直前的感人故事;《借命而生》讲述狱警杜湘东长达20多年的不懈追捕之旅。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在张颐武看来,20世纪90年代成为刑侦剧的重要表现时段。“由于社会急剧转型、社会治安面临新挑战,这一时期刑事案件频发。此外,当时的侦破手段多依赖逻辑推理和寻找蛛丝马迹,故事性尤为突出。”他认为,该类作品的一大特色是逼真再现当时的社会环境、犯罪状况及侦破过程。同时,一些积案或历史案件的侦破,也为这类作品提供丰富创作素材。

闫伟则表示,年代叙事应避免陷入“为了怀旧而怀旧”的误区,过度将“年代”符号化、标签化,会削弱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彰显跨越时空的人心世态,注重历史与当下的精神对话,回应现代观众的心灵关切,是刑侦剧创作的一大重要着力点。

在叙事方法上,多时空线叙述成为新趋势。如《势在必行》基于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真实历史背景,跨越近20年叙事时空,展现基层狱侦员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树影迷宫》叙述一对师徒横跨18年,坚持不懈追逐凶手的惊心动魄故事;《黑夜告白》讲述一段跨越21年,三代刑警接力追凶的故事。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在采用原创剧本和非虚构文学的同时,刑侦题材剧不断挖掘文学富矿。如《借命而生》根据鲁迅文学奖得主石一枫的同名小说改编;《势在必行》源自张平荣获“金盾文学奖一等奖”的小说《十面埋伏》;《树影迷宫》改编自赵赶鹅的《寻凶手记》系列作品;《刑警时刻1风华正茂》是长篇纪实文学《共和国刑警崔道植》的影视化呈现。

演员阵容也在持续迭代更新,既有张译、秦昊、廖凡、郭京飞等资深演员的精彩演绎,也不乏年轻演员加入。例如,《树影迷宫》由尹昉与廖凡搭档饰演警察师徒;韩庚则在《借命而生》中饰演罪犯角色;王鹤棣与潘粤明在《黑夜告白》中共同担纲主演。

谈及刑侦题材剧的提质与创新,张颐武表示,创作需在保持真实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塑造,以及纪实与戏剧性的平衡,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具体而言,一是深入挖掘20世纪90年代及更早时期的积案,对传统刑侦题材进行延展翻新,使之焕发新的活力;二是强化人物塑造,展现基层民警面临的挑战及社会互动,进一步深化此类题材的内涵;三是关注当下出现的新型犯罪,如金融犯罪、高智商犯罪、大规模诈骗等,进一步扩大刑侦题材范围。“未来,刑侦题材剧将更加注重案件的复杂性与智力性,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而深刻的观影体验。”。

图片:豆瓣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多部刑侦剧蓄势待发 引领创作新趋势

/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1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驻站》:“看见”基层民警工作日常,本身就是一种鼓舞
...和难度往往被社会和文艺作品忽视甚至轻视,《驻站》的创作愿意去忠实还原和呈现他们的工作,这一点就值得敬佩。在以往的影视市场中,基层民警题材较为稀缺。一方面,大众对警察职业的认知
2025-01-26 14:39:00
《我是刑警》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的国家形象。剧中男主角饰演者于和伟表示,该剧创作之初就确定了现实主义基调,所以剧中主要人物没有超现实的英雄光环,“文艺创作要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以真实为出发点,观众一定
2025-01-24 05:11:00
段奕宏、王宝强们“破圈”,他们正在改写娱乐圈的游戏规则
...疑剧”而起。二、吃透悬疑犯罪题材的红利,演员转型、创作生态是关键这三个原因,涉及类型红利,演员转型和当下国剧的创作生态。我们不妨展开,一个个细细说。首先,是悬疑犯罪题材的类型
2025-04-06 00:31:00
差评如潮!《驻站》开播3集剧情俗套,这是我看过最恶心的公安剧
...活非常卖力,年纪轻轻当上了警长,还带了徒弟,按照此趋势发展,想必仕途能够一路畅快。但是,正当大家以为常胜很快便会升职的时候,花城站派出所很快空降过来一位“插队者”,愣是把常胜
2025-01-07 14:03:00
《驻站》官宣定档 郭京飞陈数联手演绎驻站警的人生故事
...到驻站警的艰辛和不易。可以说,本剧填补了国内剧集的创作空白。首先,它将一个全新的警种搬上荧屏;再者,它在以塑造人物个性为核心的基础上,更多地表现了驻站警常胜作为“普通人”的一
2025-01-04 12:05:00
33集涉案大剧《驻站》央视首播,看3集不过瘾,说真的,这剧能爆
...开场,已经吸引了我的眼球。说实在的,我原以为《我是刑警》之后,大剧有可能断档。没想到才开年,央妈又出手了,只不过这次,风险有点大。首部驻站警题材电视剧。拍的是驻站警这个影视作
2025-01-05 22:24:00
郑晓龙新剧《驻站》央视首播,看完2集后,我要说:此剧必火
...有戏剧冲突,观众还能产生代入感,只有具有生活阅历的创作者能把握。接下来,常胜的师父老孙在工作中会病发,而常胜就顶替了去东寨驻站的工作,他会遇到什么棘手的案件,又会如何解决?我
2025-01-06 12:09:00
《驻站》口碑两极分化,本冲着陈数去的,没想到郭京飞有两把刷子
继《我是刑警》后央视又出新爆款,《驻站》口碑两极分化,有人觉得故意夸张化,看真实基层民警真情解答,震惊众人。本来是冲着陈数去看的这部剧,没想到郭京飞真有两把刷子!继《我是刑警》后
2025-01-20 18:26:00
轻喜演绎百味人生,《驻站》为公安题材拓新
...首部聚焦驻站警察题材的剧集,《驻站》填补了公安题材创作的空白。驻站警们是指在特定站点派驻的公安民警,他们的日常工作多是在铁路沿线巡逻,担负车站周边治安环境的管理等,可能不会经
2025-01-08 21:5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这场活动中长影电影收获满满
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10月30日,由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2025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在湖北宜昌举行
2025-10-31 19:24:00
大型原创凌源影调戏《“梨”不开》亮相四省区戏曲展演舞台
10月29日19时,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影调戏剧团有限公司创排的原创凌源影调戏《“梨”不开》,亮相第十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
2025-10-31 20:26:00
短剧《怒刺》:小人物视角讲述热血抗战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抗战主题短剧《怒刺》于日前播出。该剧以卢沟桥事变后的天津为背景,通过小人物视角展现抗战时期家国情怀
2025-10-31 16:10:00
据10月29日《光明日报》报道,翻开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剧目单,众多与非遗相关的剧目跃然眼前
2025-10-31 11:13:00
今日,惊悚悬疑电影《象山发光事件》正式公映,并同步曝光六大看点。本片讲述十年前,一场始于“象山”的超自然神秘“发光事件”留下多起失踪悬案
2025-10-31 11:22:00
起“疯”了!今日,由周涤啡导演执导的犯罪喜剧《爆水管》官宣定档2026年1月23日,并发布“爆个惊喜”版定档海报。影片中
2025-10-31 11:22:00
由导演鹏飞执导,双雪涛同名小说改编,双雪涛、王红卫担任监制,蒋奇明、李雪琴领衔主演的电影《飞行家》入围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25-10-31 11:52:00
巧手折糖果,萌娃童趣多——东营市利津街道中心幼儿园大班手工折纸活动
鲁网10月31日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协调能力与创造力,感受手工活动的乐趣,近日,东营市利津街道中心幼儿园大班开展了“巧手折糖果”主题折纸活动
2025-10-31 12:15:00
济南市槐荫区清澜幼儿园运动会活力开启,大黄蜂惊喜现身引爆全场
秋意渐浓,童趣满溢。近日,济南市槐荫区清澜幼儿园“澜起·悦动未来”主题分级部运动会热烈开赛,小班亲子携手温馨闯关,中大班幼儿奋勇竞技展风采
2025-10-31 12:15:00
男频爽剧《大厨小婿》定档11月1日,昌隆化身厨神上演赘婿逆袭
当传承百年的御厨技艺遇上资本操控的餐饮帝国,当落魄女婿扛起复兴家族荣耀的大旗,一场关乎美食、正义与尊严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2025-10-31 11:52:00
当“月球”遇见“基建狂魔”,首部航天科幻微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今日上线!
10月30日,国内首部航天科幻题材微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在红果短剧、央视网上线。作为积极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创作计划的重点实践项目
2025-10-31 11:52:00
短剧《鹿见星辰》重构文旅叙事:让“风景”变“情感坐标”
2025年10月30日,短剧《鹿见星辰》在河南新乡辉县市太行合院民宿举行开机仪式。辉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张进朝
2025-10-31 08:51:00
《泼辣厂花》:以柔克刚的年代短剧,谱写女性独立觉醒之歌
进入2025年,短剧市场的竞争已步入深水区。前有经典IP“济公”被翻拍成《济公之降龙现世》引发怀旧热潮,后有各路题材争奇斗艳
2025-10-31 08:51:00
尊老敬贤传美德,德艺双馨映重阳——2025“重阳节百花敬老”在京举行
10月29日,在重阳佳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日子里,以“尊老敬贤 德艺传承”为主题的2025年重阳节百花敬老活动在京举办
2025-10-31 09:21:00
新剧开机,郑佳雪制片兼主演《十七岁的账单》聚焦青少年情感救赎
10月27日,备受瞩目的现实题材网络剧《十七岁的账单》开机仪式在浙江绍兴诸暨正式举行。制片人兼主演郑佳雪带着白色鸭舌帽
2025-10-31 08: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