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995年,在陕西礼泉县出土了一座唐朝古墓,经过考古专家的鉴定,这座墓葬的主人是李世民的小女儿,新城公主。
李世民一生有14个儿子和21个女人,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长孙皇后所生的7个孩子,而新城公主,正是长孙皇后最小的一个女儿。
可惜,新城公主2岁的时候,长孙皇后就去世了。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将她交给乳母抚养。可是,乳母毕竟代替不了亲生母亲。
此时,李治已经长大成人,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妹妹,经常去看望她,兄妹之间有了很深厚的感情。
新城公主8岁的时候,李世民正式封她为“衡山郡公主”,并赐她“汤沐邑”。
贞观十六年,封衡山郡公主,(阙八字)唯有辉,平原陋其加渥;汤沐増赋,庐陵愧其逾。——《新城公主墓志铭》
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册封,里面可蕴含着大大的不同。
首先,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唐朝规定“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
什么意思,就是山川,名山以及西安城内所有县级地名,都不可以作为封号赐给别人的,这也是一种地名保护。
但是,李世民偏偏就赐了她“衡山郡”的封号。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是道教,佛教的圣地,上面有各种寺庙,道观200多处,上古时期的火神祝融,传说就是衡山的山神。
其次,“汤沐邑”一般是出嫁后的公主,才会获得,而新城公主8岁就封汤沐邑了。不仅如此,新城公主每年的“俸禄”是其他公主的十倍。
这不能不说明,李世民对小女儿的偏爱。
新城公主9岁的时候,李世民开始给她寻找夫婿,因为大唐规定,凡男子二十,女子十五是必须要婚嫁的。
按说,像这种金枝玉叶,那绝对是不愁嫁的,多少青年才俊排着队,都不一定能见公主一面。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金枝玉叶,婚姻之路却非常的坎坷,一生经历了三段婚约,两次婚姻,最终因为夫妇不合,郁郁而终,年仅30岁。
第一个婚约
李世民第一个看重的,是大唐宰相魏征的儿子魏书玉。
古代婚姻是非常讲究门第的,皇帝的女儿选丈夫,那绝对不能是普通平民,必须得是王侯将相之后。
魏书玉,你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不要紧,人家有一个好爹,魏征。
魏征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收到帐下。他以谏言出名,为李世民提出了很多的治国良策,被李世民视为肱股之臣,后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名。
公元643年,魏征病重,李世民亲自带着新城公主去看望他,并对他说:“你的儿媳妇来看你了,你勉强起来看一眼吧”。
魏征是没机会见到儿子和公主的大婚了,很快去世了。
同年,爆发了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大臣侯君集和杜正伦都牵连进去,而这两个人都是魏征所推荐的。
此时,魏征已死,李世民的火气无处发泄,一怒之下,就取消了公主和魏书玉的婚约。
因此,我们说这仅仅是一段“婚约”,俩人实际上并没有结婚。
公主嫁给了舅舅
公元649年,新城公主15岁了,这是必须要出嫁的年纪了,李世民给了寻找了第二个夫婿,长孙诠。
在大唐初年,因为李世民迎娶长孙皇后的关系,长孙家族,那可是当时的黄金家族,最有名的就是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李世民最大的心腹,玄武门之变的幕后推手。
从辈分上来讲,长孙诠是长孙皇后的堂弟,也就是新城公主的舅舅。
外孙女嫁舅舅,这在我们现在来看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是在大唐,这都不算事儿,李世民娶了弟媳妇,李治娶了后妈,李隆基娶了儿媳妇。
而且,这个长孙家族是“驸马专业户”,此前已经有三个人迎娶了公主,长孙诠算是第四个驸马。
为了能够把公主的婚礼搞的风风光光的,李世民提前让人开始准备,一直准备了三个月,李世民突然去世了。
按照古人的习俗,父母去世是要守孝三年的,这期间不能工作,更不能婚嫁。于是,这个婚约就暂时搁置了。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登基为皇帝,并迎娶了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
为了能够让妹妹早日完婚,在守孝一年后,李治便下令让二人完婚,但是,这件事,却遭到了大臣于志宁的坚决发对,执意让公主为李世民守孝满三年。
三年期满前三天,李治就下旨,封妹妹为“新城公主”,并增加5000户的食邑,算是给妹妹送上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公元652年,新城公主终于和自己的舅舅长孙诠完婚了。
这是一段比较美满的婚姻,虽然俩人隔着辈分,但是,却是非常恩爱的夫妻,新城公主也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她的墓志铭上这样记载:
调谐琴瑟,韵偃笙簧。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
可惜,这样的美好时光只有7年。
公元659年,因为长孙无忌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了武则天的清算,长孙家族也遭了殃,长孙诠被流放到四川,后来被人秘密杀死。
丈夫无辜被杀,新城公主自然是非常愤怒,但是,这个时候大唐的政权,已经被武则天掌控,新城公主虽为金枝玉叶,但也只是一介女流,毫无反抗之力。
只能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
公主的二婚
李治也知道自己对不住自己的妹妹,于是,急忙给她寻找一个新的夫婿,这次,他找到的是大堂另外一个名门望族——京兆韦氏。
京兆韦氏,自从西汉初年,就是关中的大家族,出了好几位丞相。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果断的选择了支持李世民,拿到了大唐这艘巨轮的“头等舱”。
李治选的是韦正矩,没听说过吧,不要紧,人家是名门望族,就这一条就够了。
韦正矩本不是什么大官,为了让他能匹配上公主的身份,李治给他连升几级,成为从三品的殿中监。
虽然娶到了公主,但是韦正矩并没有获得公主的芳心。
结婚后,新城公主依然思念自己的前夫,和韦正矩的关系并不好,搞的韦正矩非常的尴尬,一开始还很有热情,后来碰钉子多了,对公主的感情也淡化了,以至于在公主面前失了规矩。
在古代,驸马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想上公主的床,那得公主同意了才行,你直接硬闯,那就是无礼。
也许是过度忧郁,公主很快因病去世了,终年只有30岁。
李治听说后非常悲伤:“我的妹妹呀,你怎么这么苦命”。因为二人从小关系就非常好,因此,李治破例让以皇后之礼下葬妹妹。
这个待遇,在大唐200多年的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一份儿。
新城公主,晋阳母弟也。下嫁长孙诠,诠以罪徙巂州。更嫁韦正矩,为奉冕大夫,遇主不以礼。俄而主暴薨,高宗诏三司杂治,正矩不能辩,伏诛。以皇后礼葬昭陵旁。——《新唐书》
妹妹突然去世,李治就把火气撒到了妹夫身上,他派人拷问韦正矩:“你到底对我妹妹做了些什么”。
韦正矩能说什么,他这个驸马当的是憋屈啊,连公主都没有碰过,能对她做什么。但是李治不管这些,直接把韦正矩给杀了。
事后,李治火气下了以后,知道韦正矩也是冤枉的,就命令把他和新城公主合葬到了一起。
其实,李治不知道,新城公主最想合葬的,是她的舅舅长孙诠。
很多人不了解这里面的内情,一听说李治以皇后之礼下葬自己的妹妹,就不怀好意的瞎猜,说这李治是不是和妹妹之间有不伦之恋啊。
其实完全没有的事儿,只是李治觉得对不起妹妹,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把妹妹的葬礼规格提高到了顶点,仅此而已。
只是可惜了这个红颜薄命的女子,一生都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力。
来生,希望你不要再生在帝王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