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沪浙皖七日谈|下半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20 10:40: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三伏光阴过,初秋宇宙新。

当前,长三角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在沪浙皖,上海首个“政务公开观察站”授牌,浙江部署下半年十方面重点工作,安徽秋粮病虫害防治面积超6000万亩次。

上海:首个“政务公开观察站”授牌

8月17日,虹口区政府开放月主题活动暨上海首个“政务公开观察站”授牌仪式在白玉兰广场举行。

近年来,虹口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力打造“世界会客厅、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浦西新地标”,力争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展示窗口。围绕该项战略目标,虹口区聚焦“五公开”,推进“阳光政务”,不断发挥政务公开在服务中心大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透明政府中的作用,连续6年在《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中排名全国前列。

当天,虹口区围绕涉企政策意见征集、北外滩开发建设、金融、民生、绿色低碳、科创等主题,在全区八个街道建立1个区政务公开观察站和9个专题观察站,覆盖重点商业街区游客中心、园区党群服务站、社区会客厅、婚登中心等,并聘请首批12位政务公开观察员,对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政策实施开展监督评价并建言献策。

作为上海首个“政务公开观察站”,上海白玉兰党群服务站是全市第一家将社区事务受理专线接入甲级写字楼的站点。服务于楼内百余家企业近8000名员工,白玉兰党群服务站探索党务、政务、社务、医务、法务在楼宇内的“一站式”通办,成为企业白领的职工之家和企业与政府联通的桥梁。

分析人士指出,虹口区建立政务公开观察站、聘请政务公开观察员是上海市政务公开工作的一次创新实践,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抓手,也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探索。期待在虹口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浙江:扎实干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扎实干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奋力夺取“全年红”,怎么做?8月16日,浙江部署十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能快则快、能早则早、能多则多,盯紧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重大项目谋划招引和要素保障,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二是大力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是千方百计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决落实中央民营经济31条政策,坚决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民间资本“想投、敢投、放心投”。

四是加快建设“315”科技创新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能。

五是打好外经贸“稳拓调”和促消费组合拳,想方设法稳住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大力稳外贸稳外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六是扎实做好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加强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确保迎峰度夏和亚运会用能安全平稳。

七是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八是抓好防汛防台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以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

九是实打实做好民生“七优享”工程和十方面民生实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事事有着落、件件能对账,让群众可及有感。

十是坚持“简约、安全、精彩”,高标准办好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确保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只留经典、不留遗憾。

安徽:秋粮病虫害防治面积超6000万亩次

当前,安徽省秋粮总体长势较好,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

安徽省各地植保部门正充分利用县、乡病虫监测点和病虫情物联网智能监测点开展动态监测,积极推广应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截至8月10日,安徽省秋粮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6028.8万亩次,有效控制了前期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安徽省植保总站透露,下半年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偏多,草地贪夜蛾、黏虫、玉米南方锈病等多种迁飞性、暴发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发生风险加大,秋粮病虫害防控形势严峻。目前,各地正加强监测预警,发挥50多个全国区域测报站和省级重点站、300多个乡镇基层监测点,134个智慧病虫害监测网点作用,加大病虫监测预警力度,增加调查频次,拓宽调查范围,及时发布病虫情报警报。截至目前,全省开展秋粮重大病虫害会商181期次,全省植保系统共发布病虫情报405期次,为实行科学防控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距离安徽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2个月左右,各地正加大统防统治,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作用,确保实现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8%,同时将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技术,确保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在56%以上。目前,全省各地已采购秋粮重大病虫害防控药剂355吨,投入高效器械19768台(套)。

据悉,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还安排8个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调研指导组,赴各地开展秋粮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发挥1.3万名基层农技人员、1.7万名科技特派员、3.7万个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进村入户搞好蹲点指导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0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好秋粮生产,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才能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目前,黄淮海秋粮进入田间管理关键期。在山东,6600多万亩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在安徽,入汛以来多
2024-07-17 10:18:00
全市秋粮生产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观摩现场会召开
...各项技术保障服务,确保坚决打赢秋粮生产这场硬仗,为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贡献力量。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云鹏、刘廷航,各区县、功能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相关科室以及部分
2023-08-22 15:23:00
...5万多亩,预计产量可达700斤/亩,能为群众带来1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内黄县早熟花生的丰产是各地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的一个缩影。在今年的秋粮生产中,各地分作物、分农情推行节肥、
2024-08-22 13:55:00
黑龙江:农技专家为保秋粮“把脉问诊”
...专门设置了玉米大斑病防治药效评估试验项目,通过技术经济性分析,筛选适宜药剂,并为以后指导农业生产抗灾提供参考依据。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一处稻田,水稻长势良好。新华社记者
2023-09-02 10:51: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8月4日讯 (记者 梁木)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丰收对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有重要意义。今年夏粮已实现丰收
2023-08-04 10:15:00
...北方粮食作物正进入播种高峰。在2023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基于农情调度、各地反映和农技人员实地调查情况,从面积和长势两
2023-05-10 09:13:00
...鸿宇金秋送爽,燕赵大地秋粮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各种经济作物次第成熟,农田上处处是忙碌身影,田野里孕育着丰收希望。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多地遭受洪涝灾害
2023-09-25 16:39:00
努力把秋粮“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在握”
...,既推动了商河花卉产业发展,也带动了乡村旅游、会展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强调,要进一步突出特色亮点、注重办会实效、确保安全有序,把花博会、农
2023-10-02 11:50:00
农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锐财经·年中经济观察⑦)
...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农业经济呈现诸多亮点。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总体看,上半年,我国夏粮取得丰收,农业经济平稳运行,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巩固和增强经济
2024-07-27 06: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场机械轰鸣,热火朝天,一片繁忙。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
2025-10-03 08:36:00
9月30日,市交通运输局发出《致全市广大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朋友的倡议书》,倡导全体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规范运营、文明待客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潘书婷)新鲜采摘的蔬菜,手工制作的漆扇,沉浸式AR体验,巡游式英歌表演……近日
2025-10-03 08:37:00
便捷交通体验 厦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集美区在农村公路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养护机制,提升运营成效。图为集美区乡道321。海沧区通过优化农村公路布局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昨日,记者从厦门公安公众服务网获悉,因周边项目工程建设需要,思明区和集美区部分路段限行
2025-10-03 08:37:00
厦门地铁4号线、6号线:27处风雨连廊全部完工
风雨连廊投用后可为市民遮阳挡雨。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集美政务服务中心公交站附近的地铁6号线官任站
2025-10-03 08:38:00
厦门之美 | 缤纷鹭岛正精彩
音乐剧《英雄厦儿》以中山路为舞台展开首演,带来沉浸式观演体验。(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 摄)厦港送王船文化活动举行,本土乐队献上演出
2025-10-03 08:38:00
助推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厦门携手四市,构建以“全程网办”为主要办理方式、线下帮办为辅助支撑的一体化服务机制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昨日
2025-10-03 08: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潘书婷)近日,厦门市职工手机摄影展在厦门五一艺术展览馆拉开帷幕。开幕式上设置了互动教学环节
2025-10-03 08:38:00
黄河之畔聚人气,济南起步区“活力首秀”迎“开门红”
鲁网10月2日讯10月1日,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正式开放,拉开了8天23场活动的序幕。随着首批游客有序涌入
2025-10-03 08:51:00
鲁网10月2日讯10月1日,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内的泉韵LIVE与鹊华中新园正式向市民游客开放。为让大家拥有更顺畅的游玩体验
2025-10-03 08:52:00
山水人文共舞——长清多元业态引爆假期首日游
鲁网10月2日讯金秋送爽,柿果飘香。国庆假期首日,济南长清区文旅市场喜迎八方来客,从非遗体验、禅意活动到田园度假、农事研学
2025-10-03 08:55:00
贵州思南:“非遗花灯”在与时代对话中“活传”新篇
明月映乌江,红韵耀思南。10月1日,2025多彩贵州“大地之声”系列文化活动——“舞动多彩贵州?传承非遗花灯”花灯戏文化交流展演暨思南县花灯
2025-10-03 09:04:00
贵州铜仁:三江月圆映家国 古城盛宴庆华诞
中秋的明月辉映锦绣山河,国庆的礼赞响彻时代长空。10月1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6周年华诞,恰与传统中秋佳节浪漫邂逅
2025-10-03 09:05:00
张家港高铁新城市政项目桥梁主体结构全线贯通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29日,由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张家港高铁新城市政项目桥梁主体结构全线贯通。 项目建成后,将快速连接杨舍核心区和塘桥副中心,加强城区与高铁站枢纽的联系,对张家港经济社会
2025-10-03 09:23:00